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大侠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答:真实存在过的大侠有大刀王五、津门大侠霍元甲、自然门大侠杜心五等等。

这些人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这里就不叨扰大家的耳根子了。

说一个真实存在过,却又神龙半现,见首不见尾,如在云雾里的大侠吧。

那真是谜一样的男子,风一般的大侠。

为了让大家放心这个大侠的真实性,我先交待一下该大侠事迹的来源。

熟悉近代史的人,应该都听说过张謇这个人。

张謇是近代的状元实业家、教育家,自小聪慧过人,喜读书,喜结交朋友,尚侠任气。

中日之间爆发甲午战争那一年,张謇高中状元,目睹晚清政府的腐朽和败坏,绝意仕途,走上了实业救国之路。

这里说的,是张謇早年的一段经历。

张謇早年曾投入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的帐下,担任庆军幕任文书。

补一句,当时吴长庆帐下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幕僚——袁世凯。

不过,今天的故事主角并非袁世凯,而是晚清刀神邱尊谦。

这个邱尊谦是徐州丰县人,十四岁起,就能骑烈性劣马,舞八十斤大刀,人称邱大刀。

徐州丰县与山东菏泽相邻,两县百姓常常为争田争水进行械斗,邱大刀的伯父在一次争田的混战中死于菏泽某姓人之手。

邱大刀为报仇,借蒙古亲王僧格林沁剿杀捻匪之机,径往菏泽,假冒 “僧王的先锋官”,在闹市中手刃了仇人。

僧王由此气歪了鼻子,发海捕文书,誓要生擒假冒之人。

邱大刀远走高飞,遍交海内大盗,所到之处,因为刀法高超,无不被盗贼奉为魁首。

捻患越来越炽,僧王不胜其扰,最终不得不把追捕邱大刀的事放一边,专心剿匪,并以重金相聘能够助剿之人。

邱大刀携刀应聘,在僧王麾下屡建奇功。

惜乎邱大刀目不识丁,也不喜繁文缛节,官职总在守备都司一类停留。捻匪肃清后,得荐擢为总兵提督,但只是一个虚职而已。

邱大刀也不以为意,所得俸禄,喝酒吃肉,挥霍随尽。

吴长庆驻防宿迁时,招邱大刀为先锋官,张謇故而得以与邱大刀相交。

邱大刀年已经四十多,酒酣气作,犹能舞刀。

张謇曾央求邱大刀展示刀法,邱大刀遂在广场大庭上解衣卓刀,立左右上下,撇掠刺斫,起落盘旋,声霍霍有风,刀稍触砖,砖立碎;足顿,则旁边案桌上的杯碟跳动不停,戛戛作响。

一套刀法舞毕,邱大刀微汗不喘,置刀长叹:“吾负此刀,未使成大名于世。”

张謇问他:“此刀哪儿得来?”

邱大刀答:“得之山东某所,本重百斤,我自忖太笨重不利于作战,除去了刀环与刀柢,只剩下八十斤,我愧对大刀的旧主人啊。”

同在吴长庆军军中担任幕僚的泰兴人朱曼君不识英雄面,曾出语侮辱邱大刀。

邱大刀闪身到了朱曼君背后,一把将他当腰抱起,高举过顶。

朱曼君吓得魂飞魄散,连连告饶。

邱大刀轻轻把他放下,说:“朱先生重不足百斤。”

张謇上京考状元那年,和朋友讨论走哪条道比较平安,邱大刀听了,大笑说:“如果你们走陆路,遇上了响马,就对他们说‘风筝儿上朋友,我从浦口邱大刀处来’。就凭这两句话,包管行尽中原六省也不会有人敢找你的麻烦。”

“风筝儿上朋友”是绿林盗贼的暗语,张謇有了这两句话做护身符,果然一路平安。

张謇中了状元后,再也没见过邱大刀,过得八九年,听说邱大刀才五十出头就病殁了。嗟呀之余,作《书邱大刀》一文追忆,慨叹说:“大刀殁,不知大刀复落何处?世岂复有人能用之者乎?”

