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天天走路健身“走啊走” 突然有一天不会走路了

2018-11-14 07:00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记者 郑希均 通讯员 汤婕

51岁的吕先生,平日喜欢跑步,每天要跑10公里,6年前,他被确诊糖尿病。从此,他调整了运动习惯,改为每天走路1小时。

1个月前,吕先生双下肢发肿,胀痛不适,出现“橡皮腿”,走路跛行,还被查出了横纹肌溶解,住进了浙江省中山医院内分泌科病房。

浙江省中山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徐英英说,吕先生属于典型的运动过量。“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血糖,但也有禁忌,比如有明显低血糖或血糖波动较大,出现心、脑、肾、眼等严重或急性的糖尿病并发症时,不宜运动。

他天天走路健身“走啊走” 突然有一天不会走路了

吕先生是个焊接工,老家在温岭,早年身体很棒,且注意锻炼身体,每天坚持跑10公里。2012年,他因工作意外导致眼睛出血而住院治疗,测出空腹血糖达到12+mmol/L,被诊断为糖尿病,同时发现肾功能不好。

从那时开始,吕先生的每天跑步10公里改为走路1小时,降糖治疗2个月之后,他自行停止了胰岛素针,改中药口服治疗,持续了半年。后来,血糖稳定了,他停了所有治疗,但依然每天坚持走路。

“4年前,查出血糖偏高,又开始吃降糖药。到了今年4月,复查血肌酐,指标升至300+μmol/L,随后接受了中药治疗,但1个月前又因血糖偏低,停用了降糖药,浮肿反反复复。“吕先生说,因为害怕血糖升高,最近3个月,他加大了运动量,每天坚持爬山3小时。没想到,居然出现了那么多症状。住院检查提示,他是慢性肾脏病5期、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横纹肌溶解症。

徐英英介绍,吕先生出现的一系列疾病主要和两个原因有关。一是没有坚持长期科学的治疗和随访,糖尿病是在6年前确诊,但实际病程应该更长,治疗时不应自主停药,包括肾病,也没有充分重视;二是盲目运动,结果导致运动过量。

“临床上,很多糖尿病患者觉得,运动是好的,应该多多运动。其实,这要科学运动。运动的确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体重、降低血糖,但在某些情况下,也要避免运动,像方大哥这样在出现肾功能恶化的情况下还每天爬山3小时,就不合理。”

徐英英主任说,以下情况不建议糖尿病患者运动:

1、血糖大于16.7mmol/L、尿酮体阳性;

2、出现明显的低血糖症状或血糖波动大,发作时血糖小于4.0mmol/L;

3、各种急性感染,特别是发热时;

4、有未控制的高血压,血压超过180/120mmHg;

5、严重心功能不全,稍微活动就感觉胸闷、气喘;

6、严重糖尿病肾病;

7、严重的眼底病变、眼底出血;

8、新近发生血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