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肥没瘦?可能是你不会科学量体重!

体重像个谜,总让我们猜不透…

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受:

得意忘形:健完身,大汗淋漓地上称,发现瘦了2斤 !敲开心!吃个冰淇淋奖励一下自己!

破罐破摔:周末出去吃了一顿火锅,第二天上称,胖了3斤!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吃个冰淇淋压压惊!

心灰意冷:饮食和健身都很努力,但两天之内体重无缘无故上升了4斤!exo me?气得原地爆炸!干脆放弃努力……

为什么每天的体重波动辣么大?

是因为真的「胖了」或「瘦了」吗?

如何科学地测量体重和身材?

咳咳,今天咱们就严肃地扒一扒:

关于体重的那些事儿!

减肥没瘦?可能是你不会科学量体重!

太长不看版剧透

哪些因素会影响体重?

> 水:体重最大的波动因素

> 脂肪 VS 肌肉:肌肉密度比脂肪密度大

> 运动:运动后体重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 测量时间:吃了多少、喝了多少、排泄量

> 荷尔蒙:睡眠不足、压力、经期

如何科学地称体重?

> 心理素质好的人:可以每天早上起床排便后测量,每周取平均值。

> 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最好1-2周测一次体重,尽量理解体重每天的上下波动是很正常的。

> 比体重秤更好的方法:腰围、颈围、体脂率、拍照、用衣服衡量。体脂称并没有那么准确。

> 耐心:真正的减脂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10年长出来的肥肉,不可能10天就减下去。给自己定一个更实际、更健康的减肥目标吧。

> 用其他的指标衡量「健康」和「美」,不做体重的奴隶。

哪些因素会影响体重?

我们的身体由水、脂肪、肌肉、内脏、骨骼等物质组成。大部分人「减肥」其实是想要「减脂」,同时尽可能地保留肌肉。但是问题来了,我们的体重秤并没有告诉我们减的到底是脂肪还是肌肉呀!

影响体重的因素太多了!下面就列出最常见的5种:

因素1:人是水做的

如果一两天之内体重波动很大,那么这些波动肯定不是脂肪、也不是肌肉,因为肌肉和脂肪都没那么容易减少或增加。

体重波动最大的因素是「水」。身体的水储备会受糖原、电解质、饮水等因素上下波动。比如,高碳水饮食伴随着更多的糖原储存,从而会帮你储存更多水分(大家眼里的体重飙升)。

师姐自己的体重在一天内可以波动3斤左右。身体基数大一点的男生,一天之内体重波动5-10斤都是有可能的。

因素2:脂肪 vs 肌肉

一般的减肥过程可能伴随着脂肪、肌肉、水的共同流失。如果你的体重不减反增,原因可能不是因为你「胖」了,而是肌肉变多了。

我们都知道,肌肉的密度比脂肪大。相同重量下,肌肉(结实肉)比脂肪(软塌塌的肥肉)的体积小得多。

同样是60千克

哼,小心我亮出18块腹肌吓死你~

减肥没瘦?可能是你不会科学量体重!

因素3:运动的影响

运动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体重。

有的人运动后体重会立刻降低,先别欣喜若狂,因为降低的大部分体重可能是运动期间大量流汗,等运动后补回水分了,体重又会很快恢复上去。

也有些人运动后几的天内体重不减反增,这可能是由于肌肉储水状态、肌肉损伤修复的炎症(也叫延迟发作肌肉酸痛)、尿液、血量等因素导致的体重短暂上升。

因素4:测量的时间

体重和你每天的测量时间也息息相关。比如吃了多少、喝了多少、排泄量这些都会大大影响体重。通常情况下,一天之内人的体重在早晨排便后最轻,然后由于食物、水、排泄物的积累,体重呈上升趋势。

所以每天同样的时间称体重才更有可比性。比如,如果拿周一早晨的体重和周五晚上的体重相比,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

减肥没瘦?可能是你不会科学量体重!

因素5:荷尔蒙

前两期的文章我们讲过,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然而即使是没有大姨妈的男人,如果睡眠不足、生活压力过大,也会通过荷尔蒙间接影响体重和食欲。所以保持良好的睡眠、帮自己减压,对减肥的好处真的不可小觑哦!

如何科学地称体重?

