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期间,产妇再难也要守住“8个底线”,子宫会“感谢”你的

老一辈的人常说:月子坐不好,浑身都是病。所以,自古以来,中国女性还是很注重坐月子的。坐月子是产妇产后身体恢复的重要时期,月子做好了,产妇身体能很快的恢复到孕前水平,但是如果做不好的话,那就可能会留下一辈子的病根儿。

对于女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子宫,如果子宫出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女人的身体健康。女人怀孕时,身体所以器官中,当然是子宫的变化最大。子宫从孕前的50克,也就是拳头大小,到孕末期的1000克,变成一个大西瓜,孕前孕后足足大了十几倍。子宫是宝宝最初成长的宫殿,供给宝宝营养,让宝宝柔软的子宫里面慢慢成长;直到宝宝长大以后出生了,子宫一下忽然一下变成了空空的房间,要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很不容易。要怎么做才能让子宫恢复到最初的状态呢?

坐月子期间,产妇再难也要守住“8个底线”,子宫会“感谢”你的

坐月子期间,产妇再难也要守住“8个底线”

1、及时排尿

产后医生都会提醒产妇要及时排尿,但是对于很多顺产的产妇来说,产后身体很虚落,如果是侧切了的话,那就更痛苦,下床都不方便。但是,不管排尿有多痛苦或者多不习惯,产后4小时内一定要排尿。如果4小时后仍没有排尿,建议新妈妈及时找医生就诊,以免发生尿液滞留。尿液滞留会提高泌尿道感染的机会,且胀满的膀胱也可能会使子宫移位,从而影响子宫收缩,甚至造成子宫出血。所以产妇一定要及时小便,以免影响到子宫收缩以及身体的恢复。

2、哺喂母乳

母乳是公认的宝宝最好的纯天然食物,通过母乳喂养可以让宝宝获得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提高宝宝免疫力。尽管它的好处多多,但是有一些新妈咪却担心哺乳后身材走样而拒绝母乳喂养孩子。

其实,正确的母乳喂养,不但不会导致身材走样,还能让新妈咪们能够健康快速的恢复从前的窈窕身段。不仅如此,母乳喂养还能促进子宫收缩,只要宝宝一吸吮,子宫就会收缩,宝宝频繁地吸吮、频繁地产生这种反射刺激,会使子宫的恢复加快,使子宫可以早日恢复孕前水平。

坐月子期间,产妇再难也要守住“8个底线”,子宫会“感谢”你的

3、月子坐够42天

很多人都以为坐月子是30天,其实坐月子是42天。现代科学坐月子认为产妇分娩后子宫的恢复需要6周时间左右,才能恢复到接近非孕期子宫的大小,产后腹壁紧张度的恢复也需要6-8周时间,所以建产妇产后坐月子要做足6周,也就是42天。

需要注意的是,在产后坐月子期间一定要留意子宫的恢复情况,产后42天以内一定要禁止性生活。一般到了42天之后,产妇最好去医院做一次详细的身体检查,能有效帮你监测子宫和身体的恢复状况,如果有问题,也能够早发现早治疗。

4、不能干重活

因为产后产妇的盆腔肌肉和韧带都处于松驰状态,过度用力会增加腹部压力,容易造成子宫下垂,子宫下垂是妇女病中很不好治疗的疾病

5、产褥期别“赖床”

虽然说产后要多注意休息,有助于产后恢复,但并不是意味着不能下床,不需要运动。老一辈人总是说,坐月子要在床上躺着,尽力不要下床运动,才有利于产后恢复,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早期运动对于恶露的排出、子宫恢复十分有利,适当的运动健身不仅对身材恢复有好处,对缓解产后肌肉和骨骼的酸痛也是很有效果的,有规律的运动还可缓解压力,并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坐月子期间,产妇再难也要守住“8个底线”,子宫会“感谢”你的

6、别当脏妈妈

很多老一辈的人总会跟新手妈妈说,坐月子不能洗澡,不能洗头,不能刷牙等,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坐月子期间本身就非常容易出汗,很容易导致细菌滋生,如果不注意卫生的话就会对身体造成危害,最主要的是会危害到宝宝的生长发育。

产妇再月子里,身体还处于恢复中,比较虚落,抵抗力也差,特别容易被各种病菌感染。所以,产后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生殖器的清洁消毒卫生,要勤换内裤、卫生巾等,而且要进行清洗消毒。这样可以有效避免生殖器官感染,也有利于子宫恢复。

7、子宫复原运动

经过妊娠与分娩后,维持子宫正常位置的韧带也随之松弛,子宫的位置可随着体位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产后经常取仰卧位,就可能遗留子宫后倾而出现腰膝酸痛、腰骶部坠胀不适等症状。因此,为使子宫保持在正常位置,应进行“子宫复原运动”。

分娩后,早晚可行俯卧位(注意不要挤压乳房),每次俯卧20~30分钟,平时可采取侧卧位,仰卧时间不要太长。分娩后10天起,早晚各做1次胸膝卧位,每次持续10-15分钟。胸膝卧位姿势要正确,胸部与床紧贴,尽量将臀部抬高,膝关节呈90度。

8、骨盆恢复

由于十月怀胎及分娩过程中对骨盆的挤压,导致产妇产后骨盆松弛。骨盆松弛后,不但会导致身材走样,还会出现、腰酸、步行困难、内脏和子宫下垂、小便失禁等一系列问题。产后通过恢复训练与骨盆修复来增强肌肉的支撑力,改善骨盆松弛、前倾,除了能缓解腰酸背痛、小便失禁的情况,还有利于子宫恢复及恢复体形。

坐月子期间,产妇再难也要守住“8个底线”,子宫会“感谢”你的

产后的子宫恢复,对于每个产后妈妈都是十分重要的,但也是很多妈妈比较容易忽视的。那么,产后子宫恢复完善都有什么标准呢?

产后子宫恢复好不好,就看这2个指标!快对照下

1、子宫体下降情况

生完孩子之后,由拳头大小被撑成西瓜大小的子宫,需要慢慢回缩。在坐月子过程中,你应该多关注子宫的变化。用手摸肚脐附近,如若摸起来较硬着,就是被撑大了子宫。在坐月子的这42天里,子宫会一天天的恢复,子宫体会慢慢的下降,会每天下降1-2厘米。大约在产后10-14天内,子宫变小,降入小盆骨腔内。产后30天左右时,你摸肚脐处,如若没有那么硬了,就说明子宫恢复的还不错。

2、产后恶露颜色

产后恶露排净,也是标志子宫恢复好的信号。

产后1-3天,恶露量较多,颜色鲜红,含有大量血液、小血块及坏死的蜕膜组织等;

产后3-5天,恶露变为淡红色,血液量较少,有较多宫颈黏液,还有坏死的蜕膜组织和白细胞等;

产后10-14天,恶露成白色或淡黄色,甚至白色,含有大量白细胞、蜕膜组织等。

产后4-6周,恶露分泌停止,子宫基本恢复正常。

坐月子期间的“8个底线”,你坚持了几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