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山望水探『鄉愁』,調整產業促新農」

來自山東理工大學建工學院的暑期社會實踐報告——“看山望水探‘鄉愁’,調整產業促新農”

“看山望水探‘鄉愁’,調整產業促新農”實踐團隊是一支旨在對傳統村落“空心化”及傳統村落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情況走訪調查的實踐團隊。

“看山望水探‘鄉愁’,調整產業促新農”

所謂傳統村落是地域文化、民俗風情的重要載體,具有較強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美學價值、旅遊價值,在反映傳統文化遺產方面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典型性。然而隨著新型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我國傳統村落面臨著被破壞甚至消亡的壓力,加強傳統村落保護和開發利用的呼聲雖然日益高漲,但實施工作卻因產權、資金等問題難以開展,部分有旅遊開發價值的古鎮、古村落在市場經濟中逐漸喪失了自身的文化。實踐團隊通過對我國傳統村落進行走訪調查分析,得出我國古村落存在數量驟減、保護不足、開發不足等問題。

我們現在保護的傳統村落,要留得住鄉愁。

對於人類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一個景點,不是一堆物質遺產,而是精神的家園。

中國是個農耕大國,傳統村落保護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為了把歷史留給我們的明天、留給我們的未來,大家共同努力去深耕傳統文件、去傳播保護傳統村落。

“看山望水探‘鄉愁’,調整產業促新農”

“看山望水探‘鄉愁’,調整產業促新農”實踐團隊進行的社會實踐活動貫徹了“三下鄉”項目的初衷,為大學生深入基層、瞭解基層提供了機會,也為大學生志願者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社會實踐能力提供了平臺。大學生實踐團隊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磨練自己的意志,努力克服自身缺點,彌補自己欠缺的社會實踐經驗,為未來自身的發展積累了寶貴的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