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著賺錢」一去不復返,中方車企迎來真正「冬天」

中國汽車合資史

1978年10月,美國通用汽車公司董事長率領代表團訪華。其間,董事長湯姆斯·墨菲

提出了“中外合資”的經營形式。隨後,中方代表團將談判內容上報中央,鄧小平作了“合資經營企業可以辦”的批示。這就是中國“合資企業”構想的由來。1983年,伴隨著第一輛桑塔納轎車的誕生,中國汽車合資的歷史大幕就此展開。

“躺著賺錢”一去不復返,中方車企迎來真正“冬天”

為了保護本土汽車工業,1994年,中國頒佈了《汽車工業產業政策》。其中,要求外資在華生產銷售汽車必須通過合資公司的形式展開,並提出“合資汽車公司外方佔股不能超過50%”

可以說這條政策是中國車企的保護傘,意味著,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外資車企想在中國建廠,就必須與我國本土車企合作,並且我國車企股權佔比不能低於50%,控股權牢牢把握在了中國本土車企的手中。

對於中國不少車企來說,這20多年可以說的“穩贏”“躺賺”,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和豐厚的利潤,但同時也滋生了中國車企的不思進取,合資被“授之以魚”,卻沒有得到“授之以漁”的技術轉移。

今年6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聯合發佈《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從今年7月28日起,取消專用車、新能源汽車整車製造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以及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第一槍”早有跡可循

攜手15年,寶馬成為了第一個打破50:50股比的合資公司。為了擴大對華投資、降低關稅的影響,10月11日,在合資公司15週年慶上,寶馬集團和華晨汽車集團聯合宣佈,股東雙方將延長華晨寶馬的合資協議至2040年(從2018年至2040年);同時,寶馬集團以36億歐元的價格,增持華晨寶馬25%的股份。這意味著未來在華晨寶馬合資公司內股份佔比,將由原來的50:50變為寶馬集團佔有75%,而華晨集團保留25%。值得注意的是,這項交易將在2022年完成。完成之後,將改變股權佔比,寶馬絕對控股華晨寶馬,擁有中國市場。

“躺著賺錢”一去不復返,中方車企迎來真正“冬天”

其實寶馬對於中國市場的野心可以說是司馬昭之心。在與華晨合作的同時,朝秦暮楚的尋求著新的合作伙伴——長城,成立了光束汽車,雙方各持股50%,合作內容既有純電動汽車也有燃油汽車,將生產新品牌及MINI品牌產品。

“躺著賺錢”一去不復返,中方車企迎來真正“冬天”

可以說,對中國市場的虎視眈眈,讓寶馬集團在《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發佈後,迫切的向華晨寶馬開出了改變股權比的“第一槍”。

汽車行業資深人士表示,其實,外資車企在中國發展二三十年,大部分已經高度本土化,對中國合作伙伴也非常依賴。就算政策放開,能否真正打破各佔五成的局面,還要看合資企業中中外雙方的實力對比。華晨寶馬之所以能打破股比限制,部分原因是寶馬的強勢和華晨的相對弱勢。

讓子彈飛一會兒:“第二槍”會是誰?

“躺著賺錢”一去不復返,中方車企迎來真正“冬天”

在整個宏觀經濟開放的大環境下,股比開放成為大勢所趨。繼華晨寶馬之後,下一家股權比發生變化的合資車企,將會是誰呢?

下一家將會是誰?本著找共同點的方法,我們來分析一下華晨寶馬最近的營收情況:

今年上半年華晨中國的盈利是34億元,華晨寶馬給華晨貢獻的利潤就有36.77億元,也就是說,如果拋開華晨寶馬,華晨剩下的自主品牌實際上是虧損的狀態。其實,華晨旗下中華、金盃以及華頌三大自主品牌銷量都不樂觀,已逐漸被市場邊緣化。所以可以說,剔除華晨寶馬的利潤,華晨自主的收入微乎其微。

那麼國內合資企業中,與華晨寶馬最為相似的是誰呢?

通過梳理發現,目前在中國,合資車企大致分為三類:

1、進入中國較早、佔據市場份額較大的合資車企,例如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等;

2、中國加入WTO前後組建的合資車企,這部分企業包括華晨寶馬、北京奔馳等;

3、進入中國較晚、市場份額較小、車型單一的合資車企,例如長安PSA、東風雷諾等。

那麼,誰會是“第二槍”的瞄準目標?在對合資車企進行了大量的數據調查之後,相信很多人會想到北京奔馳哥。與華晨寶馬一樣,同為中國加入WTO前後組建的合資車企。同時,北汽對奔馳的依賴程度十分嚴重,和華晨對寶馬的依賴程度不相上下。

上半年,北汽的營收主要貢獻都來自於北京奔馳,現代、自主僅貢獻1成。北京奔馳的收入為702.2億元,佔北汽總收入的九成。北汽對其依賴顯而易見。

“躺著賺錢”一去不復返,中方車企迎來真正“冬天”

沒有誰願意把自己的利潤白白分給別人,自己沒有能夠競爭的硬實力,沒了政策的保護傘,改變股權佔比,是遲早的事。

“躺著賺錢”一去不復返,中方車企迎來真正“冬天”

50:50股權比的時代結束了,依靠合資公司躺著賺錢的時代一去不返。對於車企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技術、造車硬實力等成為了車企市場競爭裡的真槍實彈,誰擁有的多,誰就能在“槍林彈雨”中屹立不倒,所以,轉型迫在眉睫;所以,強大自身才是笑對一切變化的“防彈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