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历史上出过哪些著名的将军?你是如何评价这些将军的?

不正经的Joker


安徽历史上有名的将军很多,从明朝的朱元璋集团、到清末的李鸿章淮军集团,再到民国的段祺瑞皖系军阀,一代又一代的安徽人,走上历史舞台,谱写了属于安徽人的英雄篇章。

在近代,国共两党的名将也不少,今天历史知事给你盘点一下国共两党中有哪些优秀的将军。

共和国开国将军,总共有128人,是第四位的将军省。其中上将有洪学智、李克农;中将有皮定均、杨国夫、李耀、张贤约、陈先瑞、林维先、徐立清、陶勇、梁从学、曾绍山、滕海清。篇幅有限,仅介绍洪学智、 李克农、皮定均。

1,洪学智。洪学智出生于安徽第一将军县——金寨县,在商南起义中参加共产党参加红军,在红军中他历任班长、排长、连长、营政委、团政治处主任、师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人民军队的建设付出巨大努力。抗日战争中,洪学智担任新四军第三师参谋长,协助黄克诚师长指挥了夏季攻势作战和苏北反顽斗争,为苏北地区的抗战做出重要贡献。

挺进东北后,洪学智担任了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司令员,把6纵打造成了东野重要的主力部队,洪学智参加了新立屯战役,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军,接着攻克了辽阳、鞍山、营口等重镇,全歼敌五十四师和二十四师等3万余人。后来,洪学智升任十五兵团副司令,带领四野官兵参加了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

2,李克农。

李克农是巢湖人,他和胡底、钱壮飞一起被周恩来称为“龙潭三杰”。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年月,李克农坚持开展地下斗争,潜伏在国民党高层,关键时刻挽救了党组织。抗战时,在国民党统治区协助周恩来、叶剑英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著有成效。解放后,李克农长期负责担任外交工作和情报工作,为新中国外交做出巨大贡献。


3,皮定均。

安徽的中将少将很多,为什么专门拿出皮定均来说,因为皮定均身上有一个“皮有功少定中”的故事。皮定均是在抗日战争中担任129师特务团团长,参加了太行山抗日游击战,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 等战斗。解放战争爆发,蒋介石派刘峙30万大军围攻中原军区6万部队。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西撤,皮定均带领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5000人千里突围,击退数倍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创下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也正是如此,皮定均在资历不足的情况下,从少将升为中将!

国民党将军,主要是戴安澜、张治中、卫立煌、孙立人。

1,戴安澜。

戴安澜是安徽无为人,是国共两党共同认可的名将,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曾参加长城抗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昆仑关战役,后来缅甸战场上的同古会战中,歼敌五千余,而日军兵力4倍于自己。戴安澜给自己孩子取的名字何有意思,藩篱、覆东等都有抗日的意思。

2,张治中。

张治中是安徽巢湖人,是国民党党内唯一没有血债的将军。在1932年淞沪抗战,张治中带领第五军投入战场,与十九路军并肩作战,最终挫败了日军的侵略图谋。1937年担任湖南省主席期间一场文夕大火毁掉了他的政治前途。解放战争后期,张治中带领谈判团队到北京与我党谈判,最终留在北京参加了新中国的建设,他还致电陶峙岳将军和新疆主席包尔汉,促成了新疆和平解放。

3,卫立煌。

卫立煌是安徽合肥人,蒋介石五虎上将中的“虎将”,在抗日战场上,他击败冈村宁次收复郑州,在缅甸战场发动了缅北滇西反攻战役。在国共合作抗战期间,卫立煌与我军的朱德、彭德怀等元帅合作很愉快,还曾因资助八路军军姿遭到蒋介石的忌惮。


历史知事


近代开国将军,安徽籍的总共有了133位,其中上将4位,中将12为位,少将117位。

他们分别是:

王克上将安徽宿县人,1944年参加了萧县武装工作队,解放战争的时期参加过胶济路反击战和淮海战役。1953年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炮兵团营长,副团长兼参谋长。



