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历史上的瑞士很少受到战争波及,是什么原因?

sgill-理


这是因为瑞士奉行所谓的中立政策,而且得到了国际认同。

什么是中立国呢?中立国指在发生武装冲突时,对交战的任何一方都不采取敌对行动的国家。中立国,有战时中立国和永久中立国两种,瑞士属于后者。中立国是受国际法和条约保护的,攻打中立国,是触犯国际法的,一战德国威廉二世,就是因为攻打了中立国比利时,把自己弄成了战犯。国际上目前公认的中立国有瑞士、奥地利、瑞典、芬兰 、爱尔兰、哥斯达黎加、土库曼斯坦。


瑞士是如何走向中立国的呢?

1291年8月1日,瑞士独立,它在1515年和法国打了一战,结果大败,于是开始审视周边环境,调整对外国策,奉行中立。因为瑞士国土狭小,周边大国强国林立,自己夹在中间,谁都得罪不起。尤其是拿破仑倒台以后,为了掣肘法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特意推动了瑞士的永久中立进程,好让瑞士这一片变成缓冲地带。在1907年《海牙公约》里,还特地注明了它中立国的地位。

但是,光靠条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靠本身硬。瑞士全民皆兵,是全民义务兵役,适龄公民,每年都得接受三周军事训练。多山环境,为自己创造了天然的屏障,而且,瑞士还修筑了大量永久性防卫工事和要塞,不是有很多人都说过,很多山,都掏空了。这些,都让想动他念头的国家得三思而后行。


还有,瑞士的永久中立国,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单纯,它滑得很。就比如二战,希特勒不动它,就是因为瑞士充当了纳粹洗钱敛财工具,给纳粹充当了财富保管员的角色。二战时期,大量被迫害的犹太人的财富就是在它手里被吞没的。瑞士还为纳粹等法西斯国家提供了军事通行、补给这些便利,还积极配合纳粹的迫害犹太人的行动,把大量企图逃往瑞士的犹太人交给纳粹德国。瑞士还有一款防空炮,卖给德国呢,大量精密设备零件也出口德国……这些对纳粹的妥协逢迎,也是它二战,没被希特勒收拾的原因,留着它,比打掉强。


另外,瑞士,主体人群,其实是德意志人。这下你就知道为啥世界大战打不到它头上了吧。


那年那兔这些事


1、瑞士虽小但是十分强。

瑞士军刀和手表世界闻名,同时它也是世界著名军火出口国。军事工业强悍,军队实力一流。自中世纪以来,瑞士人一向以骁勇善战闻名。瑞士雇佣军和梵蒂冈的教皇瑞士卫队可见一斑。同时由于是小国,其奉行和韩国类似的全民兵役制度。

2、瑞士国防意识极强。

纳粹崛起之后,瑞士第一个认识到其威胁,几乎将瑞士重要节点的山地掏空,修建要塞。这些要塞是日本关东军要塞和我朝鲜战争坑道这样简陋的掩体所不能比拟的,这是一系列现代化军事堡垒,内部装备有大量机械传动火炮和军火。交通、生活、军事储备、通信技术都处在世界一流水准,储存了可用半年以上的物资。

3、瑞士多山,易守难攻。

介于此,瑞士二战几乎在所有桥梁和山地公路下都埋设了炸药,一旦开战全部炸毁。

4、瑞士主动向希特勒妥协。

为了防止希特勒进攻,瑞士除了强化国防之外,对纳粹进行了一些妥协。比如出口精密工业产品、军工产品、重要军事战略物资、允许德意通行等等。

5、作为和世界其他各国的一个中立交流点,瑞士的存在自有其作用,比如资金流转。

6、瑞士国力有限,且对各国来说除了夹在德意之间,并不是十分重要的战略节点,其进攻能力有限并没有实质威胁。

对于其他国家来说,瑞士就是一块外面包了一层岩石一层钢铁的硬骨头。吃下它没什么太大用处,却容易把牙给崩了。

就二战来说,德国倾尽全力,也难保在半年内能拿下瑞士,而且伤亡、损耗难以计算。这对于希特勒而言无疑得不偿失。


天眼观世界


我觉得有以下几种原因。仅代表个人观点。

第一,意大利,法国,德国开战,瑞士不是交通要道和兵家必争之地全是山区,交通还不好,

第二,瑞士政府早就通告过了我们保持中立,政治和军事都中立。而且瑞士的银行业非常发达,任何国家都可以申请贷款。这也是一个原因吧。

第三,几个老虎再打架,会在乎一头狼么,因为这不是一个等级的对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