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漲價了,玉米行情會怎麼走?

當傻子都知道要漲價了,玉米行情會怎麼走?

宏觀上看,物價中農產品在上漲趨勢中,國家政策很快就會被動的調整指導思想,鼓勵農民種植玉米,無疑首先是價格引導。

數據報表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當前各大網站、朋友圈及微信公眾號已經充分釋放出來了。

玉米平衡表怎能穩定住((⊙o⊙))衝動的心態。

目前缺的不是玉米,缺的是有效供給流動性。

在待價而沽,販子在屯糧待漲,深加工企業在補庫存,養殖及飼料廠在前出產區做儲備,在剛需消耗掉部分後,由於補庫需求增加,玉米價格將明顯上漲。

陳糧庫存當前較大,做多資金忌憚的恰恰是庫存中的玉米品質和數量,漲多了就會有些人拋,畢竟是還沒有到圖窮匕見的時候,只不過是全民建庫存替代了國家臨儲。

未來將缺玉米基本是共識,都在買誰來賣呢?!

以上是定性和定向,也就是趨勢。

以當前玉米的價格還有多大的上漲空間呢?

再漲200元/噸左右,是可以對沖進口替代優勢的。

貿易戰不會較快真結束的,長期以來只要是有人喊合作,就是矛盾激化了,稀缺資源才會更有需求嘛!

貿易戰對農產品的影響週期最少還有半年以上,對玉米整體上是利多的。

當前深加工企業對玉米的價格承受能力強,而且即便是玉米每噸漲200元,下游接受能力也可以承擔,其對同類商品的競爭優勢仍在。

麵粉價格與澱粉的差距仍有600元左右,澱粉糖對白糖價格仍有1200--1700左右的優勢。

木薯澱粉馬鈴薯澱粉等均處於價格高位。

發酵藥品企業的土黴素紅黴素伊維菌素等,根本就不在乎原料成本,利潤翻倍!

養殖及飼料企業的價格傳導能力,與週期性相關。

一般都是豬肉越賤玉米越貴,至於雞鴨鵝等我們的肉食需求還在增加,中國人太能浪費了!

所以玉米的需求量確定是增長的,而我們能補充的供應能力卻有限了,種植面積剛剛調整少了,再看大豆你覺得能恢復的面積有多少呢?!

當初臨儲進庫的大部分都是進口替代品啊!

恢復進口替代,目前看國際的情況需要價格上漲200元左右來對接。

據說還有一個方法,是放開種植某些轉基因玉米品種,在2020年度可能會開始吧。

這些是定量和定價,也就是說玉米做充足的儲備庫存,順應大勢,可以每噸再漲200元以上,東北臨港現貨玉米到2100左右。

下面結合人性的心理波動規律,來做個定時和定位。

海邊的人都知道潮是漲三落四,一定會是提前做好準備去下網,等潮水帶來收益。

目前就是漲潮中的回頭浪,下一波漲潮浪就在十天半個月內啟動,畢竟有人在憂慮集中上市。

現貨端還要走在後面,澱粉也會走在後面。

這次漲價還會是顛覆三觀的,瘋狂過後還會有人被高位截癱!

當前最不該做的是套保做空。

下面省略三百字……

期貨玉米進場的時機已到,價格上有些糾結,可以輕倉(20)試多,逢低再增倉(40)。

然後就等……40天后再說吧!

注:文字出自

一個可有可無的人

不作為投資依據

僅供大家參考

據此投資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