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我国粮食价格的,既不是农民,也不是消费者,还有谁?

最近从各大地区收购玉米粮食的情况来看,自10月份以来,各平台对粮食(尤其是玉米)的报道中,玉米一直都是三厘五厘地在涨,终于,这么多天过去了,玉米价格从0.9元涨到了1元附近,马上就快突破1元大关了!

决定我国粮食价格的,既不是农民,也不是消费者,还有谁?

这个变化趋势让我们不禁在思考,是谁真正在决定我国粮食市场价格?

是种植的农民吗?

他们生产多少粮食,什么品质的粮食由自己销售决定价格,他们作为生产者。

看起来不可能,农民是属于生产者中没有话语权的一类人,并不能为自己代言。

是市场吗?

市场经济下,市场的供求直接决定价格,此消彼长,波动性存在。

这个也被推翻了。市场如果能决定粮食价格,那么为何从没见粮价有大涨大落的现象?从以前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后来的粮食增产,都没有出现过。

所以,既不是生产者,也不是消费者决定的,主要调控者,还是国家,市场作为辅助调节,其中,主要还是跟当年粮食的产量有关,这是一系列变量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

虽说都知道农业难,但国家也难。

决定我国粮食价格的,既不是农民,也不是消费者,还有谁?

咱们国家的粮食在全球粮食平均价格来看,都是高于全球的。意味着,国家本可以花更少的钱采购更便宜的粮食。每年,国家用高于国际价格的款项在农村地区收储粮食、棉花等,道理很简单,就是要保障咱们自己的粮食稳定,让农村农民有种田的积极性,就有了农业的需求。

决定我国粮食价格的,既不是农民,也不是消费者,还有谁?

另外一方面,中国仍属于农业大国,农业人口众多。但是中国农业的销路是很低的,导致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很缓慢。

我们国家农民占大多数,稳定粮价在很大程度上给了农民生活保障,如果粮价仅由市场决定,多数农民将跑不赢市场。

决定我国粮食价格的,既不是农民,也不是消费者,还有谁?

农业是国之根本,稳定农业,稳定粮食价格,也在稳定我们的民生根基。

不过,城市的消费者或许在价格上就不得不接受了,物价上涨,带动身边的产品都在逐渐上涨。这些,都是真真正正由市场影响的价格。

2018年马上就要过去,2019年,你做好准备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