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怎么评价汪精卫?

秃铅笔48330601


他的定论其实一句古话就能盖棺定论!

“周公恐于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年身便死,千古忠佞有谁知。”

这首诗是白居易写的,却套在汪精卫先生头上极为合适。

汪先生在青年时期,一己之力刺杀大清的摄政王。虽然失败却铁骨铮铮,而大清的摄政王,不管是因为欣赏他的热血还是迫于政治压力,最后没有将其杀掉。都或多或少的说明汪肯定有一定的人格魅力和热血的青年。奈何人是有欲望的,当他登上高位之后就被渐渐的fusumeuhhh


笑看风云史


“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

1938年10月28日,陈嘉庚先生在国民参政会发来这样的一个提案。

它言简意赅,振聋发聩,差不多就是指着汪精卫的脑门说的,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投降日军不被戳脊梁骨的人,也是有的——马占山。

马占山试图向日本人投降,但他拒绝签署正式的投降文件。他上台后,叛徒张景惠等人欺骗他开伪满洲国筹备会议。他也借口头疼拒绝签署有关文件,没有为敌人做任何事情。相反,马将军利用了他的职位,秘密囤积了物资。不到两个月后,他开始起兵卷土重来。

就像姜维的“望陛下忍数日之辱,维将使日月幽而复明,社稷危而复安”。

这才是大丈夫能屈能伸,真•曲线救国。

而汪精卫?

76号特工被称为“魔窟”。 看看这位“曲线救国”的人物杀了多少抗日英雄?所谓的敷衍了事的态度是这样的?倒戈起义计划在哪里?

为了争夺国民党的最高权力,他失败了好几次,多次下野,但坚持到底,到最后已经不择手段,九一八发生以后,汪精卫仍然在广东组织北伐内战,后来在多方调解下才罢休。

他的投降,主要是为了争夺最高权力的位置和名气。汪精卫是一个对政治斗争充满热情的非常典型的人物。为了权利,没有底线没有道义的汉奸!

卿本佳人,奈何作贼?

汪兆铭,字季新,笔名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民国四大美男之一,早年曾经刺杀载沣失败,写出“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这样慷慨激昂的诗句,名震天下,可谓是英雄出少年。

明知刺杀风险极大,仍然踏出一步的人。

能以精卫之名,曾执笔宣传三民主义之人。

曾经为孙中山先生订立遗嘱的人。

这样的人却当了汉奸...

历史真的是开了个大玩笑。

然而这个玩笑,还是千真万确。

如果汪先生1910年刺杀后死于狱中,真的是最好的结局了吧。

曾经慷慨歌燕市,今日慷慨歌燕市。恨未引刀成一快,如何不负少年头?

你们对汪精卫所谓的自欺欺人的曲线救国有什么看法呢?欢迎讨论!

随手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木剑温不胜


前几天有一个问题很有意思,就是说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在骂张学良,却很少有人骂汪精卫,史论纵横当时的解释是,对张学良是一种矫枉必须过正,以前正面形象太突出,所以骂,汪精卫已经到底了,没有比汉奸更可耻的事情了吧!

当然,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对汪精卫反而有一种夸赞的声音,认为其是曲线救国,对汪精卫应该多一种理解,多一种同情,看来现在的世界观真的是崩塌的,逃跑的果然比不上投降的!

今天就来聊一聊汪精卫!

以前有一句话说: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其实是说汪精卫是最早的革命分子,在同盟会中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存在,无论是才华还是相貌都堪称优秀,当时的陈璧君,那是穷追猛打才将汪精卫追到手,汪精卫也一直追随孙中山左右,在辛亥革命以前,汪精卫还轰轰烈烈的干了一场,刺杀摄政王载沣的壮举,结果出师未捷就被抓了。

在狱中的汪精卫还曾作诗: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也算一条汉子了,后来怎么就做了汉奸了呢?

对于汪精卫投敌,很多人做出了解释,最有情怀最有力的洗白应该是“曲线救国”说了吧,除此之外,还有王晶缺乏民族自信心,日本的诱降,没有认识到日本侵华的性质和目的等!

