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181)好力河最早的啤酒经销商

《底层》(181)好力河最早的啤酒经销商


另一个老熟人,是最早在好力河地区雪航啤酒的经销商赵才,这位最早在好力河的啤酒经销商,早期的生意做得红红火火,风生水起。好力河早期的啤酒,只有木达市地区当地的啤酒品牌雪航啤酒,这位雪航啤酒经销商控制着整个好力河的啤酒市场,可以说当时也算个小财主,有钱的成功人士,可是后来随着其他啤酒品牌的闯入好力河,像哈尔滨啤酒、雪花啤酒、金士百啤酒以及青岛啤酒对于好力河啤酒市场的轮番轰炸,好力河啤酒市场,雪航啤酒一枝独秀的格局被打破,几个进驻好力河的品牌啤酒以优良的品质,鲜润的口感逐渐打开好力河的市场,得到饮酒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好力河的啤酒市场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与此同时,木达市的雪航啤酒厂被北京的啤酒厂所兼并,兼并后的啤酒厂,不再生产雪航啤酒,而改变生产统一的清爽型的燕京啤酒,燕京啤酒在这个地区的生产,啤酒的口感走清爽型路线,可能这种口感在好力河地区不太符合很多喝酒人对口感的要求,所以兼并重组后推出的燕京啤酒在好力河的市场占有份额并没有扩大。

早期的这位雪航啤酒经销商,因为雪航啤酒厂在不久刚刚改变了营销策略,所有的代理经销商都要支付完货款后,啤酒厂才会向各地的经销代理商配送啤酒,与此同时,雪航啤酒厂进行了几轮针对于经销代理商的优惠大放送促销活动,木达市各地的经销商借着优惠的机会,大量囤积啤酒,因为按促销活动,在啤酒厂付款订的货越多,优惠也就越大。所以好力河的这位经销商在这次啤酒厂的大促销活动中,也不例外,把全部的资金都压在库存雪航啤酒上,同时又找朋友亲戚借下很多钱,也都砸进货物里,在这次大促销活动中,租用的诺大两个库房被雪航啤酒堆放得满满当当。

市场千变万化,就在经销商囤积啤酒的同时,高品质的几大品牌逐渐占据和瓜分了好力河的啤酒市场,这位啤酒经销商囤积的雪航啤酒失去了市场,即使送到饭店和商店里,过去了很长时间后 只是卖出去可怜的几瓶,估计也是有怀旧情节的人购买饮用,大部分即使摆放在特别显眼的位置也无人问津。这位啤酒经销商此时才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在大幅度降低批发价和零售价之后,销售量还仍然少得可怜,再最后按啤酒厂的原价销售甚至赔钱销售,库房里的雪航啤酒还是未有卖出去多少,因为玻璃瓶装的啤酒的保质期只有短短的几个月时间,从出厂到运输再到入库,这就要过去很多天,再经过了这几个月不景气的促销,保质期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事情到了这个地步,这位啤酒经销商,只好把库房里所有的雪航啤酒用自己的农柴车,分发到全市的各个酒馆饭店和商店,让这些地方先卖酒,酒卖掉后再来收取货款,所有的啤酒经营户对于这种不用先出本钱,卖不掉退货的买卖当然不会拒绝,都高兴地接受留下了啤酒经销商送上门来的雪航啤酒。

这个啤酒经销商之所以这么做,一来是实在想不出更好的促销手段和促销办法,二来库房租用将要到期,把库房清空后不再续租,至少能省下一笔库房租赁费。

转眼几个月就过去了,这批雪航啤酒保质期也已经到期,这位好力河最早的啤酒经销商,到各酒馆饭店和商店,把这些商户卖出去的雪航啤酒的货款进行了回收,同时告诉各商户,剩余的雪航啤酒已经过了保质期,请各位商户自行处理,不允许再上架销售,若果以后因为出售过期的雪航啤酒出现的问题和纠纷,作为雪航啤酒的啤酒经销商,不再承担任何责任。

把各个商户出售的货款回收完毕,再经过不懈努力又要过来陈年旧账,经过仔细结算,所有收回的货款和旧账,加上手上还有的一点点存款,差不多能够还清亲戚和朋友的借款。这就意味着好力河最早的啤酒经销商经过多年的折腾,除了在好力河买下一处房屋,和一台使用了多年的送货农柴车之外,又被打回原形,变成了一个穷光蛋,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活,在好力河的劳务市场上,又多了一位曾经的小土豪。今天的这位啤酒经销商也是到劳务市场来找零活,在这里碰到了李国前。

李国前和郭宏赵金三人围住找人干活的面包车,听老板说找人卸木炭,需要六个人后,李国前三人,瓦匠李辉,落魄的啤酒经销商,还有一位岁数很大的老商正好一共六个人挤进了面包车,面包车拉着这六个人,向卸货的库房驶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