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正的李元霸,究竟有多厉害?

用户6333432500


中国人几乎都知道李元霸这个人,这主要是受《说唐》等小说和戏曲、影视剧的影响,其天下无敌的形象深入人心,名列隋唐好汉榜第一,曾经一人干掉100多万大军,简直厉害到无以复加。



李元霸为唐高祖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的三弟,传说中为金翅大鹏鸟转世,单看这个人的相貌,根本不像个能打仗的人,其“面如病鬼,骨瘦如柴”,然而他“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力,无人能敌”。他的武器是一对铁锤,四百斤一个,共重八百斤,坐骑为"万里烟云罩",可以日行一万夜走八千里。


此人曾经同隋唐好汉榜排名第二的大隋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比力比武,光靠力量就硬生生将其折服,被隋炀帝封为"西府赵王"、"猛勇大将军",早期参加战斗,在四明山一战时一人击败十八路反王23000大军,后来有一次一人匹马双锤冲入185万敌军中,杀了一天一夜,干掉了120多万,吓得各路反王递上降表。


很显然,李元霸就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那么历史上真正的李元霸是什么样的呢?可能会让很多朋友失望了,严格来说,李元霸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存在,非要给他找一个原型的话,那么它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了。

而历史上真实的李玄霸,字大德,唐高祖李渊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太穆皇后窦氏,其人自幼辩惠,说明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并没有记载他有多么强的武力,也有记者说他体弱多病,所以他只活到了十五六岁,于隋大业十年(614年)去世,其一生并没有什么重要事迹流传于世。这个时候唐朝还没有建立,等到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后,曾追封李玄霸为卫怀王,谥号怀,又追赠为秦州总管、司空,到了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又以秦王李世民第四子李泰为宜都王,作为李玄霸的后嗣,并将李玄霸改葬于芷阳。


科普大世界


历史上没有李元霸这号人物,或者说没有这么强的怪物。李元霸在【说唐演义全传】,【兴唐传】等书中出场。其中以【说唐演义全传】的李元霸所为恐怖,无敌于天下

【说唐演义全传】书中,以下简称说唐,一共有十八好汉,但是书中从头至尾只提及13位,第一李元霸,第二宇文成都,第三裴元庆,第四雄阔海,第五伍云召,第六伍天锡,第七罗成,第八杨林,第九魏文通,第十书中我没记错的话有两个,尚师徒和新文礼,第十六秦琼,第十八单雄信。

书中李元霸头戴一顶束发乌金冠,两根短翅雉毛,身穿一副铁水穿成宝甲,坐下一匹追风白点万里龙驹马,手执两柄八百斤重的铁锤。

李元霸在此书中战绩极为恐怖。晋阳宫比武,力挫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四明山三锤击走第三条好汉裴元庆,一锤破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围攻,一锤断罗成枪,一锤打脱秦琼虎头枪;将对将的战斗中,除了裴元庆没有人可以接过第二锤。恨天无把,恨地无环。

战场厮杀中,于紫金山上面对一百八十万军队,一下午将一百八十五万军队杀得只剩六十五万,迫使张德金交出玉玺,反王献上降表(一下午算6小时,一共21600秒,平均55.5人/S)

说唐中的李元霸气力是无穷无尽的,宇文成都在一打三(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一天后,气力不足被裴元庆击败,而李元霸没有,匹马双锤击败天下豪杰。并且说唐中李元霸是不怕流矢暗箭的,也不怕偷袭,被宇文成都偷袭时,只用一招反将宇文成都擒住。

说唐的武力是极为不平衡的,李元霸可以一个打其他所有好汉。这样的强者,最后是死在了自己的手上,被自己的锤子所砸死。可以说的上天意了。

说唐中的李元霸是个智力正常的人,不是电视所说的脑子有点不好使

说唐没有罗士信,罗士信是隋唐演义中的人物(正史中也有),隋唐演义中的李元霸虽然强,但不像是说唐中强到不是个人。以上都是说唐内容,请不要跨书去比较。


简族


历史上真正的李元霸,究竟有多厉害?

