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点击"POPDV"↑一键进入影像圈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TVC《24 Solaire》是北京周报法语区二十四节气系列纪录片广告,甲方筹划的面向法语地区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纪录片。这也是我第一次拍摄法语类的影片。

在拍摄之前我看了很多法国的广告片以及宣传片,希望了解更多法国电影广告的基础影像风格,同时这部TVC还需要兼顾中国传统元素风格,简单的来说,就是需要拍成一部符合法国观众审美的中国影片。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影片基于三个法国人在中国生活状态的展现,以三个节气的三个故事来搭建整个影片的结构,通过大量丰富的细节展示,包括每个节气的风俗习惯,以及三个旅居中国的法国人对于中国文化的感受,对于每个节气时民俗文化的感受,做出最直观的阐述。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第一个故事以立春节气时吃春饼这一民俗展开,通过第一位旅居中国的法国人与中国友人的互动,来让观众感受中国乡村间团聚的中国文化及春饼宴这一中国北方的文化习俗。第二个是讲述大暑时节,第二位法籍留学生去做艾灸的故事。艾灸讲究时令,夏季是一年中艾灸的最佳时期,通过与艾灸师的对话沟通,来融合中医及中草药等中国传统文化。第三个故事与气功有关,一名常年在中国的法国人从自身角度讲述对于气功的理解,也是利用这种第三者感受来讲出这一传统文化的内涵,同时还以西方人的视角用天文学来论证24节气的来源。以上主题内容都是以旅居中国的法国人的亲身感受为旁白,对法语区观众更有信服力。影片结尾的儿歌,为海外观众眼中的中国传统24节气增添了一丝神秘感。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由于影片是尝试性的做法语区中国文化的推广,TVC的预算也有限,当时SONY PXW-FS7 Mark II刚上市不久,且FS7一代机身在以往的拍摄中效果也不错,所以我当时抱着尝试性的心态选择了这款机型。镜头选择的是刚上市的Zeiss Milvus基本组,后来在影片实际拍摄实践中证明,这套组合对于低成本影片的表现是超乎预料的。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选择Zeiss Milvus这套基本组,是因为看中了这套镜头的光学素质及大光孔,这部影片中的很多场景都处于暗光环境,所以大光孔镜头是必须的。Zeiss Milvus这套定焦组中,35mm 、50mm 、85mm的光孔都是F1.5,这对于暗光环境而言是非常友好的,且在大光圈下,焦外呈现风格也很中规中矩,不会产生二线性之类的问题,让画面整体风格看起来非常整洁。对于逆光产生的镜头光晕控制也不错,包括色散及衍射抑制等等。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SONY PXW-FS7 Mark II相比较上一代,拥有无极可变ND滤镜这一功能,在很多场景的拍摄之中可以通过调整可变ND,来精确控制所需的影调风格,而不用改变诸如光圈、快门角度之类的参数。新机型引入的BT.Rec.2020色域,也为画面带来更丰富的色彩空间并且得以更好地展现。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这次选择了类似欧式复古风格的整体影调,来为观众呈现出一种复古的感觉,在低反差影像风格基础之上,把整体影调压暗。这一次的照明设计我使用的是钨丝灯来实现的,使用了T5、T2、T1级650W、特图利等。钨丝灯的光谱特质会给人一种复古而又温暖的感觉,不像HMI那么强烈。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影片整体的画面色调基本都是以平滑影调风格为主,其实很多人对欧美影片有一个认识误区,就是大光比,其实欧洲与北美影片并不完全是一种风格,美国影片通常喜欢大反差的影调风格,而欧洲影片反差并不是很大,只是喜欢影调风格整体偏暗。此次因为是针对法语区播出的影片,所以我采用了比较平滑的影调风格过渡,这种影调风格也非常适合SONY PXW-FS7 Mark II去展现。

