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到底能否抵禦通貨膨脹


一、正確理解通貨膨脹

由於保險產品是長期資產,往往伴隨幾十年或者一輩子,所以,客戶經常會問到兩個問題:

①保險公司要是倒閉了怎麼辦?②這個利益幾十年過去了,這點錢早就不值錢了,有什麼用?

第一個問題很多人都會回答:保險法規定保險公司不能倒閉,其實這樣的回答是錯誤的,保險法是這樣規定的。根據《保險法》第89條第二款規定: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除因分立、合併或者依法撤銷外,不得解散。

根據《保險法》第92條第一款規定: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被依法撤銷,或者被依法宣告破產的,其持有的人壽保險合同及責任準備金,必須轉讓給其他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

不能同其他保險公司達成轉讓協議的,由國務院保險監督管理機構指定經營有人壽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接受轉讓。

1、通貨膨脹不是必然的,通貨緊縮也不是不可能。

第二個問題就不那麼好回答,關於保險到底能不能抵抗通貨膨脹?會不會因為有了通貨膨脹,所以保險資產的意義就不大。

簡單的理解通貨膨脹就是物價上漲,通貨緊縮就是物價下跌。在正常的經濟活動當中,物價的漲跌都是不確定的,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不存在上漲的概率大,下跌的概率小的問題。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反駁,上漲下跌都有可能,可是為什麼我們看到的是長期上漲,錢越來越不值錢。

(1)、理論闡述通貨膨脹不是必然的

其實,瞭解經濟史的人都知道,自1929年大蕭條危機開始,凱恩斯主義開始盛行。(凱恩斯是西方經濟學史上一個大神級的人物)

怎麼理解凱恩斯主義呢?在1929年大蕭條之前,各國政府奉行的是收支平衡的財政政策。也就是國家的收入、支出正好平衡,沒有盈餘,也沒有赤字,這是最好的,也是各國政府追求的目標。

但是,發生了1929年的大蕭條,大家發現按照收支平衡的方法無法迅速的挽救經濟。因為經濟低迷,導致了財政收入減少,如果為了追求收支平衡就要減少財政支出,政府就沒法拿出更多的錢來刺激經濟,經濟就會更加低迷。

所以,凱恩斯就提出了政府要增加赤字,也就是花明天的錢,借債來刺激經濟。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發行的貨幣超過了商品的總量,物價必然上漲,通貨膨脹就產生了。

從那時開始,世界各國普遍採用凱恩斯主義,所以,過去這近100年來,通脹就成了一種長期趨勢。但是,凱恩斯主義的弊端也越積越深,那麼,有那些弊端呢?

舉個例子:高通脹和高失業率是不可能同時出現的,但上個世紀70年代的經濟膨脹就出現了這種情況,凱恩斯主義就受到了廣泛的質疑。

其次,凱恩斯主義讓政府有理由更廣泛、更深入的干預經濟。但我們都知道,市場才是最有效率的,政府的干預一定會造成資源的配置扭曲。

再者,凱恩斯主義是讓政府借債發展經濟,沒有經濟學知識的人也知道,借錢過日子是不可能持續的。借新債還老債,總有一天會借不到新的錢。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聯邦政府和州政府都出現過破產的情況。

所以,凱恩斯主義只是漫長的歷史長河當中的一個產物,有它的產生自然就會消亡,伴隨的凱恩斯主義的長期通脹趨勢,自然也是歷史長河當中的一個小插曲。

(2)、實踐證明

按實際經驗來看,即使在凱恩斯主義盛行的不到100年的時間裡,也並非是全球處處通脹。大家可以在網上查看一下這篇文章《日本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的平民生活》。這個例子非常具有代表性,日本今天的房價不到30年前的一半,要知道1990年時,日本人也是相信房價只會漲不會跌的,但那時候買房的人這輩子再翻身的概率不高。

2、所有的資產都會面臨通貨膨脹的問題

前兩天我和一個朋友溝通了通貨膨脹的問題,我簡單的把上面的理論跟他

說了說,可是他還說:我感覺不可能發生通貨緊縮,物價還是會持續上漲

我就問他:之前你想過股市會跌成這樣嗎?黃金會跌成這樣嗎?想過房價會下跌嗎?為什麼資產要配置,就是因為沒有任何人能準確的預測未來,你只能讓資產多元化來幫你實現財富安全。

假設你把上面的理論說給你的客戶聽,你的客戶還是不相信,他就是擔心通脹,你該怎麼辦呢?那麼,把這個問題反過來講一講,即使真的會持續通脹,物價長期就是會不斷上漲,錢就是會越來越不值錢,做保險資產配置,就沒有意義了嗎?

當然不是,因為通脹是所有資產都會面臨的問題,不是保險資產專門的問題。你不買保險就能抵抗通脹了嗎?80年代萬元戶,換算到今天身家千萬都不止吧。可是又有幾個當年的萬元戶,到現在真的有身家千萬。

靠什麼保值,黃金嗎?民國時代半斤黃金能在北京城買套四合院,今天一

斤黃金在北京連個廁所都買不了吧。所以,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答案就是

——資產配置。

如果不做資產配置,把大量財富壓在單一資產上,就是壓寶,就是賭徒,

有幾個賭徒能夠每次都贏錢。

二、總結

第一:通脹不是必然的,通縮也是有可能的,不存在通脹的概率大於通縮的問題。

第二:通脹不是保險資產要解決的問題,通脹是所有資產共同面臨的問題,有沒有通脹,錢會不會越來越不值錢和你要不要買保險,沒有必然的關係。

保險到底能否抵禦通貨膨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