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哮喘日:哮喘发作时要这样做

2018年5月1日是第二十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重视气道疾病防治,从现在开始”。据中国哮喘联盟发布的全国哮喘患病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约有3000万哮喘患者,发病率约为1.3%。急性哮喘发作突然,有时病情急剧变化危及生命,就需学会紧急处理。

提示|儿童哮喘发作四个信号出现别错过

上海市儿童医院小儿呼吸科主任陆敏教授说:“宝宝发出这4个信号,极可能是过敏性哮喘。”

一、感冒后咳嗽持续一两个月仍然没有减轻,并且主要以干咳为主,夜间会加重。

二、出气时有类似高调鸣笛声或咝咝的声音,尤其是伴有湿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药物过敏和食物过敏等。

三、天气变化时,以及夜间易出现咳嗽、喘息。

四、宝宝经常出长气,有憋气现象。

陆敏教授提醒:“在这些症状里,感冒后长时间咳嗽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情况。咳嗽时间长了,会导致支气管壁变厚,若不及时对症治疗,气管壁很难恢复,一旦遇到强过敏刺激,气道就会水肿、痉挛,导致分泌物不能及时顺利排出,很容易引起窒息。”

儿童过敏性哮喘发病的原因主要与环境和遗传因素有关。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约30%~40%的哮喘患者有家族哮喘病史,大约50%~60%有家族过敏病史。

另一方面,过敏性哮喘可能由外部因素导致,宝宝接触了过敏原之后就有可能导致过敏的发生。最常见的过敏原就是螨虫和尘螨。

春天天气忽冷忽热,细菌病毒也在春天活跃起来了,花粉也在空气里四处传播,孩子机能发育尚不完全,就会很容易受到侵袭。

别慌|急性哮喘发作要这样做

哮喘急性发作突然,有时病情急剧变化危及生命,就需学会紧急处理。脱离过敏原一旦脱离过敏环境,即使不给任何药物治疗,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

让病人安静减少氧气消耗。有些病人一哮喘就烦躁或恐惧,家属应耐心安慰,不可有不耐烦情绪,加重病人紧张情绪。

保持上仰坐姿注意病人体位,使呼吸道通畅。最好的体位是坐着,头颈部稍后仰并偏向一侧。病人不能呈缩颈点头位,这样会引起上呼吸道不畅,影响气体交换。

防止咯痰痰液窒息往往突然发生,病人喘声突然消失,口唇发紫。这是哮喘发作时常见死因。鼓励患者把痰咳出,轻拍背部,若痰在口腔或咽部无力咳出,可用软纸、纱布等深入口腔擦去。

及时吸氧若出现唇周紫绀说明已缺氧,可将家里备用的氧气袋连接鼻导管以吸氧,调整吸氧浓度为25%~40%即可。

预防|哮喘患者要做好“哮喘日记”

得了哮喘生活中的很多细节能够帮助我们很好的做好自我管理,把病情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减少去医院的次数和花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学科带头人周新教授就给出了很多建议。

比如,哮喘患者在春天尽量少去公园,谨防过敏原;家里不要养小猫小狗这些宠物,以免诱发病情;熟练掌握药物装置及按时服药,比如峰流速仪的正确使用,要像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一样检测自己的病情;哮喘患者也可以适当运动,尤其是少年儿童,正确按时用药后不影响上体育课等。

而且强烈推荐哮喘患者做好哮喘日记,内容包括当日的气温、气压、饮食内容、运动和工作情况,以及药物使用情况。小孩攒日记有助于医生和患者正确评估哮喘的严重程度控制水平和治疗放应。

①健康时报《过敏季来了防哮喘!》

②健康时报《管好哮喘自己是第一责任人》

③健康时报《别慌!哮喘发作时这样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