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已經過時了嗎?

武俠小說的沒落,大約已經的確是不爭的事實。

2018年10月,金庸先生在香港去世,享年94歲。

武俠,已經過時了嗎?

金庸

自此,金、古、黃、梁,武俠小說四大家,都已經遠去,同時,也是一個時代的結束,那是屬於武俠小說的輝煌時期。

我上高中時,是05年左右,那時候,大陸興起一股“新武俠”的風氣,以《今古傳奇-武俠版》雜誌為代表,出現了一大批大陸的新武俠作家,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北大才女步非煙(筆名)。

武俠,已經過時了嗎?

新武俠作家-步非煙

她曾經這樣說:

我們要試圖超越金庸,革掉金庸們的武俠命,突破傳統武俠小說堡壘,創作出新時代的武俠小說。

這一番充滿“壯志”的言論,當然招來了非議,北大教授孔慶東當時就直言,“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未免為時過早……

步非煙女士的小說,我看過幾部,風格與傳統武俠,的確是迥然不同,加入了不少異域元素,若是第一次看,的確是很有新意。

我不是很喜歡她這種小說風格,但我理解她的這番“豪言壯語”,武俠小說,勢必是要隨著時代去變革的,要不然就只能衰落。

金庸、古龍等的小說,也是一種“新武俠”,是在民國時期的武俠、神怪小說基礎上發展而來。而黃易的小說,又劍走偏鋒,變得幾乎“玄幻”了,但也算是寫出了新意,寫出了他的風格。

當時的一批新武俠作家,在創作上有著主動的求變意識,作品既有對於金庸們這些前輩的模仿,也有自己的新思考。

比如鳳歌的《崑崙》,就是一部模仿金庸痕跡非常重的新武俠小說,但是作者在其中加入了“數學”的元素,塑造了一個擅長“數學”的主角,很多武功也與數學有關,讀來使人感到新意,但是,整體的風格, 還是難脫金庸的窠臼。

武俠,已經過時了嗎?

鳳歌武俠小說《崑崙》

從如今的情況來看,很顯然,步非煙女士的革命尚未成功,武俠小說的前途,已經十分不樂觀。

網絡時代,網絡小說盛行,原本,這應該是武俠小說革新崛起的機會。但是……

以起點中文網為例,去“武俠”分類看看,傳統武俠已經基本沒有市場,取而代之的,是充滿了“系統”、“位面穿越”的武俠,這也是當下的流行,不怪小說作者這樣寫,況且,這種加入流行元素的寫法,至少讓武俠這個類別還繼續存在,只是,在如今流行的“玄幻”、“都市異能”、“歷史穿越”類型面前,武俠已經不堪一擊。

我不禁想問,武俠真的過時了嗎?

“俠”的出現,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

戰國時期的韓非在《韓非子-五蠹》中這樣寫到:

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司馬遷在《史記》裡,專門為遊俠們寫了一篇《遊俠列傳》。

今遊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困厄。

“俠”的誕生,伴隨著不容於正統的“原罪”,在古代,“俠”不屬於廟堂之高,而是屬於江湖之遠的,重諾言、輕生死,因此而被百姓仰慕。

要問中國人,什麼是俠?

我想大多數中國人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金庸先生的那句話: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俠”在中國人的心中,是救人於危難的義士,它的本質,是對於不公平的規則的一種反抗,是對於弱小的一種憐憫。

“俠”其實不受時代的侷限,也不應該受時代的侷限,任何一個時代,任何一個地方,只要有不平之事,就會存在“俠”,而這個俠,不一定是風塵僕僕的江湖俠客,他可以是任何一個普通人,只要懷有一顆“俠義之心”。

所以,武俠不應該只是存在於古代和歷史之中,“武俠”作為承載俠義的小說,隨著時代發展,應該落入到新時代的社會之中,“武俠”不一定要飛簷走壁,“行俠仗義”也不一定是舞刀弄槍,“俠”的精神,才是最值得去仰慕的。

對於武俠小說來說,顯然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內核”,也就是“俠”的精神,而不是侷限於“武功”的招式。

國外的電影《蜘蛛俠》、《蝙蝠俠》、《鋼鐵俠》等,之所以將其翻譯為“俠”,是因為這些電影的主角為了一個正義的目標,而對抗邪惡勢力,所謂的“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些顯然是符合“俠”這一標準的。

所以,對於我們的武俠小說作者來說,完全可以寫出現代的“俠客”,現代的“武俠”故事,而不是侷限於前人的窠臼,總在過去的歷史裡打轉,步非煙女士所說的“革命”,我想在現在這個時候,已經為時不早了。

“俠”的精神不會過時,“武俠”的故事也不會過時,過時的只是“套路”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