徐珂《清稗类钞.技勇类》13也收录有邱大刀事迹。


覃仕勇说史


武林名宿确实有不少是真实存在的,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说说末代镖师李尧臣、武当独传金子弢先生吧。

李尧臣

李尧臣是河北人,当时他的家乡就有练武强身的习气,农忙种田,农闲练武。他十四岁就离开家乡去北京闯荡,先在荷包行当学徒,空闲时间仍然坚持练武,有人看他功夫不错,就推荐他到会友镖局当小伙计。

【李尧臣】

会友镖局是京城八大镖局之中最负盛名的,全国各地都有分号,当时镖局的规矩很严,进去之后先要从伙计做起,接着是趟子手,再是镖师,最后是镖头。

而在镖局之中,讲究的是父子师徒之间的关系,必须拜师。李尧臣之前在家里练的是太祖长拳,会有镖局的镖师练的是三皇炮锤,因此李尧臣就拜在了会友镖局创始人宋老迈的侄子宋彩臣的门下。

【会友镖局】

李尧臣在会友镖局做了二十七年的镖师,在江湖中赫赫有名,他25岁时,会友镖局八名镖师押送10万两银子去天津,途中被土匪抢劫,还被土匪杀死了四名镖师,事后得知抢劫的是著名土匪宋锡朋,李尧臣带着四十多人前去抓捕宋锡朋,他先诱使宋锡朋打光了子弹,后又只用了一招“夫子三拱手”将宋锡朋摔倒在地,宋锡朋因此被活捉,李尧臣威名大震。

金子弢

金子弢之所以出名,并非他曲折离奇的身世,也不是他备受争议的身份,而在于他在八十年代,将武当秘传、已经失传了将近五十年的“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奉献出来的事迹。

金子弢自称是满族人,满族名字是“爱新觉罗·溥儇”,与溥仪同年,是溥仪同父异母的兄弟。他曾经在王府中拜王府镖师为师学习武艺,婚后妻子死于难产,他便四处云游,后来到武当山紫霄宫住下,向道士李合林学习武当拳。他的身世遭到溥仪弟弟溥杰的否认,但金子弢也有自己的证据,此事众说纷纭,难下定论,就此按下不表。

【金子弢先生还功武当】

1980年,金子弢作为浙江选手参加了当时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的表演,他表演的这套拳法,看在众多武术名家的眼中,像太极而又不是太极,当时在场观摩的也有湖北省的武术名家,其中不乏接触过武当拳的前辈,在看完金子弢的表演后,大家断言,这便是失传已久的“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式”,即“武当拳”。

天下宗派推少林武当,少林广收门徒,香火不绝,而武当却只传本门弟子,结果到了抗战时期,连武当拳和武当剑都几乎失传了,现在近半个世纪过去,武当拳又重出江湖,且金子弢毫不藏私,将这门绝技奉献出来,当然也是大侠所为。

【即此拳法】


浔阳咸鱼


大刀王五、津门大侠霍元甲、岭南大侠黄飞鸿这三人在历史上都真实存在过他们的事迹至今被人们传颂。


(大刀王五的影视形象)

大刀王五真名叫王正谊(1844年—1900年),字子斌,因排行第五,加之善使一百多斤重的“青龙偃月大刀”所以人们称之为“大刀王五”。

老王一生行侠仗义,与当时牛人燕子李三、霍元甲和黄飞鸿齐名。王五不仅是一位侠义之人,而且是一个政治思想进步的爱国人士。他和清末维新变法代表人物谭嗣同称兄道弟,除了传授谭嗣同的武艺之外,就是帮助他做一些联络工作。二人由此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光绪二十四年,由于变法失败,谭嗣同和“戊戌六君子”一同斩于宣武门外菜市口。在谭嗣同被捕时,王五曾打算联络武林志士,密谋救谭,却被谭嗣同坚决拒绝了。谭嗣同想让自己一腔热血,唤醒麻木的老百姓。

光绪二十六年,义和团运动在北方兴起。王五率他的镖局弟子积极响应,杀洋人,杀牧师,王五他们提出口号是:“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劝奉教,自信天,不信神,忘祖仙。 男无伦,女行奸,鬼孩俱是子母产。 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珠俱发蓝。 天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

但是无论王五多么的武艺高强,也挡不住洋鬼子的洋枪洋炮,加上慈禧把他们出卖,王五最终被鬼子抓住了。被八国联军枪杀于前门,死时56岁。 王五死后,头被挂在城门上,家人无法给王五入殓。霍元甲敬重王五的爱国义举,只身从天津赶来。在一个夜里,飞身将王五的头取下、埋葬。

