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赵构做了二十五年的太上皇,为什么选择退位呢?

北斗星NO1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五月,宋高宗下诏立建王赵玮为太子,更名为赵昚。赵昚仅当了一个月太子,宋高宗就把皇位让给了他,即宋孝宗。

宋高宗虽然当了35年皇帝,但他退位时才56岁,正值盛年就退位,颇让人费解。而且他还作了25年的太上皇才驾崩,是史上当太上皇时间最长的人

题主问赵构为什么那么早退位?只要详细阅读《宋史高宗本纪》,找出答案并不难,只不过因为《高宗本纪》太长,除了专业研究历史的人以外,少有人完整看过《高宗本纪》,导致很多人对高宗过早退位不解。


宋高宗早早退位,与宋金两国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密切相关。具体来说,宋高宗那么早退位与两个人有直接关系:金国海陵王完颜亮、秦桧。正是这两个人,导致了宋高宗只能提前退位,不得不当太上皇享清福了

说直白一点,就是:完颜亮来了,想上演第二次“靖康之耻”,宋高宗怕了;秦桧死了,宋高宗没了主心骨,他慌了。退位当太上皇,也就成了他的必然选择!

海陵王完颜亮

金国正隆六年(1161年)十月,金主完颜亮妄图一举灭掉南宋,他率军兵分四路,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一路从海上进攻宋都临安,一路自蔡州出发进攻荆襄,一路由凤翔攻打大散关伺机入川,他亲率32总管府兵进攻寿春、直捣长江。出兵侵宋前,他宣称要实现俘虏南宋皇帝、淫遍江南美女“三大志”,并作诗一首《题临安山水》: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海陵王口出狂言,勾起宋高宗和南宋全国对“靖康之耻”的惨痛回忆,一味苟和偏安的宋高宗此时也不得不硬着头皮抗金,他起用张浚、虞允文、吴璘、李显忠、成闵、吴拱及岳家军旧将李宝等抗金。战争初期,金兵进展顺利,宋军节节败退。正在这时,完颜雍乘完颜亮南征之机,在辽阳称帝。消息传到前线,完颜亮军心动摇、军无斗志,三路水军被宋军打得惨败。完颜亮孤注一掷,说:“三日渡江不得,随军大臣尽行处斩。”金军很多将领早就对完颜亮滥杀无辜将领、奸淫大臣妻女、母女同床侍寝、姑侄共事一夫的种种龌龊行为深恶痛绝,一听完颜亮这么狠,干脆发动兵变杀了完颜亮,撤军北去拥立金世宗完颜雍为帝了。

(海陵王霸占人妻)

金军四路大军虽然被虞允文、李宝、吴璘、吴拱等击败,但这对宋高宗的震憾是非常大的,他早早就做好了逃往海上避难的准备:以“巡幸”名义带着皇子、后妃离开临安,跑到镇江,准备驾船出海。《宋史高宗本纪》只说“帝发临安,建王(太子赵昚)从行”。被海陵王这么一闹,宋高宗再也提不起当皇帝的兴趣了。金军撤退后不久,宋高宗就下诏立赵昚为太子,一个月后就退位了

秦桧

很多人会质疑,宋高宗退位时,秦桧早就在三年前死了,和秦桧有什么关系?只要仔细阅读《宋史高宗本纪》,你就会发现,宋高宗退位和秦桧一党息息相关。宋高宗的皇位,前十多年靠岳、韩、吴、刘、张俊誓死抗金保位子,后二十年完全依靠秦桧一党屈辱求和来维持,朝廷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是秦桧的人,可以说秦桧一党是宋高宗后期执政的靠山,是皇权的基石。


(海陵王霸占人妻)

海陵王南侵,宋高宗不得不坚决抗金,如果一味屈膝求和,徽钦二帝的命运就要降临到他头上。此时秦桧虽死但秦熺仍在,朝廷完全被秦桧一党掌控,主张屈辱求和的声音充斥朝堂。宋高宗毫不手软,把主张投降求和的秦桧党羽万俟卨、沈该、汤思退、曹泳(秦桧亲家)、朱敦儒、薛仲邕(曹泳外甥)、王彦傅、杜思旦、王会(秦桧妻弟)、王晌(王会堂弟)、王铸(王会族弟)、王俨(王会族弟)、郑亿年(秦桧亲戚)、郑侨年(郑亿年弟)、沈虚中(沈该弟)、吕愿中、宋贶、宋朴、郑震、方滋、林一飞、林东等,罢黜的罢黜、流放的流放,秦桧党羽基本被消灭殆尽。

同时,高宗还下诏:“台谏风宪之地,比用非其人,党于大臣,济其喜怒,殊非耳目之寄。朕今亲除公正之士,以革前弊。继此者宜尽心乃职,毋合党缔交,败乱成法,当谨兹戒,毋自贻咎……六月辛卯,以秦桧既死,命史馆重修日历……八月戊寅,革正前举登第秦埙、曹冠等九人出身,以淮南提举常平朱冠卿言,秦桧挟私废法,埙等皆其子孙、亲戚、门下憸人,于是有官应试者,所授阶官易左为右,白身者驳放。占用省额,复还后科……冬十月己巳朔,诏许秦桧在位之日,无辜被罪者自陈厘正……三月丁亥,夺秦熺赠官及遗表恩赏。 十二月癸卯,复岳州旧名”。秦桧一党被扫地出门,朝堂彻底空了,高宗旧臣几乎没有了。



宋高宗为了抗金,对投降派进行大清洗,等于把自己的执政根基彻底废了。虞允文采石一战名扬天下,满朝文武都尊他为主战派领袖,满朝文武都听宋孝宗老师史浩的话,朝廷上上下下被宋孝宗的人和主战派占据。面对新的政治局势,宋高宗不传位还待何时?