其实,史论纵横认为,汪精卫的叛国,其实更多的是“既生蒋何生汪”,如果不是被蒋介石架空,而是依然掌握政权,我认为汪精卫是不会叛国的,在九一八事变时,汪精卫是极力主张张学良进行抵抗的(可能更多的想要得到话语权),汪精卫和蒋介石,其实汪精卫才应该是孙的正传,结果,由于蒋介石以退为进,娶了宋美龄后,来了一个反杀,汪精卫就被那些大财阀抛弃了。

想要获得权力,就必须走险路,其实对于汪精卫这样的人,对国家和民族,其实看的很淡,主要还是个人争权夺利上。

在对汪精卫的评价上除了谩骂也有不同的声音

尤其是林思云在《真实的汪精卫》一书中,还给出了正面的评价,高度赞扬汪精卫的人格,比如:“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近女色,这在当时的国民党高官中,都是鲜有人能够做到的”。认为汪的行为是一种和平救国。

除此之外,其妻子陈璧君甚至还义正言辞的辩护:“日寇侵略,领导无力护民,国土沦丧,人民遭殃,而被迫每日生存于铁蹄下,这是蒋中正的责任,还是汪先生的责任?说汪先生卖国?有那一吋国土是汪先生卖去日寇的·····汪先生创导和平运动,赤手与日本人往还。收回沦陷区,如今完璧归还国家,不但无罪而且有功。”

看了陈璧君的话,纵横才明白为什么《说话·办事·口才》这样的书为什么卖的那么好了。有时候事不在你怎么做,而在于你怎么说,我认为陈璧君这话有时候听起来一点毛病都没有!

我为什么不写关于汪精卫的负面评价,因为纵横真的不知道就像这种汉奸,还用去说吗?


史论纵横


汪精卫这个人虽然遭骂,但却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很有抱负的一个人,从他早年间的一些事情一直到北伐战争,我们都可以看出来,汪精卫这个人,在中国的政治舞台快熬成了一颗常青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日本人那么看得起他,也是对他早年政治生涯的一种认可,为什么不是周佛海?为什么不是傅筱庵?为什么不是李立群?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这些人虽然见风使舵见利忘义,但他们的政治影响力与汪精卫比起来,差远了!

就当年刺杀摄政王载沣来说,汪精卫的“勇”,实与戊戌年谭嗣同就义类同,当年谭嗣同自愿赴死,就是因为没有人为革命流血牺牲,不似革命。

到了孙中山、汪精卫这一块,梁启超就说了革命分子只会煽动人家的子弟送死,自己却住豪宅,过滋润日子,汪精卫血气方刚,不服气,拎着炸药包要炸个人证明给梁启超看。


炸谁?小人物难有大影响力,那就摄政王载沣吧!够大了,皇帝的亲爹,真正的掌权人物。当然最后没成功,当时是1910年4月,汪精卫被抓,好在1911年10月就爆发了大规模起义。

汪精卫不但被释放了出来,还为他积累了一生最雄厚的政治资本。他后来一切政治活动的基础,老根就在这了。

当然,日本人看上他当大汉奸,老根也在这,北伐时期,汪精卫一派是唯一与蒋介石有能力抗衡的一派,虽然后来在政争中失势,但并没有退出政治舞台。


也为他后来当汉奸埋下了隐患。

因此,评价汪精卫,必须历史的看待,既不能忽略了他前半生的主义和理想,也不能忘记――他就是大汉奸,至少在这一世!


历史三日谈


先来上一张截图:


突然看到竟然还有人在为汪精卫洗地,气就不打一处来。一个汉奸,竟然还有人在为其辩解,说什么“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暂时的低眉折腰也许不失为良策”!

恕我愚钝,我实在我没有看出来看出来汪精卫是暂时的低眉折腰,从汪精卫出走重庆开始,一直到1944年去世,汪精卫一直是日本人的傀儡,是不折不扣的大汉奸。

日本人没有拿枪指着汪精卫的头说:你给我当汉奸,不然一枪毙了你!

出走重庆,发表艳电,汪精卫都是在人身自由的条件下做出的决定。

没错,汪精卫心中确实很苦恼,处处干不过蒋介石,处处被蒋介石压制。难道这就是汪精卫成为汉奸的理由吗?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窝里斗没问题,但是帮着敌人拿起刀子捅自己人那就很有问题了!


汪精卫的老婆沈碧君说:

汪精卫不是卖国贼,他没有丢掉一寸国土;国土都是蒋介石丢的,蒋介石才是卖国贼!

