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症状符合,大肠癌很有可能找上你了

作为国人高发的十大癌症之一,大肠癌越来越受人们所重视。但多数情况下,大肠癌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因此很多大肠癌患者,一经发现就已经是中晚期,错过了早期最佳的治疗时机。虽然说多数人其实不容易患癌,但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我们的饮食渐趋西化,多肉少菜和高脂的饮食都会大大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

7个症状符合,大肠癌很有可能找上你了

少肉多菜 培养健康生活习惯‍

健康的生活习惯是预防肠道疾病的关键。平日宜多吃蔬果、少吃红肉、多做运动和避免吸烟饮酒。此外,不要轻视任何症状,如大便是否带血或黏液、肛门周边会否感到很痒,以及排便习惯是否出现改变等。

现代人生活富足,每日摄取的营养总比实际需要多,累积下来让我们多了个大肚腩。然而研究指出,体重指数(BMI)每上升五度,患大肠癌的风险便增加一成半。而中央肥胖更是大肠癌的第二高危因素,不得不留意。

此外,"看得见"的大肠癌病症尚有以下7种,若持续出现,应尽快求诊:

没有明显理由下,大便习惯改变,如持续的便秘或腹泻。

大便有血,或呈黑色。可为肉眼所见,也可能以隐血方式出现。

大便带不正常黏液分泌物。

体重明显下降。

腹部绞痛或结肠痛。

排便后仍感觉肠内有粪便。

贫血症状,如手脚冷、疲倦、容易心跳、气喘、面色苍白及头晕。

7个症状符合,大肠癌很有可能找上你了

早期症状不明显

可惜,早期的大肠癌大多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不容易为患者发觉。医学界建议市民50岁开始每年接受大肠检查,在症状出现前及早发现并切除大肠息肉,便可避免日后患上肠癌。

最基本的是每年接受大便隐血测试,检验粪便内有没有肉眼看不到的血。若测试呈阳性,就可进一步采用内窥镜检查,一旦发现息肉,一般医生将采取外科手术,切除病变息肉。越早发现,治愈机会越高。

排便习惯改变可能是肛门及肠脏健康问题的征兆。虽然大部分大便有血情况涉及痔疮问题,多于一成病人的肠脏却长有息肉或肿瘤,细小的息肉通常需经历10至15年才会恶化,但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因为息肉可能会慢慢演变成癌症。

7个症状符合,大肠癌很有可能找上你了

排便习惯因人而异 多留意改变

排便习惯因人而异,大家要留意每天大解的次数、大便色泽和形态等。所谓排便习惯“异常”,即排便习惯出现改变,如你一向每天大解一次,但自上个月起开始便秘,更间歇性拉肚子,这可能是肠道阻塞所致。另外,很多人都对肛门周边很痒不以为意,但这可能与痔疮或其他肠道疾病有关,病人应及早向医生求诊,以作出适当的检查。

医生会先了解患者的情况,如需要,或会建议大肠镜的检查。检查时,病人接受监察麻醉后,医生会使用柔韧的大肠镜检查病人的肠道,如发现长有息肉,会实时切除。大肠镜的检测仅需30分钟,而且风险很低,完成后,病人休息3至4小时便可出院,检查期间和检查后,病人都不会感到不适。

一般而言,年届50岁的人士应接受大肠镜检查。如结果正常,可每隔10年检查一次。若发现肠道长有息肉,则要视乎息肉的大小和生长情况,而作更紧密的监察检查。

另外,生活在城市的人,生活节奏急促,除了要注重健康的饮食,也要留意体重,不要抽烟。若直系亲属在60岁前确诊患有大肠癌,或有家族病史,便应尽早接受肠道检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