霍元甲(1868-1910),字俊卿,是迷踪拳第六代传人霍恩第的第二子,由于霍元甲从小体弱多病,父亲不允许他练功拳,怕他身体承受不住,另一原因就是怕辱没了霍家拳。但霍元甲很有心机,偷学霍家拳,自创了一套“迷踪拳”,醉后成了第七代迷踪拳的传人。

霍元甲的主要功绩就是建立“精武体育会”其目的就是发起全民健身的运动,再就是打败俄国大力士,为国人争了一口气。


话说在1909年春天,英国大力士奥皮音来上海在北四川路52号亚波罗影戏院(Apollo Theatre)“登台表演举重,他狂妄叫嚣打遍全国无敌手。他轻蔑国人的做法激怒了霍元甲,霍元甲便携其徒刘振声赶到上海商谈比武事宜,并商定“用摔跤方式,以身跌于地分胜负”。同时和俄国大力士签订了生死合约,打死白打死,各不负责。

于是,发起人开始筹措资金在上海静安寺路张氏味莼园(张园)内搭建了“高四尺,宽广二十尺”的擂台。比赛的时间已到,但奥皮音并没有来,据说大力士没把握战胜霍元甲。就这样,霍元甲名扬上海。


(霍元甲的影视形象)

黄飞鸿(1856年7月9日-1925年4月),字达云,号飞鸿。洪拳大师,岭南武术界一代宗师。也是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著名中医。

有道是:“虎父无犬子,”黄飞鸿的父亲是广东十虎之一,武术大家黄麒英。(王隐林、黄澄可、苏黑虎、周泰、谭济筠、黎仁超、陈铁志、苏灿、梁坤共称“广东十虎)。黄飞鸿自小深得父亲真传,尤其是独创的佛山“无影脚”十分了得,罕有敌手。

(黄飞鸿的影视形象)

黄飞鸿曾先后被提督吴全美、黑旗军首领刘永福等聘为军中技击教练。据说他对跌打损伤很有研究,军队受伤的人很多,药材都是采购黄飞鸿的宝芝林里的。

相传黄飞鸿平生绝技有双飞砣、子母刀、罗汉袍、无影脚、铁线拳、单双虎爪、工字伏虎拳、罗汉金钱镖、四象标龙棍和瑶家大耙等。黄飞鸿是对中国博大精深的武艺精通最多的一个人,因其尤精虎形诸势,故在武林中享有“虎痴”之雅号。

此外,黄飞鸿亦善于舞狮,有广州狮王之称。后来黄飞鸿死后,他的老婆莫桂兰在林世荣、邓秀琼的帮助下,带着黄飞鸿的两名儿子移居香港设馆授徒,传授黄飞鸿舞狮技艺。


(黄飞鸿的影视形象)


秉烛读春秋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其中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大侠有射雕英雄传里面的——丘处机。

丘处机1148年出生,1227年仙逝,享年80岁。我们都知道,他是全真派的掌教,可为什么说他是大侠呢?

1220年农历正月,73岁的丘处机知道成吉思汗已经势不可挡,但是知道蒙古人弑杀,于是决定前往规劝,而这一走,就走了4年。

途径河南--北京---居庸关--漠南--中亚—漠北拜会铁木哥斡赤斤---内蒙古的镇海城---然后继续经过回纥城、昌八刺城、阿里马城、赛蓝城---1221年到达撒马尔干(今乌兹别克斯坦的一个城市)修整后,与次年也就是1222年到达"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大部分位于阿富汗境内)八鲁湾行宫觐见成吉思汗。

这一走,来回就是4年,以73岁的高龄,走了35000里,远超长征路,尤其是走完之后他已经77岁了,在和成吉思汗会面期间,他们的对话,被耶律楚才编集成《玄风庆会录》,而其中的主要思想就是:止杀爱民。

在古代,三四十岁都自称老夫的年代,很难想象,一个70多岁的老人,能够徒步35000多里,仅仅只是为了去劝说成吉思汗多爱民,少杀人。这才是真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辣椒炒辣椒


