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賈康:個稅起征點5000元不代表最終決定,還有三審!

8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二審個稅法修正案草案。據中國人大網顯示,截至7月28日,草案徵集意見超過13萬條,足見其受關注度之高。草案二審稿相較一審稿有何變化?

此次二審稿,個稅起徵點暫時不變,依舊調至每年6萬元,即每月5000元。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網易研究局特約專家賈康表示,“不能簡單評價5000元起徵點合不合理,還要看其他措施如何配套。而且二審稿並不代表最終的決定,按照慣例,還有三審。”

經濟學家賈康:個稅起徵點5000元不代表最終決定,還有三審!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網易研究局特約專家賈康

不過,針對專家建議將起徵點提至10000元的看法,賈康認為“不太可能”。他表示,“這樣做個稅的邊緣化特徵將會非常明顯,對於培養公民的納稅意識和銜接以後的稅制改革都會出現影響。”

此外,個稅法二審稿也維持了45%的最高檔稅率。賈康表示,“在勞動所得與非勞動所得沒有一起納入綜合徵稅範圍的情況下,將45%定為最高檔稅率,是值得討論的。”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45%的個人所得稅的最高檔稅率高於大部分發達國家,德國為42%,美國最高為39.6%。除此之外,俄羅斯只有13%,巴西為27.5%。

作為一大亮點,個稅法二審稿把贍養老人等支出納入到抵扣範圍,在中國老齡化日漸加快,獨生子女贍養老人負擔較重的情況下,無疑是項利好措施。賈康指出,“這在制度上是進步,但在管理上是挑戰,具體還要看後續如何落實。比如,如何定義老人,如何證明,怎樣納入扣除,都要處理好,應儘快專門設計、起草相關細則。”

個稅法二審稿還規定,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20%的費用後的餘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70%計算。賈康認為,“此舉非常有必要,這在一審稿裡也是沒有的。”

個人所得稅從按月計徵到按年計徵,就年終獎應繳稅額而言,賈康認為,“影響不大。之前年終獎有一個分攤政策,適用稅率根據個人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的商數確定,現在只需將年終獎計入全年收入,一起計算就行。”

值得注意的是,稅改前,不少單位給員工開低工資、發高年終獎,以便減少員工年終獎應繳稅額。年終獎適用稅率根據個人當月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除以12的商數確定,也容易產生“臨界點”,出現“年終獎多發1元,稅後收入反而減少”的情況。對此,賈康認為:“現在將年終獎計入年終綜合收入,年終獎徵稅問題將變得更加透明,更加簡單,也就沒有這些彎彎繞繞的事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