洪学智上将,安徽金寨人,1929年参加革命,并且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的主要战役,有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渡江战役,走过两万五千里长征,1955年和1988年曾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

2006年11月20日在北京去世。



温宗仁上将安徽巢湖人,195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2006年任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丁文昌空军上将,安徽宿县人,1951年7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96年晋升为空军上将军衔,1998年带领广大官兵,守护荆江大堤。



中将20人,他们分别是:

1,邬华扬海军中将,安徽金寨人。

2,齐连云中将,安徽太和人。

3,刘亚洲空军上将,安徽宿县人。

4,孙大夫中将安徽金寨古碑镇人。

5,李伦中将安徽芜湖人。

6,李长才中将,安徽合肥人。

7,汪志远中将安徽明光人。

8,辛明空军中将安徽萧县人。

9,陈传阔武警中将,安徽淮南人,

10,沈荣骏中将,安徽合肥人。

11,郑贤斌中将,安徽庐江人。

12,周衣兵中将安徽巢湖人。

13,段曙光中将安徽潜山人。

14,徐承云中将安徽肥东人。

15,徐承栋空军中将安徽芜湖人。

16,高春翔中将安徽人。

17,董万才中将安徽肥西人。

18,董宜胜中将,安徽萧县人。

19,温春光中将,安徽肥东人。

20,韩德彩空军中将,安徽凤阳人。



少将117人

1,王章少将安徽阜阳人,2,王开贵少将安徽寿县人,3,王先金海军少将安徽巢湖人,4,王汝群少将,安徽刘安人,5,王传友少将安徽来安人,6,王建俊少将安徽凤阳人,7,王清葆少将安徽太和人,8,王登平海军少将,安徽肥西人,9,方大愚少将,安徽南陵人,10方心江少将安徽寿县人..........等

这些将军都为保护中国和中国人民的安全做出过巨大的贡献,正是因为有他们奋斗在前线,才换来我们大部分人民的幸福生活,向英雄们致敬!


史学达人


作为一个安徽人,我在这里非常荣幸地介绍我家乡的名将。有关开国元勋,我在这里就不多做介绍了,因为皖西的大别山区是我军高级将领的摇篮,拿这个地区和别人比有点耍流氓。再者说,从秦汉时期开始的名将,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

尽管刘邦和项羽都是徐州人,但是在他们手下都混过事的英布,却是地地道道的安徽人。这位被封为九江王、最后叛离项羽又让刘邦死于征讨他的战争之中。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安徽是南北对峙的主战场,安徽也成了名将辈出之地。曹操及其曹氏家族、夏侯家族就是安徽人,东吴四大上游统帅中,除了陆逊以外,周瑜、鲁肃和吕蒙也都是安徽人。东晋四大家族——桓氏,也是安徽人。

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安徽再次成为南北对峙的重要地带,将领也再次涌现。比如后梁太祖朱温、吴国奠基者杨行密等。而安徽籍将军的真正爆发,是明初。

由于朱元璋本人就是安徽人,早年也一直在皖东地区活动,导致他手下的班子几乎全部都是安徽人。开国六公爵无一例外全部都是安徽人,其中就包括开国第一名将徐达、第一勇将常遇春等人。这一现象到了靖难之役时都很普遍,无论是朱棣这边的丘福、朱能还是建文这边的平安,都是安徽人。当然,还有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胡宗宪,他也是安徽人。

晚清民国时期,安徽的名将更是群星璀璨。大名鼎鼎的皖系军阀就是安徽人最好的代表。从李鸿章到刘铭传,从段祺瑞到徐树铮,再从冯玉祥到戴安澜、孙立人,这些人,都是安徽名将的杰出代表。



青言论史


发现一件好玩的事儿,那就是安徽在明朝开国时出过的将军最多,最有名的十位将军,出生地相聚不过两百里,大多集中在定远,凤阳等地。


这些地方为啥在明初出过这么多名师大将,真的是天上的武曲星们选择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集体下凡到安徽这几个地方吗?


