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國內不買「外國大豆」後,外國大豆爲何不降反升?

董其波


科學興農為您解答。

大家應該都知道今年我國自從7月6日起對美國進口大豆開始加徵了25%的關稅額度,受此影響,美國國內大豆價位也是一落千丈,美國國內豆農甚至自發籌集經費在電視臺打出廣告要求特朗普解除對中國製裁,避開中國的反制。或許民眾呼聲太高,特朗普最終出臺了大豆120億美元的補貼計劃,彌補豆農在本次制裁當中的損失。

在加徵了25%的關稅之後大家也應該清楚一點,原先美國到港大豆價位在2900元每噸,而在加徵關稅之後的美國大豆價位將達到3500元每噸,而這個價位同我國的本土大豆來比的話就沒什麼競爭優勢了。自然在我國民眾對美國轉基因大豆尚有較深成見的時候,國內大豆加工企業在面對同等價位的國產大豆與美國進口大豆,肯定首選本土大豆了。

而美國大豆自然由於中國出口受阻導致價位大幅度受挫,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正是得益於美國大豆價位的下滑,反而刺激了歐美、日本,甚至巴西、阿根廷也都加入了對美國大豆的採購熱潮當中。據美國農業部統計美國在7月份的大豆出口量反而增加了32%,恐怕這也是美國大豆價位下滑所帶來的連鎖效應之一吧。

對於歐洲和日本等一些大豆進口國來說進口美國大豆也可以說是情理之中,畢竟本土原產大豆量就非常的低,而恰逢美國大豆降價,正是進口大豆的好時機。不過其中注意到阿根廷和巴西這兩個國家最為顯眼。

據統計在2017年我國進口巴西大豆量達到5500萬噸,而進口阿根廷大豆量500萬噸,應該說兩個國家都是進口大國,而且從消息面看巴西和阿根廷對美國大豆的進口量都在百萬噸的級別。阿根廷國家大豆產量本來就少,進口大豆也或許屬於正常的需求。

但是對於大豆年產量過億噸而且出口量達到50%以上的巴西來說似乎顯得就不那麼正常了,不免讓人懷疑,從美國和中國雙方分別買賣大豆進行兜售。如果真的這樣的話,只能說中美大豆的最終受益者實則是巴西啊!

這裡是科學興農,歡迎添加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