谁说古代私人不能办学校?给此人几条猪肉就成,全世界人都知道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最大影响的人,莫过于孔子。这位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他提倡的“仁义”、“礼乐”、“德治教化”等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大部分人。正是由于这种儒学的熏陶,中国逐渐发展出一种追求和谐的社会生活和知识,崇尚智慧和稳健的文化。甚至可以说,中国的历史就是孔子思想的影响史。

谁说古代私人不能办学校?给此人几条猪肉就成,全世界人都知道

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是鲁国有名的武士,孔子出生不久,叔梁纥就去世了,母亲颜氏带着孔子迁到了曲阜,二人相依为命,孔子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孔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崇尚礼节。成年后的孔子精通六艺,骑马、射箭样样行,身手十分敏捷。尽管孔子是个难得的人才,但因家里贫穷,孔子只能去大地主季氏家做了个小吏,赚钱养家。孔子三十五岁那年,鲁人南宫敬叔来向他学习礼仪,从此,孔子开始了教师的生涯。

谁说古代私人不能办学校?给此人几条猪肉就成,全世界人都知道

当时的人想学知识,不但要有钱有闲,还要有点社会地位,因此普通人想要进入学校学习知识并不容易。但孔子收徒弟的条件十分简单,只要缴学费———逢年过节送几条猪肉来,就算是入了师门。孔子创设的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使许多的平民百姓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相传他所收的弟子多达三千人,教出了不少有知识有才能的学生,其中贤人七十二位,后人所说的“桃李满天下”就出自此处。

谁说古代私人不能办学校?给此人几条猪肉就成,全世界人都知道

孔子一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在从事教育,但是他的最大愿望,是从政并实现自己的抱负。孔子经常带着自己的学生到处宣扬自己的政治纲领希望得到各国君主的重用,但是却一再失败。51岁那年,孔子终于在鲁国谋得了职位,五年后,孔子成为鲁国的宰相。但好景不长,仅仅三个月之后,他就自己辞职了,原因是鲁国君主鲁定公爱好女色,迷恋歌舞,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

谁说古代私人不能办学校?给此人几条猪肉就成,全世界人都知道

实际上,考察孔子执政期间的事情,很难说孔子是个出色的政治家。毕竟在当时尔虞我诈的政治氛围中,单纯以儒学治国,终究难成气候。受到鲁定公冷落也是促使孔子辞职的原因之一。孔子一生参政的时间,只有这短短的五年。离开鲁国之后,孔子又开始周游列国,到处推销自己的学说。一直周游了十四年,历尽艰辛,却常常是被敬而不用。

谁说古代私人不能办学校?给此人几条猪肉就成,全世界人都知道

也许正因官场失意,造就了孔子文化上的巨大成就。孔子以好学而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知识渊博,多才多艺,在当时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尽管在当时他的地位已经被人们抬得很高,他却从来没有骄傲自满,并不以圣人自居,他说:“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知识,孔子就拜谁为师。

谁说古代私人不能办学校?给此人几条猪肉就成,全世界人都知道

孔子从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总结了许多很有意义、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方法,并将这些方法一一传授给弟子们。在春秋末期这样一个社会大变动的时代,急需一批有才干的人才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发生的种种复杂的问题。孔子正是适应了历史的潮流,通过教育,给人们以知识,成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教育家。

谁说古代私人不能办学校?给此人几条猪肉就成,全世界人都知道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73岁的孔子与世长辞。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对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三年。这位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孔子去世以后,他的思想被一代代地挖掘,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将孔子一生的思想和学说的精华编纂成一部著作——《论语》。孔子的思想及学说也因此被发扬光大,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