看看这十个人:

徐达,安徽凤阳人。功劳巨大,类似韩信对汉朝贡献。


常遇春,安徽怀远人。有名的常十万,第一次见朱元璋就要当先锋,后来的表现也证明他确是当先锋的不二人选,上阵往往身先士卒,大战九华山,破陈友谅,攻占元大都战绩彪炳。


李文忠,安徽明光人。朱元璋的外甥。把舅舅的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是明朝的第三功臣。


付友德,安徽淮北人。曾经随徐达五征北元,后来征伐四川贵州,屡立战功。傅友德不是朱元璋的嫡系,曾经追随刘福通,陈友谅等人,后来归降朱元璋,被重用。

廖永忠,安徽巢湖人。廖永忠少年时就跟着朱元璋,战鄱阳,平两广战功赫赫。明史说他:廖永忠智勇超迈。


因为其忠勇,所以后来朱元璋才派他去滁州接小明王韩林儿来应天当皇帝,可惜船走到瓜州时翻了,小明王掉到水里淹死了,朱元璋得到消息后大哭,怒斥廖永忠,要惩罚他,但是雷声大雨点小。后来朱元璋对廖永忠信任依旧,明朝建立后,廖永忠被封为德庆侯。


冯胜,安徽定远人。冯胜也是在鄱阳湖大战是出力颇多的一人,鄱阳湖之战是朱元璋军队生死存亡的一次战役,很多将领都在这次大战中出生入死,冯胜后拉随同徐达南征北战,《明史评价》说:冯胜、傅友德,百战骁将也。


汤和,安徽凤阳人。汤和是朱元璋加入起义军的介绍人,汤和也是朱元璋唯一放过没杀的开国功臣,由此看来朱元璋也挺善始善终的。不过只善始善终了汤和一人而已。


邓愈,安徽泗县人。邓愈原名邓友德,投奔朱元璋后朱元璋给他改了等于这个名字,邓愈参加了鄱阳湖之战,邓愈曾经随同徐达征讨北元,大战王保保,王保保就是《倚天屠龙记》里赵敏他哥。


洪武十年邓愈为征西将军,远征吐蕃,开疆千里,回军途中邓愈病了,走到寿春去世了。因为这年是洪武十年,朱元璋和功臣们还在蜜月期,对于邓愈的去世他很伤心。


蓝玉,安徽定远人。常遇春的小舅子。蓝玉的功劳很大,死的很惨。蓝玉最有名的战役是捕鱼儿海之战,这一战把北元彻底打残了,蔡东藩评论说:自是残元余孽,陵夷衰微,数十年无边患。


但是蓝玉死的也是这十人中最惨的,朱元璋发动的蓝玉案,牵连一万五千人余人被杀,杀的人头滚滚,这一案几乎杀光了所有朱元璋认为的潜在威胁。

沐英,安徽定远人。朱元璋的养子,沐英就是金庸小说《鹿鼎记》中可爱单纯的小郡主沐剑屏的远祖。沐英十四岁追随朱元璋在军中厮混,20岁就做到了副元帅,跟随邓愈远征讨吐蕃。


洪武十四年沐英又和蓝玉付友德征讨云南,平定云南后沐英被朱元璋留下来镇守云南。沐英四十八岁就去世,但是他的子孙被留下来,永镇云南直到明朝灭亡。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啥在明初出现了大量的安徽籍的名将呢?原因也很简单,因为朱皇帝是安徽凤阳人。


古人有乡党观念,天然的更信任自己的老乡,所以朱元璋当了皇帝,任用了很多自己的老乡,安徽也就显得人才济济起来。


其实人的能力都差不太多,但是成功与否却差距巨大,究其原因有时所差的只是一个平台而已。这就需要有一个能人或者强人来创造一个平台,如果这个名人在这个平台上大量任用自己的老乡,这地方就会显得人才熠熠起来。


比方说朱元璋之于安徽,曾国藩之于湖南,甚至刘强东之于宿迁都是这种乡党情节的天然体现。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是革命老区之一。

