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让我们说说月饼吧

大家好,欢迎收看

这天儿终于是一天天的凉快下来了,叔终于可以说这条命是爹妈给的,而不是空调给的了。

天气微凉,眼瞅着中秋佳节马上到来。说起中秋节,当然要吃上一块月饼了这不叔前几天就收到了朋友寄来的网红月饼,现如今这月饼花样可多了,除了传统的豆沙馅 鲜肉馅 莲蓉馅 蛋黄馅之类的,还冒出来韭菜馅,麻辣小龙虾馅,麻辣牛肉馅,冰淇淋馅的,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不过叔对于月饼的热情并没有那么高,一来呢现今生活水平高了,想吃月饼随时都能吃,另外一个呢月饼油糖脂肪含量高,多吃也不利于健康。

中秋佳节,让我们说说月饼吧

五花八门的月饼

说起吃月饼这事,皮叔不禁想起曾经看过的一部香港的电影叫做,相信不少小伙伴们都看这部老片子。电影里面的小男孩罗进二为了吃上月饼,偷偷的卖明星相片,自己供了半份月饼会,结果两月供不上东窗事发被父母责骂,最后嚎啕大哭说道:我要自己吃光一盒双黄莲蓉。看着真是又可怜又可叹。50年代的香港,想一个人吃光一盒月饼,想必是一件极奢侈的事情吧。

中秋佳节,让我们说说月饼吧

岁月神偷剧照

电影里出现的月饼会又做有名称叫饼会,这个东西不仅香港有内地也有,而且民国时期就出现了,简单来说就是月饼的分期付款模式。在民国时期差不多所有的月饼店都能分期付款,模式就是买月饼的人从正月开始每月定期把钱存进月饼店,一直存到中秋节,到了中秋那天,月饼才真的属于你了。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候老百姓流行送礼,不管是送给警察还是送给官员,中秋不送个月饼,老百姓的日子可是过不太平的。真正能吃到的月饼,想来也不会剩下太多了,真是不容易。

中秋佳节,让我们说说月饼吧

70年代买月饼

时光荏苒,到了新中国却又是另一番景象了,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中秋,月饼居然成了滞销商品,据说广州各大酒楼门口月饼的存货堆积如山。究其原因不外乎当时的老百姓购买力不足,也不流行送礼了,月饼也就卖不掉了。到了1959年,那时粮油食品和工业用品已经按票供应了,当初无人问津的月饼又成了天价香饽饽,一个月饼的价钱能抵老百姓半月工资,当然你还得有票才能买的到,那时的老百姓们也只能望饼兴叹了吧。

中秋佳节,让我们说说月饼吧

月饼票

到了文革时期,本来金贵的月饼可就更难吃到了,因为过中秋和吃月饼已经被纳入了四旧的范围,属于旧文化旧风俗,那是要“犯错误”的。在那时候别说吃不上月饼,就算吃上了,吃的方式也只能一切为四,寓意着破除四旧。吃上四分之一个月饼,在那时的人们也是一种奢望吧。真正恢复月饼供应,是在1979年,从那以后月饼才作为一种普通食物逐渐走进老百姓的家庭。

中秋佳节,让我们说说月饼吧

以前的月饼

说到这叔不禁肚子饿了,来,干了这块五仁月饼哈。

中秋佳节,让我们说说月饼吧

现代月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