李元霸被炀帝封为赵王,称西府赵王,乃上界大鹏金翅鸟临凡,生得尖嘴缩腮,一头黄毛促在中间。一餐斗米,食肉十斤。戴一顶乌金冠,骨瘦如柴,面如病鬼;力大无穷。两臂有四象不过之勇,捻铁如泥,胜过楚汉项羽。用两柄铁锤,四百斤一个,如缸大一般。坐一骑万里云,天下无敌。


晋阳宫比武,一锤打脱秦琼瓦面金装锏。一锤击断罗成亮银枪,力挫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一锤破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围攻,三锤击走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将对将的战斗中,除了裴元庆没有人可以接过第二锤。


老人是这么说的,李元霸从小怕打雷。有算命先生说李元霸是雷公转世。说他一生不可杀使铛的人,杀完便会归位。结果他把宇文成都和伍天锡都杀了,恰在此时,雷声大作,他仰面大喊:"我的大锤,谁见谁怕,雷公,难道你就不怕吗?"



一个惊雷打下,李元霸怒不可遏:"我一锤把你打死,看你以后还打雷?"说着便把一只大锤向空中抛去;结果脚下一滑,待他站稳,已来不及接錘,一把400斤大锤直接砸中脑袋,一命呜呼。

历史上确有此人,只不过没有这么厉害,由于英年早逝,记载不多。真的李元霸真名叫李玄霸,是李渊的第四个儿子,因为隋唐演义是康熙年间的小说,李玄霸的玄字和康熙帝的名字爱新觉罗玄烨中的玄相同,在当时这是对皇帝的大不敬,所以李玄霸就改成李元霸了。


深思瓶


历史上的李元霸,和评书中的形象差别很大,是个只活了15岁的早死少年,远没有评书中隋唐第一条好汉的威风。但历史上的李元霸如果不早死,会是一个可能影响历史走向的重要人物。

历史上的李元霸原名是李玄霸,清代评书为避讳康熙帝玄烨的名字,被改为李元霸,在评书演义中沿用至今。

李玄霸是李渊的第三子,正妻窦皇后所生,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同母,只比李世民小一岁。李玄霸死于大业十年(614年),三年后李渊才在太原起兵叛乱反隋。

(李元霸)

李玄霸不早死的话,到李渊太原起兵时,已经18岁。按李渊的作风,李玄霸肯定会和哥哥李世民一样被委以重任。

李渊建国时,实行严格的宗室领兵政策。宗室中最信任的肯定是自己儿子,李建成虽然也有一定军事能力,但作为太子和皇帝天然有权力冲突,并不适合长期领兵作战。李建成太原起兵初期也曾经领兵作战过一段,后来就不再插手军事,直到李世民势力太大后,武德后期,李建成才重新领兵作战。李元吉太原起兵时只有14岁,和李世民年龄差了5岁,在唐朝建国前期肯定无法委以重任。李世民年龄相对合适,本身也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自然在唐朝建国过程中作为李渊信任的儿子统兵作战,指挥了多数重要战役,成为唐朝建国时军功最大的人。

李玄霸如果不早死,肯定会一定程度分担李世民的权力。李渊对李世民和李玄霸两个年龄差不多的儿子,会授予差不多的领兵权限。

如果李玄霸能力一般,在重臣辅佐下领兵作战表现远不如名将李世民,但作为军事统帅的资历和人脉也会远远超越历史上的李元吉。到武德后期,李玄霸能对李世民形成的制衡作用,会远远超越历史上的李元吉。李世民想和历史上一样发动玄武门之变,难度要大得多。

如果李玄霸有比较杰出的军事能力,则会成为和李世民地位相当的唐军统帅。唐朝建国的关键军功,会被李世民和李玄霸兄弟二人瓜分。到武德后期,李世民李玄霸两兄弟的各方面地位差不多,不再是历史上唐朝建国时军方李世民一人独大的情形。两人相互制衡之下,太子李建成的地位会非常稳固,两人谁也没机会像历史上的李世民一样发动玄武门之变取而代之。


