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筆下的這幾個歷史典故,你知道幾個?一個還被他改編成武俠范

金庸筆下有十五部膾炙人口的作品,被稱為"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很多人不僅讀了無數遍這些經典的武俠小說,還看了無數遍翻拍的影視作品。

金庸筆下的這幾個歷史典故,你知道幾個?一個還被他改編成武俠範

這些作品之所以如此吸引人,應該是在於作品中厚重的歷史感。不僅在時代背景上與歷史時代相對應,其中還引用了很多的歷史典故。不知道這些經典的典故你知道幾個?

一、泓水之戰

泓水之戰是春秋時期的一場著名戰役。宋襄公攻打鄭國,楚國前來救援。宋、楚兩國在泓水河兩岸對峙,宋軍兵少,楚軍渡河向宋軍進攻。這時謀臣目夷建議宋襄公趁楚國半渡而擊之,但宋襄公以仁義之師自居,待楚軍上岸並排兵佈陣完畢後才發動進攻,結果宋軍大敗。

金庸筆下的這幾個歷史典故,你知道幾個?一個還被他改編成武俠範

在《天龍八部》第三十回《揮灑縛豪英》中描述的一場混戰中,虛竹對戰函谷八友之一書呆苟讀。在苟讀還沒有找到兵器的情況下,包不同慫恿虛竹先發制人。大家都知道虛竹的脾氣,虛竹肯定不願意,"待這位施主找到兵器,再動手不遲。"這時,包不同說出了"泓水之戰"的典故,意思是說虛竹的做法類似於宋襄公。

金庸筆下的這幾個歷史典故,你知道幾個?一個還被他改編成武俠範

二、割肉飼鷹

割肉飼鷹是歷史典故,也是佛教典故。釋迦牟尼為了救一支被餓鷹捕殺的鴿子,將鴿子藏在了自己懷中。餓鷹說你救了鴿子但是餓死了我,不也害了我的性命嗎?於是釋迦牟尼以普度眾生的心懷,割下自己的肉餵飽了餓鷹。

金庸筆下的這幾個歷史典故,你知道幾個?一個還被他改編成武俠範

在《天龍八部》第三十四回《風驟緊,縹緲峰頭雲亂》中,虛竹勸天山童姥不要喝人血的時候,就說出了佛祖割肉飼鷹的典故,希望天山童姥以慈悲為懷,不要傷及其他人的性命。

三、割股奉君

割股奉君是春秋時期的典故。晉國公子重耳在遭到陷害後,被迫帶著家臣流亡。但一路上缺糧少衣,死的死傷的傷,重耳也餓的奄奄一息。他的家臣介子推見主人快被餓死了,就用刀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熬湯給重耳喝,讓重耳活了下來,最終登上王位,成為晉文公。

金庸筆下的這幾個歷史典故,你知道幾個?一個還被他改編成武俠範

在《天龍八部》第四十回《卻試問,幾時把痴心》中,慕容復要去西夏應徵駙馬,以求西夏援助光復燕國。包不同鼓勵慕容復,並以介子推自比,說到:"公子爺做晉文公,咱四兄弟就是狐毛,狐偃,介子推……"不過介子推雖為忠臣,卻被晉文公燒死了。而包不同以介子推自比,最終也落得被慕容復殺害的下場。

金庸筆下的這幾個歷史典故,你知道幾個?一個還被他改編成武俠範

四、西子捧心

在歷史上,西子捧心是關於西施的一個典故。據說西施患有心絞痛,經常用手捧著胸口,並且眉間微顰,顯得格外迷人。

金庸筆下的這幾個歷史典故,你知道幾個?一個還被他改編成武俠範

西子捧心這一典故也出現在了《越女劍》中,不過被金庸先生改了一下。在《越女劍》結尾,勾踐戰勝吳國後,范蠡也終於見到了西施,越女阿青卻嫉妒西施的美貌,要殺掉西施。在以竹棒為劍刺向西施後,卻也被西施的美貌征服,將劍勢停了下來。不過劍氣也傷到了西施一些,所以西施才捧住胸口。

在眾多作品中,還有不少歷史典故,足可見金庸先生的造詣,要不然這麼多作品的歷史時代背景都能描述的十分準確、細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