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做到這一點才可能成功!

翁同龢: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做到這一點才可能成功!

編者按:佛教中有一部十二章佛經,是釋迦牟尼佛回答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十二位菩薩所提出的問題,以長行和偈頌形式宣說如來圓覺的妙理和方法,這部佛經就是《圓覺經》。在這一部經中有一句:“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

翁同龢: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做到這一點才可能成功!

在當下,競爭激烈,生活快節奏,對於物質強大的慾望給人們增加了無形的壓力,使得人的心態浮躁得宛若湯煮,心煩意亂者有之,神不守舍者有之,著急上火者有之。

清代著名政治家翁同龢有一副著名的對聯:“每臨大事有靜氣,不信今時無古賢。”這幅對聯要告訴人們的道理是,自古以來的賢聖之人,也都是大氣之人,越是遇到驚天動地之事,越能心靜如水,沉著應對。

翁同龢: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做到這一點才可能成功!

靜氣,是一種氣質,一種修養,一種境界,也是東方智慧之一。諸葛亮給他兒子寫信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這是諸葛亮一生的體會。細細品味,“靜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明朝道還初道人洪應明在《菜根譚》中有一句著名的對聯:“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這就是一種處世態度所產生的人生境界了,雖然這種境界很難達到,但是,在失意和迷茫時細細品味,會豁然開朗的。

翁同龢: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做到這一點才可能成功!

佛經《圓覺經》說:“由澄諸念,覺識煩動。靜慧發生,身心客塵,從此永滅,便能內發寂靜輕安。

由澄諸念,覺識煩動。”眾生的心念,本來渾濁不清,要把它靜下來、澄清。眾生這一盆水,本來有泥沙,叫做渾水,你把它靜下來就澄清了,取靜為行,就是為澄清諸念。我們眾生的苦惱在哪裡?苦惱本是一盆渾水,天天用手攪,當然渾濁不清;你天天動新的貪嗔痴,等於用手攪渾水,越攪越渾。“覺識煩動”,人念念生滅,一念有九十剎那,一剎那有九百生滅,都是妄想心。

靜慧發生”,佛法學的是心法,般若智慧不是佛陀給我們,是本來具有的,這時因為修靜功,所以靜慧就發生出來了,學佛法能學到這裡,才得到真正的法樂,才曉得佛說的法,都是我們的心法,般若智慧本來現成。“身心客塵,從此永滅”,四大假合的身體,把它執著是自己的身相;六塵緣影,把它執著是自己的心相,不曉得四大種以及六塵都是客塵,客,不是主人、不是我,是我圓覺自性以外的東西,客是從外面來的。把身心客塵都滅掉,“

便能內發寂靜輕安。”“輕安”,身心得一種自在的法樂。

浮躁的社會,心靜者勝出。養一點靜氣,給自己一片晴朗的天空!萬物靜觀皆自得,人生寧靜方致遠。寧靜才能致遠,平心才能靜氣,靜氣才能幹事,幹事才能成事。涵養靜氣的過程,就是在追求一種平衡,營造一種和諧,積蓄一種底蘊,成就一種境界。

不僅僅佛教講“靜心”,大儒曾子《大學》中說:“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憤怒),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翁同龢: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做到這一點才可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