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人民服務」源於《論語》「務民之義」

“為人民服務”源於《論語》“務民之義”

【原文】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 ---“雍也篇”第22章

【復活論語譯文】樊遲問什麼是為政的智慧。孔子說:“作為使命而致力於符合百姓利益的事情,把心思用到敬奉鬼神就會遠離百姓的利益,這就是為政的智慧。”又問為政者如何做到仁。孔子說:“仁者為政,做到在困難之前出現,在獲得之後出現,這就是為政的仁者。”

註釋:

(1)知,這裡指為政的智慧。

(2)務,《說文》:“務,趣也。”即為使命而奔忙。本義是勉力去做,從事,致力於。本章指作為使命而致力於。

(3)民之義,即對百姓最合理的事情。本章指符合百姓利益的事情。

(4)敬,恭敬。

(5)遠,遠離。

(6)之,代指“民之義”。

(6)難,困難。

(7)獲,獲得、得到。

解讀:

本章的“知”和“仁”,是在《雍也篇》這個大的主題背景下來說的,並不是講“知”和“仁”的體,而是講如何用。實際上,是針對為政者如何做好“知”和“仁”來說的。前者講如何治民,後者講如何修己。所以問到“知”,孔子便說“民之義”,問到“仁”,孔子便說“仁者”。由此可見,孔子在本章是特指“知”和“仁”的具體應用。本章有一疑點,後人把“敬鬼神而遠之”理解為“敬奉鬼神要遠離鬼神”。鬼神在哪裡?我們用心用行動去敬奉可以做到,你如何遠離鬼神?敬奉鬼神自然就是近鬼神,如何又出來一個“遠”呢?顯然這樣理解是違背常理的。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這個“知”,就是為政的智慧。“知”的核心是“民之義”,一切都是圍繞“民之義”來回答並教育樊遲的。孔子先說該怎麼做。務,《說文》:“務,趣也。”意思是為使命而奔忙。這個使命是什麼呢?就是“民之義”。民,是與代表士大夫階層的“人”相對的百姓。義,在這裡是指對百姓來說最合理的事情。“民之義”,也就是以民為本的具體表現,是說對老百姓來說最合理的事情。也就是把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我們所說的“以人為本”,在先秦時期的語言環境中,對現在來說是有很大問題的,因為“人”具體是指士大夫階層,與“民”相對。以民為本,才是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樊遲問為政的智慧,孔子直接告訴他怎麼做,就是為老百姓的利益而奔忙。如此說來,把老百姓的利益當作自己使命的人,河南蘭考縣委書記焦裕祿就是這樣的為政之“知”者。接下來,孔子告訴樊遲不該怎麼做。敬鬼神,每天不幹正事,到處遊山玩水,四處燒香拜佛,在那個時代把心思用到讓鬼神來保佑自己,哪還有心思去考慮百姓的事情。而遠之,這個“而”是就的意思,表示導致的結果。遠,就是讓其變得遼遠,也是遠離的意思。之,代表的是“民之義”,不是指鬼神。孔子告訴樊遲,你把心思用到去敬鬼神就會遠離對百姓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孔子真是大智慧。你看看那些好官,把百姓放在心上的是不是“務民之義”。你看看那些貪官之流,是不是遠離百姓的事情,去誠敬鬼神去了。

仁者先難而後獲。什麼是為政的仁者?這裡指“仁”在為政方面的具體表現,就是“先難而後獲”。先難,即在困難的前面。後獲,即在獲得的後面。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後。翻開中國歷史,這種為政的仁者有沒有呢?當然有。范仲淹被南懷瑾稱為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政治家,就是因為這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我們翻開《岳陽樓記》,有“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范仲淹告訴我們:我曾經探求過古時仁者的思想,或許不同於以上兩種心情,這是為什麼呢?他們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作官的人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做官的人為君王擔憂。這樣在朝為官也擔憂,在野為民也擔憂。既然這樣,那麼,什麼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後再快樂”吧?范仲淹所說的“古仁人”,就是指本章的“仁者”,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就是“先難而後獲”的具體表現。看來,范仲淹的做官智慧,是從孔老夫子這裡學來的。范仲淹是真正讀懂了本章。

河北滄州人。

詩人,

中華傳統文化傳播者,

《復活論語》學習和教育體系創始人,

新疆商業經濟學會會長,

曲阜儒風國學院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