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啃指甲,该怎么办?|博士后谈育儿

孩子总是啃指甲,该怎么办?|博士后谈育儿

孩子总是啃指甲,该怎么办?|博士后谈育儿

Hi,你好,我是香玲。

我所在的一个群,某一天一位妈妈抛出来一篇文章,文章题目是《因为咬指甲,澳洲妹子被截肢》。这篇文章引起了群里妈妈们对于孩子啃手的热烈讨论。我也从中了解到,原来孩子啃手的问题这么普遍、这么严重。所以,我们这期就聊聊孩子啃手的话题。

群里有位妈妈说“我家的18岁了还在啃指甲,愁死了!”

还有一位妈妈说“我家女儿换了老师之后,开始紧张,啃指甲,手指都出血了,跟老师沟通有效果,指甲长的正常了。”

“我儿子的指甲也全部被他咬掉了。”

“我家的孩子指甲就没长长过。”

“孩子两岁总是抠手,手指都脱皮了。”

可见,个问题是普遍的、严重的。说它普遍,是因为这个现象从2岁孩子,到小学生,甚至到18岁的成年人都有,跨越这么长的年龄段;说它严重是因为有的孩子啃的手指甲从没长长过、手指脱皮、手指出血,我看了以后也非常震惊。我们可以想象,手指都已经脱皮了、出血了,孩子肯定是疼的,而他们为什么还在啃呢?孩子的心里在经历了些什么呢?

孩子在刚出生几个月的时候,会有口手敏感期,会看到孩子会把手放到嘴巴里,这是孩子探索空间的开始,虽然是敏感期,不过不管在哪个年龄段,如果啃手啃得都红肿了,都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其实,孩子啃手的根本原因是焦虑情绪在作祟,即使手已经红肿了,他们却还是啃,这是在用身体的痛掩盖心里的痛。

所以,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针对孩子思考TA焦虑的原因是什么?当然,焦虑的原因各不相同,学龄前的孩子可能是与家长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对于已经上学的孩子可能是受到了环境的影响,比如换老师了,换座位了等,环境的改变给了孩子比较大的压力;另外还可能是我们家长本身情绪是焦虑的,这种情绪传染给了孩子。是的,情绪是可以传染的。

好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1、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所谓的高质量就是用心的陪伴。如何做到用心呢?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就是“温柔而坚定”。坚定指的是,不允许的行为就是不允许,温柔指的是不带有任何情绪。比如,孩子吃手的时候,我们轻轻地把孩子的手拿开,给孩子一个玩具或者给他讲一个故事。不要再唠叨抱怨,陪伴着孩子去走过这段成长之路。另外,多给孩子鼓励,鼓励是描述性的赞赏。

2、考虑最近孩子所在的环境是否有什么变化

比如是不是换老师了?在学校是否发生了什么事情?用积极的沟通方式向孩子或者老师去了解情况。

3、反思自己是否平时太过于焦虑

这个焦虑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家庭、工作、健康等等,让自己的生活节奏慢下来,去思考自己焦虑的事情到底是什么,然后通过专门的思考来解决自己的焦虑。在这里,也和你分享缓解决焦虑的五个步骤,可以拿一张纸我们一起梳理一下:

  • 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焦虑的到底是什么事情?

  • 如果焦虑的这个事情发生了,最坏的情况是什么?

  • 如果最坏的情况真的发生了,你自己会做些什么?写出三点措施。

  • 在当下如何预防最坏的事情发生,写出三点措施。

  • 在写出的六个措施里面选出最有效的一个,执行,Just Do IT!

其实焦虑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焦虑所控制,更可怕的是被焦虑控制而且完全的无意识!

相信通过用心陪伴、思考环境是否变化以及正视焦虑这几个方面的功课,孩子会慢慢地改掉啃手的习惯。当然,也是需要我们的耐心。

好了,我是香玲,下周见!

孩子总是啃指甲,该怎么办?|博士后谈育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