仁勇校尉


此人应该是隋唐演义虚构的人物。。演义中的英雄人物很多,分为四猛四绝十三杰。



十三杰: 1.李元霸 2.宇文成都 3.裴元庆 4.雄阔海 5.伍天锡 6.伍云召 7.罗成 8.杨林 9.魏文通 10.秦用 11.尚师徒 12.梁师泰? 13.秦琼/尉迟恭

四猛: 1.罗士信 2.来护儿 3.新文礼 4.王伯超

四绝: 1.罗松 2.尚师徒 3.侯君集 4.程咬金



在这份排名中,排在第一的三人曾有一段惊天地泣鬼神的大战,名为一猛一杰会一绝。当时,一猛罗世信大战一杰李元霸。



李元霸手持一对金锤单只重达800斤,像个大号锅盖那么大。罗世信手持200多斤的大铁枪。都是重兵器中的重兵器。两人角力,硬碰硬。三次撞击的冲击波把方圆几十米的草木都震飞了。最后一击,二人的武器别在了一起,两人互不退让。双方都有五千斤以上的力道,再斗下去必两败俱伤。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绝罗松,也就是北平王罗艺的私生子,罗成的哥哥,手持五勾神飞亮银枪从天而降。由下往上一枪挑在二人武器中央。愣是把二人生生分开。二人分开后,分分倒退,倒地人事不省。罗松一战成名,据说他那一枪的力道达到了空前的一万斤。



李元霸是隋唐演义中武力值第一毫无疑问。但他的结局很有戏剧性,也可以说是天妒英才。没满20岁的年纪,打遍天下无敌手。却逃不过老天爷的命运。李元霸怕打雷。一日,行军途中,天雷大作,霹雳闪电。李元霸坐在他的坐骑万里烟云罩上,心中骂骂咧咧。都说tm打雷是天上的雷公电母作怪。我tm一锤把你俩销下来。说罢,抡起手中擂鼓瓮金锤就朝天上扔了出去。锤子飞起三十多丈,由于地球吸引力掉了下来正好砸在李元霸的脑袋上,砸了个脑浆崩裂。李元霸就是这么不明不白的被自己给杀了。


一代枭雄,死的很惨,确实列害。但是,演义里描写的都有夸大成分。传说,李元霸的原型是李渊的第四子,李玄霸。至于他的武功如何,史书未有记载。但是李渊算是隋朝的开国元老。几个儿子都武艺高强,要说他的第四子不会武功似乎说不通。但有多强,也不好说。因为李玄霸14岁就因病夭折了。

以上是我所知道的关于李元霸的故事,欢迎补充。


烟言演咽


“骨瘦如柴却力大无穷”的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就是一个神级的存在,碾压各路英雄好汉,八百斤铁锤抡起来死伤无数, 其拿手好活还有“手撕人”,两手一撕,隋唐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徐元朗、隋唐第六条好汉伍天锡就去了另一个世界。紫金关一战,李元霸凭一己之力收割了近120万条人命,倘若一个人只凭借手里的两个木棍在一天内虐杀120万只蚂蚁,这也绝对是个大工程。一般人在李元霸那里只不过是蝼蚁般的存在。


这样强悍的李元霸只能是个虚构出来的英雄。这里四姑娘就说说《说唐全传》中的李元霸,李元霸第一次出场是在12岁,父亲李渊负责在三个月内建造晋阳宫,那时候的李元霸就想一铁锤打死杨广让李渊来做皇帝,等到杨广到了晋阳宫,李元霸和无敌将军宇文成都比武,李元霸一手提一个三千斤重的金狮子,一举一放十几次,之后两人比试武艺,宇文成都两举流金铛后被李元霸提了起来扔了出去,然后双锤一抡,十几个打手丧命。杨广一看了不得,于是封李元霸为西府赵王,镇守太原。不久杨广乘船就去了江都。

