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曾国藩打败太平天国后称帝了,历史会如何?

贝佳致远


历史当然不能假设,但人们总喜欢随便假设。目前问答上这类问题太多了,基本都是一个思路、一种模板下的产物:

假设李建成先下手为强,会怎么样?

假设太平天国最终胜利了,会怎么样?

假设曾国藩称帝了,会怎么样?

假设李鸿章在南方自立,好会怎么样?

假设明英宗没有御驾亲征,会怎么样?

假设光绪皇帝杀死慈禧太后,会怎么样?

诸如此类,无数个假设………

我只能说,想象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此类假设几乎没有一个能够成立。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结果就是正义与标准。回到历史现场,之所以历史人物没有作出假设中的选择,就在于各种条件不具备,没有别的选择。没有人会蠢到束手就擒,坐以待毙。

曾国藩不可能也没有条件称帝。且不说作为儒家学说信奉者的曾国藩秉持忠君爱国思想,为君父分忧,为民经世,看重名教纲常,不会谋反。就是把他说成野心家,称帝的条件也不具备。众所周知,地方团练形成势力之后,朝廷自然要防范,不会任其自由发展乃至威胁到自己的统治。

一开始,朝廷会派八旗可靠的将领去监督,曾国藩是湘军实际统领者,但不是清廷战略的决策者。而且,除了湘军之外,还有很多其他汉族将领,不一定都听曾国藩的话。各地八旗驻防虽然实力不行,但是预防作乱的功能是具备的。而且,湘军士兵打仗是要有钱的,地方就那么大,如何筹款还是一个问题。攻破太平天国所在的南京,烧杀抢掠一番倒也可以。问题是,如果自立这些人愿意卖命与否都是问题,虽然兵为将有,但可别把湘军看作铁板一块。

还有,曾国藩湘军活跃的地方督抚,不是吃干饭的,能和朝廷一条心不和军阀一条心。如果真要自立称帝,恐怕朝廷收拾起来难一点,但也会最终平定。毕竟,曾国藩既不具备称帝的正统性与程序性,也不具备合法性与现实性。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


秦右史


曾国藩是有机会自立的,这个时间点就是1861年前后

实际上胡林翼,彭玉麟,鲍超都劝其自立

这个关键时间点就是1861年前后,左李还没有真正自立,而东南大全竟在曾国藩手里

到了平定太平天国后,湘军发财皆无战心,左李已经成气候

实际上曾国藩不自立在当时和后世都是对的

假设曾自立,而当时太平没有平定,那就是满清,左,李三个人,最终结果就是华夏死伤狼藉,国土四分五裂,北有俄罗斯,西藏觊觎英国,广州湾觊觎法国,结果不言而喻


风中小草59


当时曾国藩的实力确实强大,他是两江总督,左宗棠是闽浙总督,罗炳常是四川总督,李鸿章是江苏总督,还有3个总督、5个巡抚全是湘军之人。他的湘军大约30万人,攻破南京消灭了太平军,几乎控制着江南诸省,这是事实。

但湘军攻陷天京,顿时“十年壮丽天王府,化作荒庄野鸽飞” 、“一时哀号之声,惨不忍闻”之惨景也难从历史中抹去。曾国藩虽然饱读诗书,温文尔雅,但仍应归入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行列。

有人要曾国藩称帝这不假,连太平军的李秀成也说过:只要你曾国藩一声令下,我愿率10万太平军助你打天下,建立汉人政权。不过,曾国藩很快杀掉了李秀成。

曾国藩毕竟奉满清圣命办事,为满清“看家护院”。他心知肚明:咸丰帝担心他有野心,取消了封王的许诺,只给他一等候的爵位。

当时清朝仍然拥有八旗嫡系军团、淮军团、蒙古军团等,多个势力互相制衡;僧格林沁的蒙古铁骑,左宗棠的楚军,李鸿章的淮军都分布在湘军的周围,曾国藩知道身陷包围圈之中;如果国内再次动乱,西方列强就会从中牟利,中国不是分裂而是亡国灭种了。他不想成为千古罪人,连称帝之事想都不敢想。

曾国藩很明智:湘军在占领南京后内部迅速腐败,对战争感到厌倦和疲惫,战斗力直线下降。

老谋深算的他不想让朝廷猜忌,于是摆出甘为人臣的姿态,在朝廷默许下主动裁撤90%的湘军,除留下一部分守卫南京,宣布湘军就地解散,大多回到湖南老家,从此湘军退出历史舞台。

曾国藩没有称帝的野心,说到底他是传统士大夫,忠君爱国在他脑子里根深蒂固,他的愿望只做一个中兴之臣,何况已达“亷颇老矣”的年岁。

其实,这是属于“人会飞”之类的命题,客观上有点粉饰、拔高“曾剃头”的味儿。这类假如、假设、如果之类问题多了,会让答者和读者产生“视觉疲劳”和厌烦感。(图片、资料源于网络,如侵权请告之,立马删除相关部分)