我使用EI默认的S-Log3+S-Cine.Gamut3模式来拍摄,平时EI数值控制在800,实际拍摄时,曝光基本都是使用可变ND来调控至理想状态的画面曝光参数。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在整体影调风格上,因为影片是给不了解中国文化,但又对中国文化非常好奇的法国观众来观看,所以我更多的是以探寻者的视角来拍摄整部影片。用一种陌生人第一次看到事物本身的角度去拍摄,而不是我们固有的画面观察习惯,这也为影片整体增加了东方传统文化的神秘感,用初见者的视角来尽可能全面的观察被拍摄事物,从而让观看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影片带有强烈的神秘感。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人物自述部分,三个讲述者的讲述环节全部使用了黑色背景。然后用钨丝灯塑造了一个比较梦幻的感觉,比较适合欧美观众对于历史文化讲述的喜好风格。SONY PXW-FS7 Mark II对于钨丝灯下白人的肤色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并没有像拍摄亚洲人皮肤时显得那么油腻。SONY电影机的色彩风格,在用于钨丝灯作为主要照明工具的情况下,当机内色温设定至3200K时,所呈现的画面质感是非常自然柔和的,色彩表现也很纯正。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SONY PXW-FS7 Mark II的升格功能也非常强大,而且支持机身自定义模式切换,默认为S&Q按键进行升格/正常模式的切换。在我平时拍摄影片时,升格镜头会经常用到,根据不同类型的被拍摄内容来决定使用多少帧数进行拍摄。PXW-FS7 Mark II在2K下最高150Fps的升格拍摄,也基本满足了我们日常拍摄所需,例如做春饼洗菜等等这些环节都使用了升格来展示。Zeiss Milvus大光孔镜头,可以为升格画面拍摄提供足够的通光量,而不用去大量增加灯光设备。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SONY PXW-FS7 Mark II属于便携性和性能都非常均衡的一款摄影机,E卡口的法兰距也很适合转接其他卡口镜头,例如常用的EF或更高品质的PL卡口电影镜头,PXW-FS7 Mark II还在镜头锁扣上进行了改进,可以让镜头转接环更加稳固,这点相比一代机身进步非常大。对于平时拍摄而言,PXW-FS7 Mark II重量也很适合。

SONY PXW-FS7 Mark II搭配ZeissMilvus拍摄出的画面比较中性一些,包括成像风格及色彩风格。最终影片在调色环节,我还是根据欧洲人的色彩倾向,向绿调轻微走了一些,中性风格的素材对于一般的商业影片,在调色时是有很大发挥空间的。基本上,很多商业影片我也都是按照中性风格来拍摄的,而不是像故事片那样前期先确定一个大致的影像风格。

总结:

对于很多预算并不是很充裕的影片而言,SONY PXW-FS7 Mark II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E卡口经过紧缩设计后,对于手动操控镜头更为友好。同时继承上一代的人体工学设计,无论是手持或肩扛拍摄使用感受都非常好,前后重量也都很匹配。手柄操控性也很好,尤其是需要在拍摄中调整一些机内参数时。可变ND对于低成本制作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优势,可以在保证机内参数一致的情况下,更方便快捷地控制影片曝光的一致性。

(本栏目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刊立场)

推广合作请添加微信"celinelb",或致电010-52837875联系。

一句话新闻

佳能发布Cinema EOS系统新旗舰EOS C700 FF

搭载新的全画幅图像感应器,带来强劲视觉表现力

2018年3月29日,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推出了佳能Cinema EOS系统专业数字电影摄影机产品线的新成员,新旗舰机型EOS C700 FF。该机搭载了新的全画幅图像感应器,同时还将推出支持PL卡口版本的EOS C700 FF PL。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佳能EOS C700 FF(搭载CN-E35mm T1.5L F镜头)

新的EOS C700 FF继承了EOS C700(2016年12月发布)出色的基础性能以及模块化设计,同时采用了一枚新开发的全画幅图像感应器,能够拍摄低噪点、高感光度的4K高画质视频影像。EOS C700 FF能够满足包括电影、电视剧、广告商业片和音乐短片等在内的广阔视频制作市场的多样化专业拍摄需求。

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TVC《24 Solaire》创作浅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