看了上文,你是不是再也不愿意相信体重秤了?先别急,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如何科学地测量身材变化:

方法1:这些人适合每天测一次体重

如果你的心态足够平和、心理足够理智,那么你可以每天称体重。

注意:称体重时间要固定,最好都选在早上排便后、早饭前; 尽量穿相似的轻薄衣服;每周取7天的平均值,更有参考价值。

方法2:这些人最多每周测一次体重

对于某些人来说(尤其是女性),体重的数值对她们来说异常重要,测量体重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美国的饮食障碍治疗中心,病人们通常会被要求在测体重时转过身,不让她们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这是因为对于一些人来说,体重的数字有时候就是一个情感触发器,会让人产生很多负面情绪。比如当你发现自己重了几斤,心理可能会受到非常大的打击,引起一整天的情绪都被影响,最后还可能会导致情绪性进食。

不过上面这个例子比较极端。如果你是类似的情况,最好不要太频繁地测量体重。每1-2周测一次就刚刚好。

方法3:比体重秤更好的方法

除了体重之外,有很多衡量身材的方法比体重秤都更准确更靠谱:

>>>>

腰围

要衡量身材是否健康,最简便的靠谱方法应该是测量腰围了。

腰围不仅影响外观:

我的腰 ).(

你的腰( . )

由于与内脏脂肪相关,腰围与许多慢性疾病风险也呈相关性。

减肥没瘦?可能是你不会科学量体重!

由于不同的身高基数,一般常用「腰臀比」作为健康的衡量标准:男性需要低于 0.9,女性需要低于 0.85

>>>>

颈围

另一个简便又科学的测量方法是颈围。

由于我们颈部粗细变化主要由皮下脂肪的厚度决定,而且它与内脏脂肪有较强的相关性,所以用来衡量体脂、慢性疾病风险比较靠谱。

减肥没瘦?可能是你不会科学量体重!

通常,女性颈围超过34.5厘米,男性超过38.5厘米,就需要注意一些了

>>>>

体脂

现在几乎人人都知道要测体脂。但是你真的测对体脂了吗?

目前国内唯一准确测量体脂的方法是医院的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XA),不仅麻烦,还很昂贵。

减肥没瘦?可能是你不会科学量体重!

而我们最常用的是健身房的机器、体脂称、手持体脂仪……这些仪器的测量结果都不一定准确

。它们的原理是生物电阻测量法结合公式「计算」出来的,误差可能非常大。(不信的话,你可以试试测量前后喝一杯水,然后看看「体脂率」的变化)

减肥没瘦?可能是你不会科学量体重!

虽然体脂称的精确度有限,但长期下来的对比数据也许还是有参考价值的。在使用体脂称时,注意以下几点:

> 在同一时间测量:最好是早上刚起床、尿尿完、还没有运动的时候

> 用同一台机器测量:不同机器可能误差较大

> 这些体脂率数字只能作为参考,别真的当回事

>>>>

拍照

衡量身材,最简单、粗暴、有效的方法还有自拍(不是美颜相机的那种自拍  ̄▽ ̄)。

穿同样的内衣,手机放在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光线,对着镜子,每个月拍一张。然后等到一年半载之后,再回头对比这些 .jpg,会有惊喜哦!

减肥没瘦?可能是你不会科学量体重!

>>>>

衣物是最好的量尺

最后一种方法,是师姐私藏的测量方法。它好处就是:直观,刺激性大!

我有一条旧的布裙子,没有伸缩性,而且比较紧身,所以被我拿来当做自己身材的标杆。每当感觉自己胖了的时候,我会关上门,偷偷换上这条裙子,看看拉链还能不能拉上去。 还记得在我最胖的阶段,有一次拉链已经拉不上去了,于是给我敲响了警钟!是时候该注意减肥啦!

减肥没瘦?可能是你不会科学量体重!

方法4:耐心,再耐心一点

这里要揭露一个残酷的事实:不论用什么减肥方法,真正的「减脂」其实是个相当漫长的过程,至少比你想象中要漫长得多。

很多人用10年时间长出的肥肉,却想花10天就减下去。这导致减肥过程中总是心灰意冷,容易放弃。如果你带着「一个月要瘦10斤」这种态度减肥,那么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建议大家给自己定一个更实际、更健康的减肥目标。给自己多一点、再多一点耐心吧。减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个长期的动态的平衡,保持体重更一辈子的事情。

方法5:其他的健康指标

体重不是一切。

还有很多更好的衡量「美」与「健康」的指标:

血压、血脂、血糖、炎症

身体是否精神和舒适

大脑是否清晰

情绪是否稳定

睡眠、心情

运动水平

自信

……

不要做体重的奴隶

毕竟体重秤上的数字不能代表你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