天宁阁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很多很复杂……据李秀成被曾国潘诱供的“变节书”真迹考证,忠王总结了天国内务的十大失策失误之处:前3一4处指出太早定都天京然后派孤军北伐的致命败笔,5一7处指出天京军政内讧皆由于天王与其两个哥哥的自私与狭隘,8一10处指出太平军最后面对湘军与洋枪队(腐满雇佣的八国联军)的联合绞杀,天王不理政务外交无策无略被湘军击中软肋。小编今天的问题的讨论焦点在8一10处:当太平军誓死打着“灭清反洋”的革命旗帜时,身为汉人的湘军头首曾剃头却扛着“亲洋忠清”的反动愚昧卖族求荣的旗号……曾在俘获李秀成之后,华夏大地的主族汉族确实有一次千载难逢的民族复国再兴机遇……容个人假设一下:曾首回首汉民族的历史,顿然醒悟,逐讨得忠王手令集中流散的各路太平军听候号令,同时秘令湘军各统将对清旗军警戒……湘太联军随后摧枯拉朽般消灭顽抗的清军,洋军必观风向而倒向湘军……若此,曾帝业可立,汉民族再振雄风,正赶上欧洲工业革命的浪潮,很有可能与欧洲各国同步迈入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的话,华夏后面的自1894年到1937年的苦难与耻辱皆可避免也……可惜可叹,曾剃头一念之差,不做千古一帝留芳百世,却甘做满奴遗臭万年留下千古骂名——曾剃头是近代汉民族百年耻辱的罪魁祸首!


山里树水中鱼


历史上只有结果,没有如果,更不会有假如,满清也只不过是封建帝制,家天下,维护少数贵族的利益,曾国藩这个汉民族败类,投靠满清,为虎作伥,丧失民族气节,为了光宗耀祖,升官发财,为了自己能清史留名,甘当满清鹰犬,满口仁义道德,满口孔孟之道,以理学治军治民,为了维护地主富商巨贾资产阶级利益,主张乱世要用重典,对于人民敢于反抗造反,从来不会心慈手软,而且坚决镇压,要不是太平军战略上出现重大失误,坚持高筑墙,广积粮,缓成王的战略方针,内部也不会为争权夺利发生内乱,曾国藩也不一定能打败太平军,湘军,淮军,楚军联合当地富商巨贾和英法支持下,自己也付出巨大伤亡才打败太平军,攻破南京城公开抢劫,强奸,将士奋勇杀敌,也是为了进城抢劫金银,为了自己能发财才奋勇杀敌的,并不是湘军有多强的战斗力,据说曾国荃也劝过曾国藩自己称帝当皇帝,推翻满清政权,但是曾国藩心里明白湘军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军纪涣散,抢劫,强奸经常发生,李鸿章虽然是他手下,也不一定听从他指挥调动,就算曾国藩推翻满清,自己当皇帝也会为权贵服务,也一样割地赔款,丧权辱国。出卖国家利益,置人民国家生命安危于不顾,屈膝求和讨好外国主子,不要对曾国藩有任何幻想。


125878215蜂獾


曾国藩虽然精神顽强,领导能不错,但他骨子里是封建官僚地主阶级的腐朽思想,再者满清百年统治已在他心里播下了奴才性格的种子,他注定只能是一个为朝庭卖命的奴才,他论谋略,几乎泛善可陈,打仗战战皆败,是太平军内乱才给了他可乘之机,论格局,他甘做汉奸,屠杀同胞,看不到满清的腐朽没落,更别说远见,他跟本就跟不上世界潮流,只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干了一些事情。他的思想是彻底的反动顽固的,讨好主子,仇恨民众,不知大势所趋,一味螳臂当车,终究是大厦即倾,一木难扶,他的功名也随着满清的灭亡而湮设在历史的洪流中。曾国藩在为官之道上他是成功的,以一汉人挤身满清政府,利用镇压太平军的的功绩,位极人臣,他得了天时,江南人民对满清仇恨极深,又较富庶,他鼓动了地主豪强,拉起了忠于自己的军队,他也得了地利。至于人和他就太差劲了,太平军灭,随他打天下的将领已跟他没什么出息了,都份份自立山头了,他后来几乎成了光杆司令,这就是他奸诈有余,仁德不足了,大家看他根本就没有啥雄才伟略,治世良方,只不过是一朝庭鹰犬,也只好各自谋出路了,所以曾国藩在灭太平军后,遭朝庭猜忌,也削了他的兵权,自己的问僚也弃他而去,他还有啥能耐可以反呢?他唯一的机会只有在太平军内乱后,双方相持之时,罢战言和,一同北上,共取满清,再以其汉家正统,光复中华,再改组或镇压太平天国,则建不世之功,可惜他封建思想太顽固了,错失了良机,错失了改变中国命运的大好机会,让满清继续统治中国半个世纪,也是让中华民族走向苦难的深渊,所以说误我中华五十年,曾国藩罪不可赦,现在一些人却把他吹成什么"圣人”良臣"那都是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他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将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


