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万跌到5000元,莫言书法暴跌

(导读: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其书法成为被热炒的对象,最高卖到100万元一幅。而如今,莫言书法作品仅以起拍价5000元人民币成交,暴跌200倍。)



100万跌到5000元

莫言书法暴跌

炒股、炒房、炒黄金、炒外汇、炒期货、炒大蒜……对中国人而言,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不可以被炒的。相比这些实实在在的商品,中国人对艺术突然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们开始炒书画!

“泡沫吹得有多大,摔下来就有多疼。”这不,文学家莫言的书法便提供了最鲜活的例证。5000元,这是莫言书法作品在国内拍场最新的成交价;而仅仅在1年前,他的一件书法作品还拍出了近百万元。

100万跌到5000元,莫言书法暴跌


泡沫刺破,莫言书法狂跌

自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文学家莫言一夜之间就多了个“书法家”的身份,其书法作品瞬间成为各大拍场的抢手货:获奖当年他的一副14字对联在北京拍场卖出约25万元,绝对是“一字万金”。

去年莫言一件“莫言录毛泽东《沁园春?雪》”书法,更是拍出近百万元。如此天价,令不少书法大家自愧弗如。

时过境迁。在北京传观2016首届书画专场拍卖会上,莫言书法作品亮相“瀚墨——书法楹联”专场。该作品尺寸为134 68cm,上书清代龚自珍诗一首——“我马玄黄盼日曛,关河不窘故将军,百年心事归平淡,删尽蛾眉惜誓文”,落款为“莫言左书”,钤印为“莫言”。作品估价5000元人民币。拍卖现场,该作品以5000元起拍,最终仅以起拍价落槌(不含佣金)。


100万跌到5000元,莫言书法暴跌



事实上,莫言书法作品近年集中出现在拍场。其中绝大部分作品是在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成为被拍卖的对象。记者通过某艺术网查询1997年至2017年公开见于拍卖市场上与莫言有关的拍品,发现在2012年以前,仅有一件莫言信札在上海公开上拍。

到了2012年3月,有两幅莫言国画作品在北京上拍,其中成交价较高的一幅作品拍出了8800元;自2012年至今,拍场更是出现了200余件莫言的作品。

随着诺奖效应的消退,莫言书法作品的收藏热潮也迅速退烧。人们纷纷争论,是名人效应光环开始退却,还是市场终于回归理性?

“跨界名人的字画到底值不值那个价,已再明显不过了。”艺术市场分析人士马维认为,莫言书法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其他类似名人书画也将迎来拐点。

100万跌到5000元,莫言书法暴跌


名人效应,画作受追捧

与普通的艺术品拍卖不同,一些跨界明星的笔墨在拍场的表现可谓“诡异”。

要么起步就是天价。知名导演冯小刚与某艺术家合作的油画《一念》拍出1700万元,这一数字是绝大多数职业艺术家终其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要么就是火箭式蹿升。以赵本山为例,2011年他的“龙腾凤舞”拍出近百万元,而在此之前,同样出自其笔下的“天道酬勤”只拍出3万元。短短5年,涨幅约30倍。莫言获奖前,其作品拍卖成交价高者也不足万元。一朝得奖,扶摇直上高达百万元,涨幅达百倍。


名人笔墨,美丽“泡泡”终会破

名人书画卖出高价的背后,绝大多数都有炒作因素。就连王中军本人也承认,很多画家画一辈子也不可能卖出他这样的价钱,原因是他拥有圈子和资源。而买下马云画作《桃花源》的,也正是其好友。这位频频在名人书画拍场出手的隐形富豪给出的理由是:“既然没空出力,只好出点钱了。”

据北京日报报道,京城某杂志社编辑韩旭东是莫言的铁杆粉丝,不仅读遍了他的全部出版物,还主动跑到拍卖场买回一件莫言书法作品。如今,那件花了十万元买回的书法让他叫苦不迭。未出三年,这件艺术品已折价过半,“虽说我是出于对偶像的崇拜,但拿出的也是一年血汗钱呐!”他如今回想起来,当年咬牙“吐血”,完全是被拍场屡屡坐地起价的诱惑所误导。

撇开那些“出力”的买家,大量参与者还是投机客,他们眼见来钱快就疯狂涌入。“真心喜欢莫言书法的人自然高兴迎来抄底良机,只是苦了当年那些高位参与的投机客。”如今被深度套牢的韩旭东认为自己也是其中一分子。


100万跌到5000元,莫言书法暴跌



既然名人字画的艺术价值往往不高,为何在拍场又屡屡创出天价?

在马维看来,如今拍卖场常常有意混淆两个概念。“ 书画名人 和 名人书画 固然都可以上拍,但二者有本质区别。”他认为,就像不能让“书法名人”米芾、启功和莫言去比写作,莫言、赵本山的书法写得再好,也只能归为“名人书法”,无从与真正的书法名家做艺术价值的对比。

之所以会有“名人书法”的拍卖,不过是有些人看中了名人身上的种种光环和背后的金钱效应。事实上,连莫言都清楚自己书法水平很普通,曾坦言:“我的字写不好,只不过脸皮比较厚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