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的小说描述,蒋干只是一个小丑,在历史上的蒋干又是怎样的?

张镡月


蒋干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但历史上真实的蒋干并不是

在《三国演义》里那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超级大白痴。正史中的蒋干是江东的风流名士、辩论家。

据《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记载: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可见蒋干在当时的江东一带,也是气度恢弘,器宇不凡的大帅哥,而且非常的才学,以辩才著称,独步江淮一带,没有人能与他论辩。曹操南征时,慕其才能,强征蒋干成为他的幕府。

曹操在赤壁之战前,打算上兵伐谋、攻心为上,劝降周瑜。听说蒋干与周瑜是同学故交,于是派蒋干去作说客,蒋干十分清楚周瑜的性格,知道去劝降作为不大,但因为寄人篱下,不得已而为之。这个故事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但故事情节却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演义得面目全非。

历史记载,周瑜一听蒋干来访,便知其来意,故意带着蒋干巡营一周,表明自己宁战不降的心志。蒋干当然也是明白人,在整个过程中,也都只是“但笑而不语”,没有表露出劝降周瑜的意图。反而是回去向曹操复命时,称赞周瑜情致高雅,意志坚定,非言辞所能离间的,于是曹操放弃了招降的念头。

《三国演义》中所谓的群英会、蒋干盗书、连环计等,完全是子虚乌有,与蒋干没有半毛钱的关系,而且蔡瑁、张允被杀,固定战船被火攻,这些账也不应该算到蒋干头上。

蒋干在曹操赤壁大战失败后,仍然能在曹营悠哉地过着他名士的风流生活,就足以证明这一点

虽然历史上关于蒋干的记载不是很多,但不难看出,蒋干其实也是个英俊与智慧并存的“男神”级人物,可只因为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编了个“蒋干盗书”的故事,蒋干被当成小丑嘲笑了几百年,着实有些冤。

以业余视角品读历史,用淡泊心态谈笑古今,掌心读历史欢迎关注点评


掌心读历史


《三国演义》是一本章回体小说,其主要的表达是“尊刘贬曹”,里面的人物都是罗贯中将来自雅俗不同层次的文化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并且从中表达出自己的价值观念和一定的艺术好恶。因此,从这方面来说,来自曹操这一派的文臣和武将,在一定程度上就被罗贯中进行一定的“恶”处理,弱化其才能,从而衬托出刘之一方的大义与聪明才智。

在赤壁之战中,孙权一方在名义上属于刘氏集团的盟友,所以其里面的文臣武将会比曹方的文臣武将更加的有才能一些。从蒋干,周瑜,以及蔡张等人可以看出对比。

在《三国志.周瑜传》中的《江表传》,可以看出蒋干是个一表人才,以辩才著称的风流才子,而他出现在曹营,也只是被曹操听其名声而强征过来罢了。

至于演义中的蒋干盗书,在正史上似乎没有出现过,也许这只不过是罗贯中为了凸显曹方的一定程度“愚昧”,彰显孙刘联盟的“聪明”,所造出来的一个艺术故事情节罢了,并且这也是为了孙刘的赤壁之战能大胜的其中原因之一。

通查典籍,蒋干的确被派到周瑜处,但人家也只是打着老友的名义,去拜访一下老同学,喝喝酒,聊聊天,暗访一下周营的情况,以及周瑜能否被曹操所用罢了。

所以,最后蒋干觉得周瑜不可能成为曹操麾下的谋士,回去后便告诉曹操周瑜不可为。

也许,人家蒋干在完成任务后,并安全的避过赤壁之战,跟随曹操回到洛阳后,继续过着左拥右抱的风流生活也不一定。

总而言之,演义只是演义,我们要学会思考,一定程度上当不得真!


韶华倾梦


据史书记载,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意思是说,蒋干为人器宇不凡,具有张仪苏秦那样的辩才,江淮一带,没有人是他对手。

显然,蒋干也是个英俊与智慧并存的“男神”,可只因罗贯中编了个“蒋干盗书”的故事,他被当成小丑嘲笑了几百年。


合阳小壶


一个有小聪明的名士


烽火照狼烟69


和杨修一个类型


UnderTaker1


历史上的蒋干有“仪容”,长得帅气;有“辩才”,口才好;这方面从《三国演义》周瑜口中也能得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