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曾遍布全國的城中之城「滿城」, 現在爲何全部消失

有人認為,滿清統治中國後,逐漸被漢化,融入到了漢族社會中,不過事實上,滿清統治下的中國,雖然沒有像元朝那樣把人分為四等,但直到清亡,旗人對漢人始終擁有特權,並未將自己等同於漢人,也從未給漢人等同於旗人的權力,此從清朝遍佈全國各地的滿城可以一窺。

滿城即是八旗的軍事駐紮區,是城中之城,清朝在北京設立了第一座滿城,也是全國最大的滿城,北京滿城即是原先的北京內城,滿城設立後,滿人和漢人被分隔開來,滿人居住內城即滿城,外城居住漢人,滿人和漢人被劃分得非常清楚。

清朝曾遍佈全國的城中之城“滿城”, 現在為何全部消失

偌大中國,滿人有限,滿城自然也不可能每個城市都有,清朝的滿城分佈主要是在重要城市和軍事重鎮。

隨著滿清統治的逐漸穩固,滿城的數量和規模也在不斷髮展,到了清朝中期,除了在西北和東北各大城市建有二十個以上的滿城外,在直隸省範圍內就有二十多個滿城,到了後期,幾乎各大主要城市都建有滿城。

並且城市越大,戰略位置越重要,滿城規模也就越大。如在西安,滿城佔地達到了西安城的百分之四十二之多,規模龐大,共駐滿蒙軍隊五千人並逐步增加到八千多人,這個數字並不包括大量的家眷。

清朝曾遍佈全國的城中之城“滿城”, 現在為何全部消失

再比如南京,南京滿城由明皇城改建而來,駐紮四到五千八旗兵,連同家眷共有三萬人左右,南京的滿城面積約佔南京城面積的百分之二十。

在清朝統治全盛時期,滿城內的滿人趾高氣昂,滿城也是城內的最高級住宅區,漢人嚴禁入內,事實上同元朝治下也無甚區別。魯迅曾在南京水師學堂上學,路過南京滿城時,還曾經被滿人孩子辱罵過,當時已是清末,可見滿人對漢人的歧視。

清朝曾遍佈全國的城中之城“滿城”, 現在為何全部消失

清政府沒有想到的是,建立滿城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控制主要城市,到了戰爭發生時候,滿城卻成為了最好的靶子,長期圈養在滿城內的滿人無生活之一技之長,一旦走出滿城,很容易被人分辨出來成為目標。

太平天國運動時期,在太平軍攻破南京後,規模最大的南京滿城,成為了旗人們最後的堡壘,南京滿城防禦完備,堅固異常,由於太平軍對旗人奉行的是無差別殺戮,所以滿人抵抗意志非常堅決,婦女老人也幫助守城甚至搏殺突入太平軍,楊秀清指揮的大軍持續進攻數日,付出數萬傷亡的代價才攻克滿城,城破後,城內滿人幾乎全部被殺,南京這才宣告全面佔領。

清朝曾遍佈全國的城中之城“滿城”, 現在為何全部消失

到了辛亥革命時期,陝西新軍響應武昌起義,八旗兵據守滿城抵抗,此時已是熱兵器天下,強弓勁弩的騎射功夫在長槍大炮面前不堪一擊,一天後即被攻克,駐守西安的旗兵全軍覆沒,覆巢之下,自然也無完卵可言。當時城內滿人想要逃生除了被善良百姓庇護外,只有兩條路,一是趁起義軍不備翻牆而出脫逃,二是逃入教會尋求外國人保護。而在炮火之下,滿城內外也幾乎成為一片廢墟。

廣州旗兵看到抵抗無益,索性宣佈脫離清政府“和平易幟”,放下武器走出滿城想要得到活命,但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在部分激進的革命黨手下,想得到和平卻也並不容易。光緒年間廣州旗人有三萬人左右,到了辛亥革命後卻只得一千五百多人,逃得姓名的滿人不得不改名換姓,改稱漢族,從此努力融入漢人社會。

清朝曾遍佈全國的城中之城“滿城”, 現在為何全部消失

滿人的特權並不僅僅體現在滿城上,特權很多,權力很大,政府的核心始終是旗人的天下,漢人難以進入,即使同一職位旗人權力也要大於漢人。在入仕途徑上,滿人也較漢人優越得多,不需科舉,通過多種途徑可以得官。滿族男孩降生後,自動獲得士兵薪資,全由政府供應,並且無需承擔賦稅。滿漢施行法律不同,若有滿漢糾紛,自然滿人處罰遠較漢人為輕。並且,滿漢不許通婚,只許漢族女子嫁給滿族男子,滿族女子不得嫁與漢人,凡此種種,皆為特權。

滿城城破之時,婦女兒童當然無罪,不過滿清統治者在發動揚州十日、嘉定三屠乃至四川廣州等地大屠殺時,乃至建立這些隔絕滿漢的滿城時,可為以後做過打算呢?

清朝曾遍佈全國的城中之城“滿城”, 現在為何全部消失

曾經遍佈全國的滿城,在民國成立後,陸續被拆除,這是由於滿城的存在已不適應城市的發展,對城市規劃起到了阻礙作用,清朝既亡,滿城不論從政治、軍事還是經濟意義上來說,都已沒有存在的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