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中透露古人吃蜂蜜的特點,只吃熟蜜,生蜜有毒

我們都知道,蜜蜂在我國曆史悠久,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有大規模的養蜂場出現,不管是養殖技術還是產蜜技術都給後人留下了太多的資源。尤其是蜂蜜,在我國的應用更是歷史悠久,在很多古書中都有關於蜜蜂養殖技術與蜂蜜生產以及應用的技術出現,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本草綱目》,《本草綱目》中關於蜂蜜入藥的記載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很多方法直到今天也還受用,可見古人的智慧並非一般。雖然古人智慧我們不得不佩服,但是古人還是有錯誤的時候,比如古人吃蜂蜜的時候就只吃熟蜜,不吃生蜜,究竟是什麼呢?

《本草綱目》中透露古人吃蜂蜜的特點,只吃熟蜜,生蜜有毒

新鮮蜂蜜

現在科技發達了,我們知道了蜂蜜高溫以後營養會變差,但是在古代的時候由於科學技術落後,並不知道高溫會使蜂蜜的營養成分散失,但是就算是經過高溫的蜂蜜,對於古代人來說還是相當好的入藥材料。那麼我們是如何知道古人吃蜂蜜的時候只吃熟蜜,不吃生蜜的呢?這與我國古代一位名人有關。

我們都知道《本草綱目》是李時珍的作品,裡面的很多方子現在還在使用,但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的一句話也透露出了古人吃蜂蜜的特點,那就是:“蜜為蜂液,食多則令人毒,不可不知,;煉過則無毒矣”。很多朋友受到這句話的影響至今都還將蜂蜜高溫後吃,最後吃到的蜂蜜其實已經失去了蜂蜜原有的營養成分。但是這句話也充分證明了一點,古人吃蜂蜜的時候都是要將蜂蜜經過高溫以後再吃的。雖然說高溫後的蜂蜜營養成分不高,但是在落後的古代來說應該也算得上是上好佳品。

《本草綱目》中透露古人吃蜂蜜的特點,只吃熟蜜,生蜜有毒

李時珍可是著名的古代醫學家,嚴格說關於生蜜熟蜜的這點他會進行大量研究,不會輕易說出蜂蜜需要高溫以後再吃,但是畢竟他僅僅是醫學家,而不是養蜂人,自然不知道其中道理,否則可能在那個時代蜂蜜就已經只吃原蜜了。那麼為什麼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吃蜂蜜要先經過高溫處理以後再吃呢?

其實這點我們可以從蜜蜂的特點和取蜜方式來進行推斷。李時珍也是中國人,所以當時飼養的蜜蜂必然是中蜂,而且當時並沒有活框養殖技術,以桶養和野外收捕為主,而取蜜的方法也不會像我們今天這樣有專業的離心分離機,而是我們今天在廣大農村還有很多養蜂人在用的洗乾淨手,擰!這樣的蜂蜜自然是原生態的,按理說是非常好的,但是為什麼會有毒呢?

《本草綱目》中透露古人吃蜂蜜的特點,只吃熟蜜,生蜜有毒

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就連現在很多傳統飼養的人在取蜜的時候都是用擰的方式來取蜜,對於邊角蜜含有幼蟲和幼蜂的也是一起擰,這難免會讓蜂蜜中含有少量的蜂蛹以及幼蜂的體液,而古代也沒有現在這麼好的衛生環境,難免對蜂蜜造成汙染,長期下來少量的生蜜是對人沒什麼影響,但是大量的蜂蜜卻讓人中毒。

經過大量的實踐後古人發現了經過高溫的蜂蜜沒有毒,於是採用高溫的方法來對蜂蜜進行滅菌使用,於是就形成了古人只吃熟蜜,不吃生蜜的習慣,也就有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的“蜜為蜂液,食多則令人毒,不可不知,;煉過則無毒矣”這句話。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敬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