什么混账逻辑?!可以打不过,但是不可以不打!一寸山河一寸血,宁可打光最后一个人,也不愿苟活在侵略者的统治下。

敌为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汪精卫,毋庸置疑,大汉奸一个。哪怕一万年过去了,也无法改变汪精卫是大汉奸的事实。


当年那个”慷慨歌燕市,从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少年早就已经不在了!只剩下一个被永远钉在耻辱柱上汉奸汪精卫!


胡史乱翔


说起民国四大美男子之一的汪精卫,如何从一腔热血奋力反清的斗士蜕变为万人唾弃的汉奸卖国贼众说纷纭,我个人觉得有以下几点:

第一点性格原因。汪精卫原名汪兆铭,祖籍浙江绍兴,后来其父携全家迁往广东番禺,其出生于广东三水。其父在谋生期间多从事一些幕僚工作,薪水不高,还得维持官宦人家的体面,再加上孩子比较多 ,日子过得很是拮据。汪精卫幼时头脑里经常浮现的就是家里紧衣缩食,母亲辛苦劳作的场景。

汪精卫十三四岁时,父母相继离世,他只得依仗同父异母的兄长汪兆镛生活,估计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从小家庭生活的艰难,在家族里受到的委屈,形成了他软弱自卑,优柔寡断的性格。

这种性格导致他在一些关键决策时犹豫不决,摇摆不定,考虑再考虑,下不了决心,易受他人影响。

第二点家庭影响。具体一点就是其老婆陈壁君。陈壁君被很多人评为民国八大丑女之一,形象与风度翩翩的汪精卫反差巨大。此人虽丑了点,但作为马来西亚富商之女的她是个敢想敢干的狠角色。她为了追求汪精卫,数年之久跟随他满世界跑,大把捐钱,连命都差点豁出去。跟汪婚后,对汪的很多事情都参与干涉,逼死方君瑛。对汪打着曲线救国的名义靠近日本人不仅不阻拦还推波助澜,促使汪最终成为日本人的傀儡。所以有人云:汪先生没有壁君不能成事,没有壁君亦不能败事。



第三点各种外力使然。汪精卫刺杀载沣失败后,审问他的肃亲王对其颇为和善,致汪对此念念不忘。劫后余生的汪此时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是为了革命不顾生死了。另外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在抗战时的不断失利 ,致汪灰心丧气 。李宗仁就曾目睹此景。再加上与蒋介石的明争暗斗,身边亲日派周佛海陈公博的怂恿,促使汪冒天下之大不韪干起了汉奸勾当。

从追随中山先生的有志青年到尸骨无存的民族罪人。汪精卫的人生可谓极速反转。其走到这一步有个人也有外部因素。直落的万世骂名,可悲可叹!!!


海阔天空204912754


历史对于汪精卫的评价非常简单:青年时期是反对封建统治的革命志士;后来蜕变为投敌卖国、认贼作父的汉奸。

汪精卫一生最出名的两件事是刺杀清廷摄政王和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

一、刺杀摄政王

汪精卫青年时期追随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1910年4月,汪精卫和陈璧君、喻培伦、黄复生、黎仲实等潜入北京,密谋刺杀清廷摄政王载沣。载沣是光绪皇帝的弟弟,宣统皇帝的生父,地位特殊,因此汪精卫等人将目标锁定在他身上。

结果大家都知道,由于某个偶然因素,刺杀没有成功,汪精卫和黄复生被捕。两人在狱中争相赴死,互相为对方解脱,引起了负责审讯的肃亲王善耆和警察内城总厅厅丞章宗祥的注意。两人起了爱才之心,在他们斡旋之下,汪精卫和黄复生出乎意料地活了下来。汪精卫还在狱中作了一首诗,慷慨激昂,流传后世:

慷慨赴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汪精卫这首诗名字叫《被逮口占》,在当时流传一时。辛亥革命后汪精卫、黄复生出狱,据说路人争相一睹其风采,道路为之堵塞。

二、认贼作父投降日本

抗战爆发后,汪精卫就一直对抗战没有信心,他的身边也聚集了一些有相同看法的人,当时人们称之为“低调俱乐部”。关于“低调俱乐部”的由来,汪精卫的心腹周佛海在《回忆与前瞻》里写道:

