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被二手車商與檢測結構算計 買到「事故車」

厦门:被二手车商与检测结构算计 买到“事故车”

讀者何先生懷疑他日前購買的二手奔馳車是一輛事故車,而先後車檢得出了不同的結果。唐光峰 攝

海西晨報訊(記者 郭欽轉 黃伊娜)剛買一個多月的二手車,兩家第三方檢測機構都鑑定為“事故車”,可是購車時中介公司明確表示不是事故車,且由中介公司介紹的檢測機構也出具了報告。讀者何先生日前撥打晨報新聞熱線8080000,稱自己被二手車商和檢測機構算計了,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到了事故車。

車檢結果截然不同

8月4日,市民何先生與妻子蔣小姐在網上看中了一輛紅色的二手奔馳C200轎車。他們到“中聞汽車”二手車展廳,經過試駕和討價還價,以22.5萬元的價格簽下了購車合同。該車型的新車售價在30萬元左右,銷售人員承諾不是事故車。“當時就擔心買到事故車。”何先生介紹,購車合同特別寫上了“無大事故、無泡水、無火燒”的內容。

何先生還通過中介公司找到一家名為“車況寶”的第三方檢測機構進行檢測,結果顯示車況等級為B級,即全車結構件及加強件無損傷,允許覆蓋件有修復,除個別部分有脫漆、鬆動外,並無太大問題。何先生這才放心提車。

然而,在用車過程中,何先生髮現安全氣囊警報燈總是亮著,且車身有不正常的抖動。他到奔馳4S店檢查車況,工作人員告訴他,該車右前方安全氣囊曾經炸開過,很有可能是一輛事故車。

此後,何先生找了另外兩家第三方檢測機構對車輛進行檢測,得出的一致結論是,這是一輛事故車。新的報告顯示,該車多處結構件嚴重損傷或有結構件存在切割、更換、修復的痕跡。

銷售員承認收了“返點”

在做第一次檢測時,何先生向“車況寶”交了1000元的車輛檢測費用,該價格高於此後兩家機構收費的總和。在此後多次與“中聞汽車”的溝通中,銷售人員承認收了“車況寶”給他的“返點”500元。而事發後,“車況寶”一方對該車輛做了第二次檢測,並堅持第一次給出的結論。

那麼這矛盾的3份報告,到底哪一份才是準確的呢?

對比“車況寶”與另外兩家檢測機構出具的報告,晨報記者發現了多處不同。“檢測師資格證書”一欄,“車況寶”報告中顯示為空白,沒有提供證書圖片,且證書檢測師名字顯示姓“張”,但出具報告檢測師的簽字卻姓“黃”;同時,報告中“檢測方(簽章)”一欄,落款為“廈門車況寶鑑定中心”,但另一邊蓋的章卻顯示為“廈門紫雲來汽車服務有限公司”。

晨報記者通過“車況寶”的全國400電話求證後,客服人員表示為何先生檢測的企業確實為“車況寶”在廈門的授權鑑定網點。該客服人員還承諾,“車況寶”將對此次的事件進行深入調查,如果證實確實是報告錯誤,他們一定會按照協議進行賠償。

中介認為是檢測方的責任

“中聞汽車”的負責人鄭先生表示,他們對車輛情況事先並不知情,車是從另一家車行調來的,何先生的購車合同是與原車主簽訂的,與他們車行並沒有太大關係。鄭先生介紹,二手車行內沒有顧客看中的車型時,從其他車行調車是非常普遍的,他們也沒有與其他車行、原車主的相關服務協議,都是口頭協商。至於鑑定結果的差異,鄭先生表示,這屬於檢測方“車況寶”的問題。“可以通過法律途徑判定相關責任,如果有責任,我們願意承擔。”

“如果消費者確實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到了事故車,完全可以要求解除合同,甚至進一步提出相應的違約賠償。”福建匯德律師事務所律師蔡良平認為,車輛的“無事故”是該買賣合同裡的重要條款,如果賣方隱瞞了事故車的事實,按照我國《民法》的有關規定,屬於違約行為。另外,如果有證據表明中介機構幫助賣方隱瞞真實信息,那麼中介機構也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目前何先生已通過12315向相關部門反映情況,湖里區市場監管局將介入調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