十八路反王得到杨广去江都的消息,聚兵几十万大军以程咬金为头目到了四明山捉拿昏君,杨广派出无敌将军宇文成都,然而反王众多,直打得宇文成都累昏过去,杨广遂派人八百里加急去去请李元霸来助阵,因为秦琼和李家的一段缘分,李元霸答应瓦岗寨的众将士他一概不打,这些人都在头上插上了小黄旗,隋唐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硬是想会会李元霸,生生接了李元霸三锤,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李元霸本着英雄相惜的原则放过了裴元庆,然后一锤抡起来,震飞了雄阔海、伍云召、伍天锡三人,这三人可是隋唐排的上名的第四、五、六条好汉,三人围攻宇文成都之时还大战了六十回合未分出胜负,累坏了宇文成都,却不想在李元霸这里一个回合已经败下阵来。



李元霸一人可抵千军万马,杨广的危机很快解除。之后靠山王杨林设计让十八路反王来扬州比武,李元霸闻讯也去参加,然后,手撕了伍天锡,如果不是李渊急召李元霸回去迎敌,扬州演武场又有的看了。李元霸一走,罗成夺得状元,并杀死了杨林,靠山王杨林一死,隋朝就宣告了灭亡,宇文化及父子俩杀死了杨广。

十八路反王再次在甘泉关集结军队讨伐宇文化及,唯有李渊没有大规模出兵,但却派出了李元霸带领3000人马来抢夺传国玉玺。在紫金关,李元霸手撕了宇文成都,然后堵住了以程咬金为首的180万大军,李元霸见对方不肯交出传国玉玺,便杀入阵中,直杀到天昏地暗,180万大军还剩下62万,被逼无奈,李密献出了传国玉玺,李元霸又逼着众反王写下降表跪献,徐元朗不肯下跪,然后被李元霸手撕了。



这样强悍的李元霸,比武的话根本就没有人能够打败他,他的命只可能天取或者自取,当然这里不说阴谋论。在李元霸回去的时候,正遇到平阳昭公主的驸马柴绍来接应,两人一同往回走,突然天下起了小雨,不一会就成了倾盆大雨且伴着密集的雷电,李元霸一时心烦意乱,责怪起天来,接着把铁锤扔上了天,正当李元霸抬头去看的时候,铁锤落下来砸在了李元霸的脸上,他滚下马去,柴绍刚要去扶,突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柴绍等人只得找了个地方避雨,雨停后,李元霸已经死了。

李元霸的原型,一般认为是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李玄霸和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平阳昭公主都是李渊的嫡子女,为太穆皇后窦氏所生,但李玄霸去世的很早,早在614年,16岁的李玄霸就去世了,彼时,杨玄感造反刚刚过去,李渊遭到表弟隋炀帝杨广的猜忌,但尚没有造反的能力和想法,从615年开始,李渊不断去平叛起义军,招降纳叛,才逐渐有了势力,到617年,成为太原留守后,羽翼渐丰的李渊才开始造反。

所以,说历史上的李玄霸是小说中李元霸的原型并不准确,确切的说只是借了李玄霸的壳子,编出了这么一个天下无敌的英雄来。而实际上历史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英雄。


萧晓四姑娘


《说唐演义全传》中,李元霸为上界大鹏金翅鸟临凡,力大无穷,所向无敌。晋阳宫比武,力挫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一战成名。后奉旨赴四明山保驾,三锤击走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匹马双锤,一下午将十八路反王180万人马杀的只剩60余万。曾见义勇为,救下清官刘文静。后于紫金山再挫各路反军,玉玺独收。收军回长安时,举锤骂天,死于雷雨霹雳之中。

但是我很遗憾,说唐跟真实历史是两码事,说唐无论人物还是故事跟正史一丁点关系都没有。李玄霸是李渊嫡三子,李世民的同母弟弟,两人差了也就一两岁,他周岁14时死了,唐人虚两岁,死因不明。

