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太远,存在即合理的婚俗

圣人太远,存在即合理的婚俗

2017年8月二十号,闰六月二十九号,我的一个亲属的出嫁喜事,算起来,这是我家近五年来的第一件大喜事了,不论这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云烟雾里,总的却是喜气洋洋就行了。

作为一个立不起来无甚担当,又笨嘴拙舌的旁观者,我的心情是复杂的。

其实古往今来,中国的婚俗文化和中国历史一样的复杂化,充满了各种变化性和多样性,中国古代有“六礼”之说,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之说,但实际上,民间百姓并不为这六礼所限,每一项,都能翻出百种千种的花样来,真可谓万花齐放也不为过了,甚至,别说省了,甚至在一个县内的不同镇都会有不同的婚俗,这个,对古代和现代都是一样通用的。

古代的时候,可能还好一点,毕竟交通不便利,百姓的婚嫁对象总是逃不过远亲近邻,而且据说媒婆这样的一份职业也算是成了标准化和规模化,各家各户熟知一整套的流程。

但是到了现代,交通的便利和发达,让人口流动的速度加快,这样一来,南北东西的人口交汇就变得平常起来,导致的文化碰撞也就更激烈了。

圣人太远,存在即合理的婚俗

华美的黄金头饰

文化碰撞的激烈用世俗的话来说,其实归根到底,就是彩礼陪嫁了,这可能是亘古不变的争论点,而且还有可能会持续很多年。谈钱伤感情,在同一块区域,大家心知肚明,谈的钱就会摆在一个框架内,但是如果一旦区域不同,两家风俗差别过大,如果没有有效的沟通,怕是不谈钱更有可能伤感情。

沟通最怕碰到这样的场景,那就是双方父母死要面子活受罪,如果对方也是抠抠搜搜,装聋作哑的不满足要求,肯定也会出现一堆的细细碎碎。自由恋爱比包办婚姻最为不同一点是在于情感的基础,那就是感情更深了,自然就怕伤了辛辛苦苦积累下的好感度了,更容易相互妥协。

圣人太远,存在即合理的婚俗

颇有些感触,但是终究是没有办法,再怎么样的龌龊,也是别人的日子,也会在以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里,涂抹成了生活的过往痕迹,如果生活会真的被这些打到的话,那这些婚俗就不会有存在的必要的。

但是婚俗既然存在,存在即合理,我也没有什么可以置疑的。

可是推己及人,若是真的临到自己身上,我倒是宁愿不要发生过,生活里的不忿总会在某一个时刻爆发出来,因为圣人太远,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却一直在各位的身边。

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