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否則沒有效果

心智邦小編說,熊孩子都是慣出來的,不想養個熊孩子,一定要給孩子趁早樹立規則意識,但是如何讓“規則”二字入腦入心,卻很讓家長們頭疼。這篇文章告訴你該如何與孩子一起建立規則、培養好習慣,家長們一起來看看吧!

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否則沒有效果

耶魯哈佛大學有研究指出:3~6歲是孩子性格、行為習慣培養最關鍵的時期,可以用“潮溼的水泥期”來形容,孩子85%~90%的性格、想法、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

因此,父母們都希望孩子能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為以後的學習、工作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併成為一個快樂、自信、受歡迎的人。

但是,理想和現實卻往往相差甚遠。我們很努力地想要調整孩子的作息時間,快到睡覺點兒了,就做好各種睡前準備,卻發現,繪本也讀了,兒歌也唱了,故事也講了,孩子還是一點睡意也沒有。

我們想要孩子養成見人打招呼的禮貌習慣,可孩子就是閉口不言。有時候,好不容易建立好的習慣,放一個暑假,就完全顛覆了。

我們說,好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和孩子的規則建立密不可分,孩子之所以難以養成好習慣,很可能是你在給他建立規則的方法有問題。

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否則沒有效果

所以父母在給孩子建立規則,培養好習慣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這幾點。

孩子小的時候,不怕他聽不懂

1歲半的孩子,當他開始說“不”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開始給他立規矩了。

立規矩的時候,語氣誇張,表情豐富,把規矩說得簡單明瞭。只要你語氣快樂,就會讓孩子受到初步的感染:遵守規矩是一件很好玩的事兒。

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否則沒有效果

不要總通過說“不”的方式去立規矩

一味說“不”,只會教會孩子也去說“不”。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讓孩子去探索,然後在這個過程中,正面強化那些對的選擇。

例如,孩子吃飯點兒卻吵著要吃餅乾,怎麼辦?這時,我們給孩子提供兩個選擇:

一個是,現在先吃半塊餅乾,然後吃飯,吃飯後沒有餅乾吃;

一個是,現在先吃飯,吃完飯後,可以吃兩三塊餅乾。

問孩子,要選擇哪個方案。

如此,媽媽就將孩子的注意力從想要吃零食這件事情上,轉移到了我們提供的兩個選擇上。這樣,我們不僅巧妙地立了規則,還幫助孩子學會延遲等待。

其他規矩的建立,也可以採用同樣的辦法,提供選擇,強化選擇,而不是一味限制。

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否則沒有效果

規矩需要有彈性

比如一樣東西,孩子小不能摸。但是大一些後,危險性不存在了,自然可以調整這些規矩,不必一成不變。

所以,我們在跟孩子立規矩的時候,就可以多用“你可以做……,只不過得要等到……時候……”這樣的句型。這樣,其實也有助於幫助孩子學會延遲等待。規則的彈性還表現在,和孩子共同討論規則的制定,允許有理由的通融。

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否則沒有效果

給孩子一個預熱時間

很多父母問:“我的孩子是不是有拖延症啊,做事怎麼這麼磨蹭啊?”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看上去磨蹭,是因為他沒有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或者他想通過這種方式緩解自己內心的焦慮。

所以,我們需要給孩子一個預熱的時間。在孩子跟你說“不”之前,我們先給他一個理解,如“媽媽知道,你可能這會兒不想吃(不想睡)。那你先玩幾分鐘,然後我們再吃(睡)。”

給孩子幾分鐘的時間,讓他先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等他緩解過來之後,再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要強迫他。

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否則沒有效果

好情緒是建立規則、養成好習慣的前提

讓孩子保持一個好的情緒,往往會讓規矩建立事半功倍。比如讓孩子好好吃飯這件事情。當孩子不高興的時候,當孩子愁眉苦臉的時候,你還硬逼他“把這口飯吃下去,不吃飯我揍你”。孩子只會更不願意去吃飯。慢慢地,他還會變得越來越不喜歡吃飯。

而當你發現,孩子越來越難好好吃飯了,身體日漸消瘦,而且他還開始挑食了……那個時候,你就會感到束手無措。實際上,我們可以追溯到前面,就是因為你沒有給他一個快樂的吃飯體驗,所以才會導致這樣。

給孩子立規矩,一定要注意這幾點,否則沒有效果

除了以上幾點我們在給孩子建立規則的時候,還需要做到言傳身教,對孩子有足夠的耐心,對孩子的錯誤多一份寬容。這樣,孩子的習慣養成會更順利一些。

本文僅供各位家長參考,具體實際問題可以到心智邦APP諮詢專業老師解決專業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