真实历史李玄霸应该是怎么个人?第一个除非他先天残疾,不然肯定会武,李家是以武兴家,从武德年间李渊对李玄霸一系列追封来看,李渊应该是经常怀念这个儿子,或者说李渊很宠爱这个儿子,那么李渊去晋阳当官应该会带上他,因为历史上李渊带了李世民,这个很重要,如果他没死的话,他也能混个“晋阳元从”,那么最后应该的官职是,亲王(晋魏赵,晋的可能性大,因为李元吉是齐王,哥哥没理由不如弟弟),纳言(这个可能),州牧或者州总管,司空或者司徒。

以上官职真实历史李元吉基本上都得到了,说说这些官职,纳言就是宰相,有资格进入政事堂,李元吉因为表现不好很晚才得到这个位置,李世民也是宰相,他是尚书令,相当于国务院总理,州牧有点荣誉的性质,如果是什么什么总管那就是领兵的,司空是三公,荣誉头像,李世民是司徒,后来李元吉也是司空。

结论是,如果李玄霸没死,他最后只要表现不太差,就能进政事堂,相当于今天常委会,而他的任务有三个可能,一,负责北方突厥,二,南下平定江南,三,给李世民打下手,看他水平定,如果水平高,那么应该是负责北方突厥。


逻辑文史游


一、电视剧或者评书上的李元霸

平常我们所听到的或者看到的李元霸应该是双手拿着一对铁锤,一个铁锤重达400斤,一对有800斤。这一对铁锤别说用力打,单单是压在身上普通人都压死了。一般人也根本拿不动这对铁锤。



所以,李元霸在大家心目中就是一个无敌的人,他打败了宇文成都。在当时几乎是没有人可以和李元霸匹敌的,他打败天下无敌手,打败了反王二十三万大军,面对一百多万敌军也是锤子挥洒自如,杀得敌人血流成河。打得李密乖乖交出玉玺,打了反王投降。



就算双手各举一个三千多斤的狮子的时候都能上下举十几次,这样的力气谁人能敌呢?

可惜这样的一个天下无敌却在路上被老天爷收了,一个雷劈下来挂了。



二、历史和演义

可惜不管怎么说,对于李元霸的这些形象都只是从演义或者小说中获取,我们听说这些事情多是从几个版本中听说,比如《隋唐演义》、《说唐》、《兴唐传》等。但是不管是哪一本,这些都是演义是小说,与真实的历史是有很大的差别的,甚至有的英雄人物只时根据历史人物为原型而杜撰出来的,比如我们今天讲到的李元霸便是如此。历史上根本没有李元霸这一号人物,更不用说他是否如电视里演的这般厉害。所以题主提问:历史上真正的李元霸有多厉害的时候,回答是历史是没有李元霸,只有李元霸的原型。



三、李元霸的原型

那么李元霸的原型是谁呢?

演义中提到李元霸是李世民的弟弟,那么我们以这个线索去追寻就会发现。李渊的第三子叫做李玄霸,名字上是有相似的。

那么这个李玄霸是何许人也呢?



李玄霸是李渊第三子,他是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弟,母太穆皇后窦氏。但是他也是和李元霸一样英年早逝。在十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后来唐高祖李渊建立唐朝,追封李玄霸为卫怀王,谥号怀。 又追赠为秦州总管、司空。并没有子嗣留下!

所以,历史上的李元霸的原型并不是像评书中说的那般武功天下第一,但是身世却是差不多是李世民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也是十多岁的时候死了。



但是那种神功盖世的形象只是小说杜撰的人物形象罢了。不过据说当时演义写的也是李玄霸,但是为了避讳康熙的名字玄烨,就将李玄霸改成了李元霸。

大家有什么想法和观点也可以,在评论区中发表哦!


