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之分水岭——道光皇帝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即道光皇帝,是清王朝的第八位皇帝也是清王朝唯一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的皇帝,是嘉庆皇帝第二子。

大清之分水岭——道光皇帝

道光帝

道光帝早年间,勤于政务,力行节俭,严整吏治,盐政,通海运,平定张格尔叛乱,严禁鸦片,但其才略有限,社会弊端积重难返。1840年,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中国战败,被迫于道光二十二年即1842年签订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此后八年道光帝苟安姑息并且拒绝变革,内忧外患日益却是日益加重且太平天国运动也已在酝酿之中,清王朝陷入空前绝后的危机之中。

大清之分水岭——道光皇帝

早年间,道光皇帝励精图治,勤于朝政,没日没夜批阅奏折,在全国范围内大肆提倡节俭,对于吏治整顿也有所行动,严打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为官行为。另外,对于盐政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改进了一直沿用明朝的纲盐法。明朝的纲盐法,即为由固定的盐商买卖盐,后果就是会导致盐完全为盐商垄断。盐商垄断盐业,又须维持庞大的销盐机构,这样就导致盐价提高,引起销售困难。不照章纳税的私盐泛滥,盐引滞销,盐税减少,盐商遭受打击,纲盐法难以存在下去。其中以包世臣提出的办法最为有效,他提出”以票代纲“,并且允许私贩经销的主张,前提是必须纳税!道光帝非常的支持这个办法并且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推广这种办法,任何人都可以领票运销食盐制度,这样一来就打破了食盐运销的垄断,降低盐价,促进了盐的销售,增加了盐税,剥夺了官员利用盐政营私的途径,这可以说是道光帝的一大政绩!另外,对于私自开矿,道光帝也是大力支持,鼓励老百姓开矿并且提出任由老百姓自由开采的政策,大力开发了资源,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对于兴国安邦也起了积极作用。

大清之分水岭——道光皇帝

对于闭关锁国政策还是一贯坚持。尤其是通过外商私自贩卖鸦片的,他更是不能容忍。他钦点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赴广州禁烟,林则徐不负众望,全力以赴,禁烟运动搞的风生水起,非常漂亮,当道光帝得知虎门销烟的消息时,高兴得更是不得了。

大清之分水岭——道光皇帝

道光帝

由于,林则徐的禁烟运动非常彻底,致使英国商人损失惨重。英国人怀恨在心,于是就发动侵略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道光帝以为不可怕,“天朝”可以速胜。但是结果却是大相径庭,英国人没用几炮就打开了我国的国门,当英国船队到达天津海口并向清政府提出割地赔款要求时,道光帝傻眼了,也害怕了,立刻从主战的立场转变为主抚即妥协的立场,同时撤了林则徐、邓廷桢的职。他派投降派琦善为钦差大臣到广东与英国谈判,要求琦善上不失国体下不开边衅,意思是既不要给英国割地赔款,又不跟英国发生军事冲突,这是多么幼稚的想法啊!英国人当然不同意了,于是琦善对英方让步,私自允许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事情才算平息下来,可是道光帝知道了琦善的行为后,速速将其拿下并先后派杨芳、奕山对英作战。但是杨芳没有阻止住英军向广州城前进,因为他也知道,此时妥协是唯一的出路,硬碰硬受伤害的肯定是自己。道光二十二年八月,英舰开到南京下关江面,绝望的道光帝被迫派”耆英“和”伊里布“与英军签订清朝第一个屈辱条约《南京条约》,从此中国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也由古代步入近代,道光也就成为唯一的一个跨古代和近代的皇帝。

大清之分水岭——道光皇帝

道光帝在鸦片战争中立场动摇,指挥失败,使中国蒙受耻辱,实在可悲。但他更为可悲的是在此事件之后他没反思,没有做出任何有益于振兴王朝的举措,苟安姑息,拒绝变革,得过且过,这也就奠定了清王朝由盛到衰的基础。

清王朝的分水岭出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