在土革时期,大别山区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部分;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活动在长江南北;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主战场。

所以,在安徽这片土地上,走出了洪学智、李克农等128位开国将军。安徽籍将军大多出自红四方面军,从地域上主要分布在皖西地区的霍邱、六安、金寨县一带。其中金寨(55人)、六安(34人)均为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

上将:

洪学智

安徽金寨人。1955年和1988年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2006年11月20日在北京病逝。

李克农

安徽巢县(今巢湖市)人。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中将:

皮定均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杨国夫

安徽省霍邱县人。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同年9月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被授予二级八一勋章。

李耀

安徽省金寨县人。

1955年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03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

张贤约

安徽省金寨县人。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陈先瑞

安徽省金寨县人。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61年后历任北京军区、成都军区政治委员,兰州军区顾问等职。1988年8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章。

中将除了以上几位,还有林维先、聂鹤亭,徐立清、陶勇、梁从学、曾绍山、滕海清。

除了,这些上将、中将之外还有部分少将,就不介绍了。大家知道的话,可以在评论留言讨论。


广州何龑


安徽,人杰地灵的一地带。

从古至今便是人才辈出,从不缺少名人,比如庄子、姜子牙、曹操、徐达、常遇春、管仲、朱元璋、包青天、李克农、洪学志、李鸿章、戚继光等等,其中将军更是不在少数。

这些将军们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传奇,都是在我们整个中国历史上大放异彩,每一个人都留下属于他们特色的传奇色彩。

下面就介绍介绍三个安徽籍的将军,看看属于他们各自的传奇色彩。

第一位,徐达

大明王朝的第一开国功臣,淮西二十四将之一 。

了解大刚明的人一定知道他,他跟朱元璋从小是好友,放过牛。朱元璋从放牛娃称为大刚明的开国皇帝,而徐达则从放牛娃称为大刚明的开国军事统帅,朱元璋在他的帮助下横扫千军,推翻元朝,建立我们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朝。

徐达为人低调、谨小慎微、光明磊落、更是忠心耿耿,不居功自傲。

要知道大明的开国功臣,李善长、刘伯温等人都被朱元璋给弄死了,除了徐达就没有一个得以善终的。最后徐达病逝后,更是被朱元璋追封为“中山王”。


第二,常遇春

大刚明第一猛将,他个人爆发力爆棚,单枪匹马入敌营入如入无人之境,自言能敌十万敌军,军中人称“常十万”。

刚开始常遇春是干“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想要从此过,留下买路财”拦路抢劫的勾当的,可后来他发现胸无大志,就转去投朱元璋了。在转投朱元璋后,他为朱元璋可谓是忠心恳恳啊,一路随着他东征西讨的,直取元大都。

可他最后的结局不好啊,史书仅以“暴疾卒,年仅四十”寥寥数语结束了这大明第一猛将的一生。

最后被朱元璋追封为开平王。


第三位,李克农

我们中国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将领,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

这一位跟上面三位不一样,不是真刀真枪带领军队打仗,他是特殊战线上作战的,作情报工作,打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可以说没有他的情报,我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将重写。

他是特工之王,跟军统的戴笠被称为中国两大特务头子。


我的人生一路都在修改


安徽的历史中曾经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将军,其中就有当年跟随朱元璋一同打江山的许多将领们,朱元璋是一个安徽人,他起家靠的也都是他的安徽老乡们,因此使得明初的历史中,安徽出现了很多的名将。

不过因为古代史中的安徽名将数量实在太过于浩瀚的原因,所以我们就暂且不说古代史中的安徽名将了,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近代史中的安徽名将。

戴安澜

戴安澜是现如今的安徽无为县人,是我们抗战史中著名的抗战名将。

与当年的很多热血青年一样,在那军阀混战的乱世之中,戴安澜怀揣着一股热血来到广州报读了黄埔军校,并由此成为了黄埔第三期的学生。

从黄埔军校毕业的戴安澜加入了军队中,开始从排长的位置上慢慢通过各种阵仗在战场中成长了起来。

在戴安澜于军队中成长的时候,他成为了杜聿明的下属、加入了杜聿明的派系阵营中,杜聿明原本是第200师的师长,但是在他升任为第五军的军长后,戴安澜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能力以及杜聿明的信任成为了第200的师长。

