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量讓對方多說,引導對方多說

儘量讓對方多說,引導對方多說

聽別人說,引導別人多說,這才是有效的溝通之道 。不是嗎?他說的越多,你瞭解得越多。

如果你找一些下屬,詢問他們有關新項目的計劃方案,還沒等他們說,你先說出了你自己的一大堆想法:你的期望是什麼,你對進程的安排怎樣,你對方案的初步設想是什麼。其實,這並非明智之舉。

你為什麼不等一等,讓你的下屬暢所欲言,聽他們說?你怎麼不想想他們很可能有全新的觀點,想到你不可能想到的好點子?你先說了一大半,如果他們想的與你不一樣,他們可能會顧及你的面子而不願說或者因為害怕得罪你而不總敢說。

某公司的總裁,當他試著鼓勵員工積極主動參與會議討論時,他發現沒有多大效果。於是,他在員工會議上做了錄音,會後,他仔仔細細地聽了一遍回放錄音,他驚訝地發現問題就在自己身上。例 如,當提出一個問題進行討論時,自己首先就說:“你們怎麼想的?我是這麼想的......”這樣就把討論集中到他自己的觀點上了。錄音幫助他發現了矛盾,解決了問題。此後,他說的少了,員工們自然說的多了,他獲知的信息也就多了。

總而言之,你說得越多,瞭解的就越少,而讓對方多說,你瞭解得也就越多。

儘量讓對方多說,引導對方多說

你是否問過自己:與人交談時,別人說話的時間與你說話的時間各佔多大的比例?仔細留意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談話所佔用的時間遠遠超出自己的想象。

一位作家在回放他的錄音採訪時,驚訝地發現,在整個採訪過程中,他佔用了大部分的時間來談他自己,他的能力,他的成就,他的興趣,這樣的情形恰好解釋了為什麼他的很多采訪毫無用處。

談論自己太多,而讓別人說的太少是許多人人際關係不夠好.人際網絡不夠寬的重要原因。如果一個人說得太多,別人說話的時間就少了,你就無法知道什麼對他是重要的,贏得他人好感 的辦法是什麼。只有自己少說,引人多說,才能激發別人與你互動的興趣,才能與之建立良好的關係。

儘量讓對方多說,引導對方多說

如果引別人多說呢?“設問”是一大秘訣。

設問,即使原本沒有疑問而自提自問,是明知故問。設問用得了,能引人注意,誘人思考,把談話內容變得更加吸引人。

聯邦自動售貨機制造公司的業務部要求所有的推銷員去從事業務時賭博格坎普上一塊兩英尺寬三英尺長的厚紙板嬰幼兒上寫著:“要是我可以告訴您如何讓這塊地方每年收入300美元,你會感興趣的,對嗎?”當推銷員與顧客見面時,就打開紙板鋪在櫃檯或者合適的地方,引起顧客的注意與興趣,引導顧客去思考,從而轉入正題。這個方法讓該公司的市場不斷擴大。

“設問”是溝通過程中一大利器,是接近那些難以接近的人的最好辦法,如果你想在你的生活與工作中與需要建立關係但又很難相處的人交往,你可巧妙地設問,讓他們多多談論自己。要知道,人們在談論自己的時候,總是高興的,投入的,只要他們高興了,便 容易與你形成互動。

原一平前去拜訪一位建築企業的董事長渡邊先生。可是渡邊並不願意理會原一平,一見面就給他下了逐客令。原一平並沒有退縮,而是問渡邊先生:“渡邊先生,咱們的年齡差不多,但您為什麼能如此成功呢?您能告訴我嗎?”

原一平在提這個問題時,語氣非常誠懇,臉上表現出來的跟他心裡想的一樣,就是希望向渡邊先生學習到其成功的經驗。面對原一平的求知渴求,渡邊不好意思回絕他。於是,他就請原一平坐在自己座位的對面,所自己的經歷開始向他講述。沒想到,這一聊就是三個小時,而原一平始終在認真地聽著,並在適當時候提了一些問題,以示請教。

最後,渡邊的建築公司裡的所有保險,都在原一平那裡下保單了!

儘量讓對方多說,引導對方多說

所以,明知故問也不是瞎問,你要問那些讓對方感 興趣的,引以為豪的。比如他輝煌的業績,成功的經驗,他目前最關心的問題以及他最感興趣的問題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