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不法分子利用“结婚电子请帖”实施诈骗,已有多人中招!

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新颖的电子请柬已成为一种既时尚、便捷,又不失礼节和诚意的邀请方式,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而一些不法分子迅速盯上了这一“摸不着”的“喜贴”, 时值“金九银十” 喜宴潮之际,此类“电子请柬”诈骗有多发趋势。相关单位应提高警惕,采取有效打防措施,遏制此类案件高发。

一、案件回顾

1、2017年9月25日,金先生收到一条朋友发来的结婚请柬短信,短信后还附上一条链接, 金先生以为这可能是朋友的结婚照片或者电子请柬,于是点开了链接。随后,金先生就连续接到23笔银行卡消费短信,金额共计人民币24000多元。

2、2017年9月26日,黄某在上班时收到了自称小学同学的婚礼短信, 黄某点击链接后,手机自动向通讯录里所有号码发送相同短信。几个小时后,收到银行发来的扣款短信,显示分两次扣款人民币5000元,共计损失10000元。

3、2018年4月25日,庄某在酒店上班时收到一个陌生短信,对方自称是其初中室友,通知其结婚喜事。短信后还附上一条链接,庄某以为这是朋友的结婚照片或者电子请柬,于是点开了链接。随后,庄某连续接到3笔银行卡消费短信,金额共计人民币6400多元,发现被骗,遂报警。

二、案件分析

(一)作案工具:电子请柬诈骗主要是通过智能手机、银行卡、伪基站设备、“电子请柬”制作软件等工具;

(二)作案手法:首先,不法分子通过伪基站设备向不特定人群发送“婚宴”邀请短信,短信最后无一例外的附上链接(“请柬”、“桌号”、“地点”等内容且已植入木马病毒的链接),短信接收人一旦点开链接,其手机即刻被木马病毒入侵,手机号码、微信号、QQ号、绑定的银行卡号、手机通讯录等重要个人信息瞬间被不法分子窃取。随后,不法分子利用第三方快捷支付平台,通过已获取的受害人的银行卡号等信息以及木马病毒拦截到的手机支付验证码,疯狂地进行消费、转账等盗刷行为。

(三)案件特点:感染了木马病毒的手机会使用受害人手机号码向手机通讯录里所有联系人继续发送病毒短信,使得病毒呈几何级扩散传播。

(四)作案对象:针对开通了上网功能、支付功能的不特定的手机用户;

(五)作案时间:主要集中在中秋、国庆、元旦、春节等传统节日前后的婚庆高峰期。

三、防范举措

(一)强化宣传防范,提高警惕心理。各所队社区民警应当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积极呼吁广大消费者不要轻易点开不明链接,更加不要轻易授权或泄露个人信息,在手机中安装防病毒安全软件,注意个人信息的保护,增强防诈骗意识。并设置支付宝、网银转账最高限额,最大限度规避风险。

(二)加强研判分析,强化案件打处。针对模仿热门网络链接以实施诈骗行为的案件特点,网安部门加强与派出所的沟通协作,形成合力,强化研判,分析、案件打处,力争快破案件,形成震慑效应压缩犯罪空间。

  (三)加强网络监管,做好源头治理。公安机关要加大网络监管力度,主动对接相关职能部门、互联网运营商,强化技术监管,加大跨区域联动,及时过滤、发现、跟踪或查堵不法资讯,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秩序。

通讯员:罗锦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