成为第200师师长的戴安澜后来也随同杜聿明一同前往了缅甸战场中,在那远征的战争中建立下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战绩。

不过在1942年远征军因为溃败准备退回国内的时候,戴安澜却因为掩护部队的需要,牺牲在了缅甸战场中,将生命永远留在了这片他陌生无比的土地上。

张治中

张治中是现如今安徽省巢湖市人,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将领、是蒋介石手下的八大金刚之一。

和蒋介石手下的其他八大金刚一样,张治中是保定军校毕业的学生、在黄埔军校创办的时候也是协助蒋介石管理黄埔军校的左膀右臂教官之一。

随着蒋介石凭借黄埔学生军力量的崛起,张治中也随之获得了巨大的权势,成为了国民政府军界掌握着巨大权势的人物。

张治中和其他国民政府大佬不一样,他是一个坚决反对内战、但是在外敌面前又非常坚决抵抗的人。



在蒋介石和我军爆发的许多冲突中,他都选择了对蒋介石进行劝说。

而且他还是众多劝说蒋介石的人中唯一能不致使蒋介石发怒的人,正因为他的态度问题,所以导致了他成为国军中少有和我军交过战的将领。

不过在面对日本人的时候,张治中却会变成绝对的鹰派,在1932年爆发淞沪抗战的时候,他就是蒋介石部下少有随同19路军一同抵抗日军的将军。

在全面抗战爆发后,当时主政湖南的他更是成为了主导湖南抗战大局的军事长官。

那个时候他是热血蓬勃想要在抗战中建立下一番大事业的,不过因为他的一个命令传达错误,导致他手下不小心把长沙这个千年古城给烧掉了,所以后来的他因为此事被革职了。

由此他开始远离了大战局的指挥,转到了幕后去担任政治工作。

卫立煌

卫立煌是安徽合肥人,是蒋介石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

与其他蒋介石手下的统帅大佬不一样,卫立煌是孙中山手下的警卫出身,是年轻时期就一直追随在孙中山身边的人物。

在孙中山去世之后,卫立煌的人生并没有黯淡下来,反而随着他主导的各种战斗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战绩,由此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地位提升。

在抗战爆发后,卫立煌成为了第一战区的前敌总司令,著名的忻口会战就是由他主导爆发的,在那一场会战中,我国军队给日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在1943年的时候,他也担任过远征军司令官的职位,由此在缅甸这片异域战场中也建立下了许多的抗日功绩。

因为卫立煌出色而又过人的军事能力,所以他被日本人称为了支那虎将、被美国人称为了常胜将军,他们对卫立煌的军事能力都是大为赞叹的。

卫立煌和张治中之间是差不多的,他们都是抗战中最为坚决、最为毫无保留的主战派,但是在内部战争中,却又会变得极为退避的将领,由此为他后来被蒋介石革职埋下了伏笔。

孙立人

孙立人是现如今的安徽合肥人,是抗战中战勋卓著的名将。

孙立人与国军中其他出身于保定军校或者黄埔军校的将领们不同,他是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的学生。

不过虽然他的学历比起别人高上了许多,但是在他回国的早期,他的这份学历却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

因为蒋介石是靠黄埔军校的学生以及黄埔军校的教官们发家的,所以在他用人的时候自然更喜欢用黄埔军校的师生们,对于孙立人这样的海归人才,蒋介石以及其他国民政府军界大佬是没有什么兴趣的。

于是刚开始回国的孙立人只能靠在军校里教书为生,后来他是在宋子文的提携下才进入部队中指挥部队的,而后来他在从宋子文手中转入蒋介石部队中的时候,也是他随同远征军前往缅甸战场的时候。