非说不凡


答:演义史中的李元霸力大无穷,恨天无柱,恨地无环,捻铁如泥,胜过汉时项羽。一餐斗米,食肉十斤。使两柄铁锤,四百斤一个,两柄共有八百斤,如缸大一般。胯下座骑千里一盏灯。在隋唐年间,号称天下第一好汉,几乎没有人能在他马前走上三个回合,打遍天下无敌手。

四明山李元霸击败反王二十三万大军;先后杀死名将伍天锡、宇文成都,在紫金山面对一百多万军队,一对金锤如拍苍蝇般,只打得尸山血海,迫使李密交出玉玺,反王献上降表。+这位无敌凶神最后的结局很惨烈——被雷劈死了。

历史上真正的李元霸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子,原名叫李玄霸。

由于清朝康熙皇帝的名字叫玄烨,即清朝在整理古书时,将许多古书上的“玄”字做了篡改,说是避圣讳。

于是,“李玄霸”被改成了“李元霸”,“唐玄宗”被改成了“唐元宗”。

查《新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高祖诸子》可知,李渊一共生有二十二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此四子都是原配夫人所生。

“建成”、“世民”、“元吉”,应该是三人的字,而不是名。

李元吉的名叫“李劼”,小字“三胡”。

李建成的名不可考,有小字为“毗沙门”。

李世民的名也同样不可考。

李玄霸属名,字为“大德”。

“建成”和“世民”起得非常大气,且有深远的寓意——建成一番大事业,救济世困,让民众安居乐业。

李玄霸的名起得也不赖,隐有王图霸业之意。

但是,李玄霸却辜负了这个好名字,十六岁那年,他和两位兄长一同出猎,马失前蹄,从马上摔下,直接摔死了,死得相当窝囊。

该年是隋大业十年(公元614年),李渊太原起兵是隋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的事。即李玄霸对于大唐开国并无尺寸之功,也谈不上什么厉害不厉害了。

补充说一下,自四子李元吉之后,除第五子名字叫李智云外,李渊的其他儿子名字的中间均为一个“元”字,为元景、 元昌、元享、元方、元礼、元嘉、元则、元懿、元轨……“元”了一大串。

这些“元”字的来历,并非与“李元霸”避害康熙讳由“玄”改“元”而来,而是它们本来就是“元”字。

注意,在《隋唐演义》、《说唐演义全传》和众多评书中,李元霸的人物设定是李渊的第四子,李元吉是第三子。事实上正好相反,历史上的李元霸为李渊的第三子,李元吉为第四子。

还有,李渊称帝后,可怜李玄霸早死且无子,将李世民的与长孙氏生的次子李泰过继为其子,以奉其祀,追赠其为卫王,谥号为“怀”,并封李泰为宜都王。


覃仕勇说史


历史上并无李元霸。史实中李世民的弟弟叫李玄霸,年少早夭,没有什么事迹,更没有惊天武功。

隋唐演义小说中,李世民的三弟赵王李元霸,手持一对八百斤的大铁锤,勇猛胜过天神,是隋唐第一条好汉。他对其他人的武艺是碾压效果,隋唐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被他撕成两片,第三条好汉裴元庆勉强挡住他三锤,一个人单枪匹马,大战180万诸侯联军,打死一百多万。最后是被雷公用锤子打死了。

不过这些完全都是小说家的演义。

真实的历史中,李渊确实有一个第三子,叫李玄霸。生于599年,死于614年,年仅虚岁16。虽然他年少时候展现出不错的聪明才智,但毕竟年龄太小,不但来不及上阵杀敌,甚至来不及结婚生子。

李玄霸死后,又过了4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追封李玄霸为卫怀王,又追赠为秦州总管、司空。到了621年,李渊为了不让这个儿子绝后,就把李世民的儿子李泰过继给李玄霸,算是他的后人。

因为李玄霸死的早,给了无穷的想象空间,于是被民间艺人塑造出这么一个怪物来。

后来到了清朝,为了避讳康熙皇帝的名字玄烨,大部分玄字都改成了元字。所以李玄霸也就成了李元霸了。

下面是旧唐书的记载:

卫王玄霸,高祖第三子也。早薨无子。武德元年,追赠卫王,谥曰怀。四年,封太宗子泰为宜都王以奉其祀,以礼改葬,太子以下送于郭外。泰后徙封于越,又以宗室赠西平王琼之子保定为嗣。贞观五年薨,无子,国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