逸156775599


如果称帝,清朝依靠自身力量无法平叛。

清廷依靠正统,会有三手准备,蒙古人,内省勤王,洋人。

蒙古人一直是满清的忠实狗腿,乃是以胡平叛,蒙古人对湘军还是有一定优势。

内省勤王会引发军阀割据,清廷对地方控制减弱又无可奈何。

清廷拉拢洋人,还是以试探居多,毕竟来自外部,摸清实力为主,绝难有更多倚重。不过洋人大多会以雇佣军的形式出现,政治影响偏弱,符合清廷宁与外邦的一贯作风。

而曾国藩要想拼一拼,唯有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为口号,江南半壁应能望风来投。只要政治纲领出色,先划江以自守,开通贸易,借助整合洋人势力,一鼓北伐,并非难事。京畿定而天下宁,天下重归汉人之手。


望学楼


当时中国表面的一统之下,既是千疮百孔,又是四分五裂。内忧如此,外患更深!清政府平叛太平天国,使用的是东汉末年平灭黄巾军一样的套路。这种套路最大的后患就是军阀兴起!事实上,这的确成为了事实。李鸿章成为仅存的军阀。后来的袁世凯也是依靠小站练兵成为新军阀。

其次,民族矛盾不仅仅局限在汉满之间,各个民族之间已经开始了隔离称王称霸的时代了。清庭的统治力下降地太厉害了,而且自信心也极度不饱满。西方殖民经济对中国本土经济的冲击。外国人利用传教、非法行医等手段来制造中国政治板块大裂解的举措也越来越效果显著,这都是民族冲突和地区冲突的源泉。

曾国藩当时就是一个军阀而已,只不过被慈禧用政权换军权的方式来剥去其军阀的内涵。慈禧的目的是为了满清的统治地位,而曾国藩则是爱国(在这事上,我这样评价)。

一个军阀称帝是天下进入数百年民不聊生、狼烟千里的军阀混战时代的标志,也是唯一的可能。别的人和军阀不会在意第一个称帝军阀的战略用意的,就像袁世凯称帝的结果一样,立马会乱纷纷一百个军阀、一千个大土匪崛起抢夺地盘!曾国藩是清楚这种事,他的历史知识很扎实,不用说三国,就说隋唐之际、唐朝藩镇割据就足以令他冷汗连连了!

曾国藩不称帝,就是那么多人劝说也不称帝,是他为中华民族立下的不世之功。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英法俄还没有开始颓废,日本正在崛起,这一世界格局比二十世纪一十年代的局面凶险十倍啊!


席军WH


乐观黄山自在徽州,当仁不让,谢谢!

无论主观还是客观,曾国藩都不可能称帝,这是一个前提。

现在顺着提问者的思路看,如果曾国藩果真被黄袍加身,那么他所经历的历史将一如既往,对头,历史将一如既往!

为什么?原因就在于曾国藩是中国传统帝制极权统治文化在19世纪的集大成者。曾国藩称帝,他无非还是沿着传统极权统治的道路一如既往地走下去,三纲五常,家天下,不会有重大突破。

当然,19世纪中叶的中华大地,并不是没有脱胎换骨的机会的,那就是洪秀全。

如果当时的历史不是选择了帝王思想最浓郁的洪秀全,或者说如果当时的历史选择的洪秀全不是一个帝王思想极端浓郁的人,那么基督教借助太平天国运动,已经占据了中华大地的半壁江山。

如果这个太平天国运动果真是由基督徒领导,那么当时上海的西方势力必定跟太平天国运动相结合,请问,满清还有翻本的机会吗?中华大地当时不是已经开始维新了吗?这样还有日本什么事?

170年前,历史给了中华民族一次融入世界的机会,只是被洪秀全糟蹋了。

200年,往事不堪回首……


乐观黄山自在徽州


扫灭太平天国后,曾国藩如果能听取高参建议,乘势灭了满清王室,仿效宋太祖演一出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话,历史将大不一样!

曾文正公做皇帝,凭他优越的政治军事素养,肯定比满清的光绪,宣统要强百倍!

至少,不会有慈禧太后这个老妖婆兴风作浪恣意妄为,为满足一己之私不惜丧权辱国!

只是万般无奈,曾文正公太过于看重名节愚忠,行事上也过于懦弱,不敢效仿宋太祖!

如果曾文正公有左宗棠的气魄,有谭嗣统的血性,用不着等到孙中山革命,早就推翻了满清!

可惜,历史是不能假设的,也不会重来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