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逼死了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

张自忠牺牲于抗日战场已有70多年。半个多世纪以来,似乎没有人质疑,张自忠死于日本人之手,但只要翻翻历史资料,就不难看出,逼死张自忠的,是公众舆论。

20世纪30年代中期,日本为确保“满洲国”的军事安全,防止蒋介石突然收复东四省(辽宁、吉林、黑龙江,加上中华民国时期塞外的热河省),便要求在华北建立“非军事缓冲区”,日军北撤,国民革命军南撤,所有驻防退出华北。经过艰苦谈判,双方协议,华北只驻留一支军队,即宋哲元中将驻守京津的第29军,其中第38师师长便是张自忠。

是谁逼死了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

那时蒋介石给这支军队的训令是,“忍辱负重”,不主动打仗,也不放弃华北,与日军作长期周旋。可这支军队一直视日军为死敌,比如冯治安师长有事没事就想找日本人麻烦。宋哲元也是这么一个人。在全军高级将领中,唯有张自忠儒雅周详。他沉默寡言,身高1米80,相貌颇似周恩来,不仅革命军官兵敬仰他,日本军政界也很喜欢他。于是,在华北的复杂局面中,张自忠先后被任命为察哈尔省主席和天津市长,维系着艰难的“和平”。对于一个具有高度民族自尊心的人来说,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是谁逼死了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

这一切,在外人看来,完全是另一番图景。大家只是看到,第29军全军将士对日本人全都横眉立目,唯有张自忠一人与日军保持往来,甚至应邀去日本访问,而且受到欢迎和敬重。于是舆论沸沸扬扬,说张自忠与日本订了“密约”,日本人赠其巨款,还送给他一个美人儿。

卢沟桥事变后,为了保全战斗实力,第29军奉命南撤保定,以取得紧急北上的5个甲种师的支援。同时,为了疏散和安置没能随军撤离的军人家眷,为了京津不受重大损失,也为了收殓战死沙场的官兵尸体,宋哲元任命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京市长,与敌敷衍,拖延时间。

这一次,沉默寡言的张将军落泪了,他对副军长秦德纯说:“你同宋先生成了民族英雄,我怕成了汉奸了。”

是谁逼死了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

果然,张自忠彻底成了众矢之的。1937年后半年的中国报纸,多在痛骂他“卖国变节”,一律称之为“张逆自忠”。那时的中国文人,凡喜欢发表言论的,没有谁没骂过张自忠。一些大报用醒目的大标题配文,讽刺张将军“自以为忠”,其实是“张邦昌之后”。

在一片痛骂声中,张自忠始终缄默着,周旋着,估算着第29军向目的地有序撤离的时间,努力使京津免于屠城。等到日军要求他通电反蒋,他已完成宋哲元交给的任务,便断然拒绝日军,随后称病躲进德国医院,然后逃至济南,计划转道南京。

在济南时,张自忠被山东省主席韩复榘拘押,韩复榘召来秦德纯,另派一位大员,一同押解张自忠去南京候审。在韩复榘看来,张自忠的确是汉奸,必须惩办。

拘押济南期间,张自忠曾给同事和部下写信说:“社会方面颇有不谅解之际,务望诸兄振奋精神,激发勇气,誓扫敌氛,还我河山。非如此不能救国,不能自救,并不能见谅于国人。事实胜于雄辩,必死而后能生。”

是谁逼死了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

也就是从那时起,“死”这个字,频繁出现在张自忠的笔端。

到了南京,张自忠见到蒋介石,蒋介石劝说他放宽心,好好休养。张自忠大为感激,誓死以报领袖,以报国家。

1938年,张自忠代理第59军军长。归队当天,他又一次落泪,对着同样担负着汉奸恶名的老部下说:“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

为什么说得这么狠?因为张自忠是不能打败仗的!一个被疑为“华北特号汉奸”的人,从一开始便失去了可以撤退可以打败仗的权利;他只能勇往直前,痛击日军。

张将军做得不错。在徐州会战中,他痛歼坂垣师团两个联队,并衔尾急追,日进60公里,取得“临沂大捷”,坂垣征四郎数次羞得要自杀。武汉会战之后,他以一对十,击毙日军3位联队长,歼敌1.3万人,最终挫敌溃退,赢得“鄂北大捷”,不久,再次取得“襄东大捷”。

不过,即使军功在身,为民族而死和为洗清自己而死,这两种死念依然缠绕在张自忠的心底。1940年,日军集中30万兵力猛攻湖北襄樊,张自忠的机会终于来了。

张自忠在襄河东岸打了一场胜仗,撤回西岸,与敌对峙。此时,他的第33集团军只有3个团的兵力在此,其他部队分散在各个隘口,不能抽调。但张自忠非要亲率区区两个团再渡襄河,去攻打敌人的重兵。

是谁逼死了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

张自忠平素生活简朴,只穿土布军装,与下级军官无异,但这一次出征却一反常态,竟穿上了黄呢军装。这让送行的人非常吃惊,后来才明白,他们的总司令已经做好了以死报国的准备。

5月14日,张自忠将日军第13师团拦腰切断。日军兵力是自己的一倍半,但张自忠毫不畏惧,屡次下令冲锋。日军获悉是张自忠亲自带队,15日大举增兵,夹击包围张自忠,以期铲除心患。

5月16日,张自忠布阵十里长山,日军以飞机和大炮配合轰击,弹如雨下,革命军阵变成一片火海。下午3时,张自忠腰部中弹,右肩右腿被炮弹皮炸伤,只能卧地指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张自忠又中3弹,却猛然站起,被日本兵射杀,另一名日本兵跑上前去,用枪托击碎他的头颅,把刺刀插进他的腹部……

这一刻,张将军知道,他绝对不再是汉奸了,他将是永远的民族英雄。

日军发现他衣兜里的金笔刻着“张自忠”三字,立即列队脱帽,行军礼致敬,最后用棺木盛殓,竖起“支那大将军张自忠”灵牌。

5月28日,国民政府举行隆重葬礼,蒋介石题写“勋烈常昭”,追授张自忠为陆军上将。张自忠也因此成为二战中盟军阵营战死的最高将领。

8月15日,延安举行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题写“尽忠报国”,使之日后成为新中国追认的“革命烈士”。

这便是张自忠将军困居济南时所写的“必死而后能生”。从此,媒体专心致志地描绘张将军是民族英雄,大众也完全忘记了他曾是他们唾弃的“华北特号汉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