史书评价宋高宗“恭俭仁厚,以之继体守文则有余,以之拨乱反正则非其才也。其始惑于汪、黄,其终制于奸桧,恬堕猥懦,坐失事机。甚而赵鼎、张浚相继窜斥,岳飞父子竟死于大功垂成之秋。一时有志之士,为之扼腕切齿。帝方偷安忍耻,匿怨忘亲,卒不免于来世之诮,悲夫!”


能忍即智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中,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皇权看做比生命还重要,皇位是一把魔椅,一旦坐上去,非但死都不想离开,但是历史上也有一些皇帝在有生之年选择退位为太上皇,他们或因为被后代或者大臣逼迫,或因为时局逼迫,或因对朝政的倦怠而选择退位。那么宋高宗为何选择退位呢???


宋高宗退位时不到五十多岁,虽然他当时并不知道他自己日后能活到八十多岁,但是当时他的身体状况确实没什么问题,赵构选择退位表面是因为他已经为自己的皇位选择好了继承人--孝宗赵,而内在的真实原因是:他金国的咄咄逼人而感到恐惧,生怕随时可能打过来的金人将他抓去,从而性命不保,所以他又学起了他老子-宋徽宗那一套(宋徽宗在金人大举进攻宋朝之时选择让位给儿子赵恒,是为钦宗皇帝)。


不一样的是,宋孝宗并非高宗亲生,而是宋太祖赵匡胤后裔,赵构让位给孝宗既博得了大度让国的美名,又逃避了做皇帝的责任,同时又可以操纵朝政、把持孝宗,可谓一举三得!!


历史课课代表


赵构退位做太上皇呢,其中有三点可以说道说道,有一点呢就是金兵压境,赵构为了方便逃跑,纵观赵构的逃跑史真的是佩服,


皇帝总不能突然逃跑吧,还有呢南宋建立后,多灾多难,赵构以为是因为他赵光义这一脉不适合当天子,就找到了赵匡胤的后代,

让其上位,第三点,我自己猜测是不是他认为对谋杀岳飞有愧疚,朝廷争议太大,不得已退位,但是实际掌权的人还是他。。。


喪蜗牛说历史


赵构是宋史定论中兴之主,定论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史学家将他与光武帝等并列中兴之主,难道列位的历史水平超过给赵构下结论的二十四史史学家,否则不要丢人现眼,胡乱结论。

经过二十年忍辱负重的修养生息,经济文化军事等得到全面发展,国家具备初步用兵的条件,可以一洗前耻。南宋已今非昔比,逃跑的说法纯粹是小家子气的想法。,

在这样内外都很好的条件下,赵构也知道孝宗很孝顺,如果禅让了,孝宗仍然会尊重自己,自己的地位没有影响。

因为孝宗不是高宗的儿子,又是太祖一脉,他很担心,如果没有自己长时间的扶持,孝宗难以服众。难以服众,则江山不稳。

南宋处于多事之秋,危机四伏,金仍虎视眈眈。孝宗缺少历练,缺少治国实战,南宋仍然可能灭亡。

高宗想乘自己年纪尚轻,提前禅让,这样孝宗会感谢高宗,凡事仍会同高宗商量,自己的地位没有下降;同时自己又有很长一段时间扶持孝宗,让孝宗借助自己的扶持稳住脚跟。

也可以保护住自己的三十多年辛劳的胜利果实,自己忍辱负重所开创的,南宋开始步入正轨的良好局面,以可以对国家,对百姓,对列祖列宗有个很好的招待。

至于高宗没有儿子,不要瞎说,他本身是一员战将,在战场上受点伤,不能生育很正常。不要做长舌妇。


听雨:积善之家,必有馀庆。


一是赵二杀兄篡位,其后人一直有心病,孟太后经常梦见赵大要求把帝位还给其后人,所以常与赵构诉说。二是赵构在南逃过程中落下了很深的恐金症,怕成为亡国之君,不想承担政治责任。三是赵构可完全掌控孝宗,当了太上皇仍然大权在握。


岷山之客玉


不让位就要被杀掉,子孙们都会仿宋高宗


新华通迅


半壁江山,一隅偏安,想想东京的富贵和祖业,无能为力还不想背黑锅,让位是他无奈的选择。


风尘旧客


他已选准了接班人,可以放心休息了。


柳香677


享受离休待遇啊……


手机用户6710113345


兵临城下让自己孩子去签城下之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