在孙立人带领军队前往了缅甸后,他在那里建立下了极其辉煌的战绩,由此在我们的抗战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所以说这就是安徽历史中出现过的著名名将,因为历史中安徽名将实在太多的原因,所以我们这里只说近代史中的安徽名将,至于其他历史朝代的安徽名将,如果大家有所了解,也可以分享一下。


孤客生


正真的将中的都不知道,还有两位将中*1955年比洪学智将中级别高,皮定中是泾县人八大军区司今员之一,还有一位黄镇将中枞阳县横埠人,国家建交,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和他交谈,让他去美国当大使,代表中国。


阳光8259353542171


西周:姜子牙

春秋时期:管仲

三国时期:曹操(魏国开创者)、周瑜(赤壁之战总指挥)

后梁:朱温(灭唐开国)

明朝:朱元璋(朱元璋代表的军事集团)、朱棣(建都北京)

清朝:李鸿章(淮军、北洋舰队)

民国时期:段祺瑞(皖系军阀)、冯玉祥(国民党西北军事集团)

建国时期:洪学智、李克农(中国谍报领导者)


老旺民俗传说


安徽地处华东,沿江通海,是中国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这片土地孕育了无数杰出的人物,当然也包括能征惯战、开疆拓土的将军!

1.秦汉之际的英布(?——公元前196年),六安人,秦汉名将,开始是以修骊山始皇陵的役徒身份出场的;随着大泽乡起义,英布跟着项梁项羽叔侄反抗秦朝,参与惊心动魄的巨鹿之战,消灭秦军主力,为灭秦做出很大贡献;项羽分封天下时被立为九江王;楚汉战争中,英布左右骑墙,后背楚投汉,又为刘邦消灭项羽统一天下立下大功,被刘邦封为淮南王,不久叛乱被灭!

2.三国的许褚,谯国人(安徽亳州),曹操的老乡,膀大腰圆,勇力过人!建安二年,许褚归顺曹操,当了曹操的保镖;官渡之战中发现许多想刺杀曹操的刺客,被许褚一一解决;后来跟随曹操征战马超,渭南之战中左手掩面,右手摇桨把曹操送过河,自己却身中数箭;曹操与马超谈判时,只带许褚一人,原本马超想偷袭曹操,知道许褚在身边后,不敢轻举妄动!

3.明言“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的东晋桓温(公元312——373年)谯国龙亢(怀远)人;十五岁时就假扮吊客,手刃杀父仇人,被人称道;成年后出镇荆州,掌握长江上游的兵权,不久就率兵征伐成汉直至灭亡,成功收复蜀地;随后又开始三次北伐:一伐前秦,二伐姚襄,三伐前燕,收复了一些北方失地!

4.梁太祖朱温(公元852——912年),砀山人;参加过黄巢等的农民义军,作战勇敢,曾攻占长安洛阳;后投降唐军去镇压义军,因功被封为节度使,不断扩大自己势力,经过陈州之战、蔡州之战、凤翔之战等,平定郓兖,进入关中成为势力最大的军阀,后代唐建梁!

5.明代的胡宗宪(公元1512——1565年),徽州人,早年考上进士后步入仕途,先后当过知县、巡按、监察御史;当时明朝倭寇十分猖獗,沿海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这时胡宗宪主政浙江,大胆起用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支持部下练兵,不久就剿灭了倭患,保定了一方平安!

6.清代的吴长庆(公元1829——1884年)庐江人;早年参与镇压太平军,任守备;不久在淮军统帅“庆”字营;后任正定总兵、广东水师提督;光绪年间,朝鲜内乱,吴长庆带兵入朝平乱,帮助朝鲜建立军队,加强防御!还带出了日后的袁世凯!

7.抗战时的卫立煌(1897——1960年),合肥人,蒋介石“五虎上将”里的虎将;初入社会跟随孙中山,参加北伐战争,围剿红军;西安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忻口会战破坏了日军的作战计划,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后远征缅甸,打通了中印公路的任务,为二战的胜利作出突出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