在战必大败,和未必大乱的坚强意识下,我和几位朋友,就一面设法约人直接向蒋先生进言,一面设法传布我们的主张。汪先生的主张,是完全和我们一致的。在南京未陷落前,汪先生为此事写给蒋先生的信,在十封以上,当面也谈过多次。所以我们当时就无形中以汪先生为中心,酝酿和平运动。凑巧主张相同的几位朋友,有些住在我的家里,有些每日必来。于是空气逐渐传出,渐渐地引起外面的注意了。但是我们毫不顾忌,而且把我们这个小小的团体,叫作低调俱乐部。

1938年12月18日,汪精卫离开重庆赴昆明,随即潜往河内,发表了著名的艳电,响应日本首相近卫的声明,公然叛国投敌。1939年元旦,国民党中央召开临时会议,讨论处置汪精卫出逃事件。会议一致决议永远开除汪精卫党籍,并撤除一切职务。

卿本佳人,奈何做贼?



民国年间那些事


汪精卫个人品行是没有说的,以他的身份和声望说投曰为谋私利也不成立。汪还是出于对抗战前景的误判,认为当时国际社会没有人主持正义,死磕下去中国必会亡国,还不如给沦陷区百姓争取点权益。谁也没料到后來出了珍珠港事件,把老美也卷进去。老美对曰参战是逼出來的。让老蒋吃了定心丸,汪肯定后悔死了,但木已成舟旡可挽回。应该客观评价汪。


刘工227459850



汪精卫(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福垊以拙诗一首诗评价汪精卫。



少年英雄壮年奸,私德钓誉大义浅。

桧跪鄂王铭跪国,千秋功罪一念间。

用此诗评价基本是全面否定的,但根据实际历史全部否定又略感武断与草率。福垊以事实说话评议,由大家判断评论。

少年英雄中年奸。

看到汪精卫,总能想到法国贝当(不是贝尔的弟弟哈)。他俩的相似度达到90%。汪兆铭大哥汪兆鏞(金庸组合哈)是清粉,老大骂了一辈子汪精卫!而汪兆铭是明粉尤其孙粉,对清朝咬牙切齿,势不两立,于是就干上了“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刺杀摄政王的行动了。

但失败了,虽有“慷慨歌燕市”的豪情还是要“从容做楚囚”的,他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却求死不能,摄政王不让他死,还放虎归山了。经历此事,汪精卫性格变了。虽然还是革命者,但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大爆发,甚至情感上有点像大哥学习的节奏。大难不死未必有后福,但一定会更加珍爱生命。



贝当(1856年4月24日-1951年7月22日)他是军人出生,他最大的功绩就是打赢了凡尔登战役,拯救了法国,打败了德国,成为了法兰西的民族英雄,这是一战。然而二战,还是面对德国,他却成了民族败类!

贝当投降德军建立维希法国,菲律宾的苏加诺投降日本,汪精卫投降日本建立汪伪政权,缅甸的昂山投降日本……他们下场各不同。



战后贝当因一战有功二战有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戴高乐对此段历史的定位是别争论。苏加诺是菲律宾国父,昂山是缅甸国父,女儿名气更大。汪精卫死在日本,按其生前愿望陪葬在中山陵附近,后因民愤极大,落得炸坟焚尸。

为什么同是投降,差距怎么这么大?因为苏哈诺说投降可以,但必须独立,要啥给啥,但不给地,不为你打仗,日方同意。昂山在日本侵略时联日抗英,在日本将败时又顺英抗日,抗日胜利后又纵横捭阖,从而实现了缅甸独立。 汪精卫为何如此下场?

私德钓誉大义浅



马丁路德金(1929年1月15-1968年4月4日)为黑人争取权利——《我有一个梦想》,上过《时代》杂志,获过诺奖,但他好色无度又被发现剽窃文章。然而这些私德与他的大义比起来,那就是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



汪伪时期的汪精卫

而汪精卫却是相反,他私德堪为天下表率,六不主义——不做官、不做议员、不嫖、不赌、不纳妾、不吸鸦片。

这是沽名钓誉的装逼还是为人师表呢?后来出任汪伪老大,至少第一项就打脸了。另外他还帅,有才,加上少年英雄,本是万人迷一样的人物,只因大义太浅,落得秦桧一样的下场。

老实说来他的危害大概与潘安、刘豫、张邦昌差不多吧。潘安好利,刘豫无耻,可伪楚皇张邦昌是被逼的,即使如此也尽可能地让宋金都满意,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今人评价张邦昌几乎还是骂声一片。



