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候過度地譴責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可能適得其反

有時候我們有一個錯覺,壓力能給我們帶來動力。但其實不是這樣。壓力會從很多方面造成拖延。在壓力下,大腦會更容易屈從於誘惑。無論是煙、零食還是遊戲,都會分泌一種叫多巴胺的物質。這種多巴胺並不會帶來真正的快樂,它激發的是人的渴望系統,它讓你誤以為做這些事會帶來快樂。而人在壓力狀態下,對能分泌多巴胺的誘惑幾乎沒有任何抵抗力。

很多事候過度地譴責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可能適得其反

如果你不喜歡多巴胺之類的說法,更通俗點的理解方式是這樣的:

壓力會產生更多焦慮、抑鬱等負性情緒,這是負能量。處理這些負能量本身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意志力和心理資源,就是要消耗正能量。於是我們陷入了這樣的怪圈:壓力越大,我們越需要時間和精力來放鬆,那就玩會遊戲吧。玩過遊戲後回頭一看,原本就很緊迫的時間又消失了些,壓力更大了,只好繼續放鬆。壓力和拖延就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

很多事候過度地譴責自己,給自己施加壓力,可能適得其反

通常的情況是,當我們在上一次拖延中對自己態度越嚴厲,下次越可能繼續拖延。很多研究表明,內疚和自責會讓我們陷入“放縱—自責—更嚴重的放縱”的惡性循環。內疚和自責會降低我們的自尊,讓我們覺得自己懶惰、一事無成,因而更容易放縱自己。內疚和自責也會帶來更多的壓力,而壓力也會讓我們更容易屈從誘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