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醫生眼裡的兒科腫瘤病房

一位醫生眼裡的兒科腫瘤病房

趙揚醫生是原武警總醫院兒科住院醫師,目前主要從事兒童惡性實體瘤的化療、手術治療,以及兒童常見疾病的科普工作。擔任丁香園、春雨兒科頻道、醫學界兒科頻道專欄作者。

作為一名兒科醫生,趙揚醫生不只是做好兒童疾病的診治,他也非常關心孩子的成長、心理和家庭,全方位地為孩子的康復提供建議。趙醫生曾經在向日葵兒童公眾號上發表過一篇患兒家庭管理的文章:家有患兒,如何照顧好孩子的同時兼顧家庭?

看趙揚醫生的文章,能夠真切地感受到他對小患者們的關愛,面對疾病,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是恐慌的,這種關愛才是父母能夠踏實下來安心治療,孩子能夠在病痛之外快樂成長的基礎!


惡性實體瘤是一個小眾的兒童疾病,很多醫生從醫一生,也沒有見過幾例,只是在書本見到過相關的描述。我們病房裡朝夕相處的,卻是這麼一群折翼的天使。

我常常面對這麼一群孩子,他們要麼胳膊上有一截帶著接頭的管子,用襪子或彈力繃帶固定;要麼胸前鼓起來一塊,貼著敷料,這是他們化療必須的深靜脈通路。沒有這些保護他們就會飽受化療藥引起的血管刺激的痛苦。

我總是面對這麼一群孩子,他們住院前扎著漂亮而複雜的辮子,住院後卻成為了小光頭。

曾經有一個3歲的小姑娘問我:叔叔,為什麼別的小朋友都有辮子,而我的辮子沒了成了光頭?

我會笑著跟她說,上帝覺得你的頭髮太美了,他借走你的頭髮戴一會,總有一天會還給你的。


一位醫生眼裡的兒科腫瘤病房

因為這些孩子長期應用抗腫瘤藥物,為了避免感染,我們嚴格控制病區出入。曾經有一個一歲多的小男孩,每次爸爸把他送到病區門口,玻璃門相隔,他就哭著拍玻璃門喊爸爸。兩人面對面,一門之隔,兩淚相對。

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是一種踏實的感覺,是一種絕對的信任。

我常常面對這麼一群家長,從孩子生病時否認事實的吶喊,到確診或復發時兩眼崩潰的淚水,到治癒時欣喜的微笑與感激,每種表情,每種行為,箇中的滋味,或許除了他們本人最感同身受的就是我們了。

一位醫生眼裡的兒科腫瘤病房

曾經有一個縱膈惡性卵黃囊瘤的孩子化療後骨髓抑制,因為血製品有限,身材並不高大的他馬上就去血站獻血。當天晚上雷雨交加,他站在病區門口,透過玻璃門遠遠地看著自己的孩子,那種翹首以盼的神情,真的是一生難忘。

我曾經診治過一名肝母細胞瘤的孩子,他父親本身就是醫生,當自己的孩子生了這種疾病時,悔恨、自責混合在淚水中,又強忍著默默地嚥下。


我們的病房在一樓,下班路上,我經常會看到孩子的爸爸踮著腳在窗戶邊靜靜地看著孩子吃飯;有的家長用磚頭墊起來,一隻腳站在上面,焦急地看著孩子扎指血,有時甚至還要再騰出一隻手給孩子加油打氣。

我曾經診治過很多孩子,他們因為惡性腫瘤侵犯椎管,就診時不會站,不會拉,不會尿,因為反覆擦屁股,肛周皮膚破潰。我們告訴家長要保持乾燥,他們就會不斷地用扇子扇孩子的屁股,不知疲憊。

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父母的愛是純粹的,無

底限的,是最真摯的感情。


一位醫生眼裡的兒科腫瘤病房

從畢業至今,每天看到這些孩子,有初治的,有正在治療過程中的,有停藥複查的,有復發的。

很多孩子,他們從起初見到我們哭,慢慢地就喜歡到護士站或者醫生辦公室敲門,喜歡拉著我們的手和他們玩,在他們心裡,信任取代了恐懼。

很多孩子,他們剛入科時還不會走路,等治療結束時,已經滿地跑了,能看著他們成長,看著他們慢慢恢復健康,戰勝病魔,這種滋味估計其他科同事很難感受到。


一位醫生眼裡的兒科腫瘤病房

和孩子打交道,你會感受到他們的純真,看到他們的成長。當然也要不斷和家長溝通,交流,甚至有時需要給他們做心理輔導。

有時去治癒,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我想這便是我們小兒腫瘤醫生最真實的寫照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