大侠,亦称侠客,或称游侠。侠客是历史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封建社会里,老百姓不但深受统治者的压迫,还深受地痞豪绅的欺凌,因此就产生了一种愿望,希望在危难之时,有仗义的人挺身而出解救他们。顺应老百姓的这种愿望,历史上曾经出现一批轻生重义、排难解纷、扶危济困的侠客。他们的仗义行为受到了广大百姓的称颂。

司马迁在《史记•游侠列传》中记载了汉初到武帝时几位大侠的事迹。这几位大侠是朱家、剧孟和郭解。

先说朱家。朱家最著名的侠义事迹是援救季布却不思回报。《季布栾布列传》上说,朱家“阴脱季布将军之阨,及布尊贵,终身不见也”。司马迁说,鲁人“朱家者,与高祖(刘邦)同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朱家“振人不瞻(不瞻,意为贫困),先从贫贱始。家无余财,衣不完采,食不重味,乘不过軥牛(驾牛)。专趋人之急,甚己之私”,“自关以东,莫不延颈愿交焉”。这是朱家。

再说剧孟。剧孟,洛阳人。“周人(周,即洛阳,洛阳原属周地,故称周人)以商贾为资,而剧孟以任侠显诸侯”。剧孟的仗义行为类似朱家。司马迁说,剧孟好赌博,喜欢年轻人的游戏,“然剧孟母死,自远方送丧,盖千乘(指车千辆)。及剧孟死,家无余十金之财”,全部施舍给了穷苦百姓。从千车远来为其母送丧,足见剧孟是何等地深得民心。周亚夫平七国之乱时,发现吳王等没有借助剧孟的威望起事,因此庆幸地说:“吳、楚举大事而不求孟,吾知其无能为已矣”。足见剧孟威望之高,影响之大。

最后说郭解。郭解,今河南济原县东南轵城镇人。司马迁说“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阴险狠毒),慨不快意(感到不合己意的人就杀),身(亲自)所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救)人之命,不矜其功”,这是典型的大侠形象。后来,郭解被汉武帝所杀。司马迁评价郭解说:“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说话没什么可取的)。然天下无(无论)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於戏(呜呼),惜哉”!

以上就是被写进《史记》的著名的三位大侠,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被司马迁写进《史记》的侠客还有王孟、瞷氏(为汉景帝所杀)、周庸、韩无辟(避)、薛兄(况)、韩儒、田仲等。在他们之前(春秋战国时期)则有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要离等。近代则有大刀王武、霍元甲等。

百姓敬慕侠客,拥戴侠客,希望侠客拯救自己于危难。而封建统治者却把侠客视为暴徒而横加诛杀。他们认为侠客“专以奸犯公法”。西汉学者杨雄就说,侠为“窃国灵”(见《法言•渊骞》)。东汉史学家荀悦说侠是“德之贼”(见《汉纪》)。可见,不同阶层的道德观和道德标准是不同的。统治者的道德标准是财富、权势,即所谓“何知仁义,已享其利者为有德”,“侯之门仁义存”。而百姓们的道德标准,则是竭力振救别人的危难而不居功,即所谓“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所以,司马迁认为,侠客的行为“虽不轨于正义”,“虽时扦当世之文罔”,却是符合百姓利益的。侠客们“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采(有所采取);不既(失)信,不倍(背)言,义者有取焉”(见《太史公自序》)。所以,为他们立传,是完全值得的,给侠客们很高的评价和热烈的赞扬,是应该的。



辽西布衣10


黄飞鸿,他6岁从父习武,尽得家传功夫。后遇林福成授其铁线拳、飞砣绝技,并在朱辉镗处学得无影脚,武艺日臻完善。后来黄飞鸿子承父业成为联代宗师,是当时南派武林中最年轻的武林教练。

霍元甲,清代爱国武术家,他的武艺岀众,又执仗正义,继承家传“迷踪拳”绝技。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轰轰烈烈,充满传奇色彩。

李少龙,原名李振潘,为美籍华人。他是一位武术技击家,武术哲学家,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武打电影演员。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南霁云可谓是历史第一人。武功有历史记录,一箭惊世人,为国力战而亡(能够不死,南霁云宁可回去战死)。


小楼一夜听春雨219148354


17147/+717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