那么今天法国人如何看待维希法国的贝当呢?有人夸有人骂!骂贝当的人无非以民族大义来说,战后法国处决法奸达五万人。夸他的人说,他曾经是个英雄,后来为保存法国各种损失降到才投降,不至于使法国完全战败,元气大伤,从而一蹶不振。

抗日英雄马占山也投降过日本,但他那是真正的权宜之计,保存实力,后来继续抗日。

陈璧君说他没割地没赔款收租界,在枪口下为民谋福祉,将土地还给国家,无罪有功。陈璧君反说老蒋是汉奸。李宗仁说他未招降一将一兵为汉奸。据林思云《真实汪精卫》载1943年3月,他收回八个市的日租界,7月收回上海法租界,8月收回上海英租界,10月废除不平等的《中日基本条约》。陈

汪精卫供认:“自卢沟桥事变以后,我对于中日战争,固然无法阻止,然没有一刻不想着转圜。”为此,“在南京未陷落前……为此事(作者按:指议和)写给蒋介石的信,达十封以上,当面也说过多次”。陈璧君曾交待说,当时,汪乃冒万死谏蒋说:“如不能战,则不如和。”蒋说:“抗战易,和平难。”汪怒说:“谋国者不应以难易定进止,更不能作个人毁誉打算,”蒋终不允……。



林思云、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中日专家博伊尔,都认同汪这点,教授还把他比作贝当。汪曾对蒋说:兄(蒋)为其易,弟(汪)为其难。汪精卫自称曲线救国——蒋依英美,汪靠日本,无论谁赢,都利国家。他说是曲线救国,他为了国、民而不惜骂挨甚至刺杀而赢得实惠。

汪精卫绝命诗《自嘲》心宇将灭万事休,天涯无处不怨尤。纵有先辈尝炎凉,谅无后人续春秋。”



汪精卫到底是投日是好心办坏事还是恶意为之呢?进一步说,汪精卫是为了一己私欲争位投靠日本,还是忍辱负重而到底使国、民损失降到最低呢?不管怎么说,既然选择挨骂,不管什么原因,投降你总得承担责任,承受骂名!

福垊以事实说话评议完毕,还请大家判断评价。谢谢。


福垊



早年的汪精卫是个意气风发的革命志士,曾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积极宣传三民主义。下南洋为革命筹款,结识陈璧君。后出任《民报》主编。组织谋伐刺杀清摄政王载沣未遂被俘入狱,赋诗“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为人传诵,出狱后呼吁南北停战议和,主张孙中山让权,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与陈碧君结婚后留学法国。回国后,参加护法运动。后来任国民党本部参议,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国民党成立后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后出任中央宣传部长。随后又成为孙中山的秘书。孙中山逝世后,与蒋介石发生争权斗争。

抗日战争时期汪精卫被恐日情绪所笼罩,在蒋,汪的授意下,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淞沪停战协议》,并把华北主权拱手让给日本。后来被王亚樵派遣的义士孙凤鸣刺成重伤,子弹无法取出,这也是导致她后来死亡的根本原因。在陈璧君周佛海等人的鼓动下,日本人的淫威下,懦弱且优柔寡断的汪精卫终于走上了卖国求荣的汉奸道路。汪精卫降日投敌,建立傀儡政权之后,大力宣扬和推行源自日本的“东亚联盟”理论。奴役沦陷区民众,瓦解抗日阵营的思想武器。后来因为枪伤旧病复发到日本治疗,不治身亡。最终日本主子也挽救不了他的命。尸体运回国葬于南京梅花山。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下令炸开汪墓,将汪氏棺木连同尸体运往他处火化。汪精卫这个汉奸最终落了个挫骨扬灰尸骨不存的可耻下场。
在民主革命时期汪精卫作为辛亥革命志士,推翻满清王朝,主张南北停战议和,组建国民党,这些功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他却因为与蒋介石的争权夺利,又受到陈璧君周佛海等人的鼓动沦为可耻的汉奸,国家和民族的败类。汪精卫虽说尸骨不存,但他却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