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年間西北迴亂那些事—甘肅第一戰(17)

清朝同治年間西北迴亂那些事—甘肅第一戰(17)

董志原18營控制的範圍。大致北到安化(經慶城縣)的驛馬關,南到寧州的邱家寨。西到鎮原的肖金鎮,東到合水縣的西華池。主要位於交通要道附近的比較大的村鎮和要隘關口。這些地方原先就有堡寨,有的又新修了軍事據點。肖金鎮是回民軍的大本營所在地,駐紮有回民軍及其家屬20餘萬人。回民軍佔領董志遠達四年之久,他們北與金積堡,西與狄道、河州的回亂武裝相連,相互聲援配合,給陝甘平叛的清軍造成極大威脅。根據左宗棠的計劃,要平陝甘回亂,必先攻取金積堡不可,如果直接攻擊金積堡,寧夏和固原的回民軍會對清軍造成夾擊之勢,因此必須先收付董志原,重創陝西回亂武裝,否則不能鞏固後方,打通進攻金積堡的重要通道。

陝西回亂武裝為了打破清軍的封鎖和戰略意圖,在同治七年十二月初八以後,陝西回亂武裝分路進軍,分別竄入陝西各地活動。一路向陝西東北路,在鄜州、洛川、延安、甘泉、白水和澄城一帶,一路向南,到陝西西南的汧陽、隴州、長武和甘肅的靈臺一帶。左宗棠派劉端冕、魏光燾和黃鼎等率軍分頭阻擊,由於回亂武裝人數眾多,未能取得有效成果。左宗棠所率領的湘軍和新楚軍訓練有素,武器精良,針對回民軍的戰術,左宗棠採取了各路出擊,嚴密封堵,將回亂武裝壓在了董志原一線,尤其是對打算進入陝西的回亂武裝採取了嚴防密堵的策略。清軍雖然人少,但戰鬥力強,不是回亂武裝所能相比的,左宗棠所部的北路、東路,西南路各清軍部隊對回亂武裝接連打了很多勝仗,每戰必勝,回民軍接連吃了很多敗仗,損兵折將,士氣頓時低落下來,回民軍現在面臨的清軍再不是以前腐敗雜亂的清軍,左宗棠所率清軍全是裁汰選拔嚴格訓練的,又配備有新式武器,戰鬥力可以以一敵十,回亂武裝知道無法突圍進陝西,於同治八年二月初八敗退回董志原。

清朝同治年間西北迴亂那些事—甘肅第一戰(17)

在左宗棠大軍重重圍困重壓之下,回亂武裝打算向金積堡逃竄,與甘肅回亂武裝首領馬化龍匯合,二月二十八日,董志原的回亂武裝在肖金鎮開會,將十八大營合併為白彥虎、馬正和、崔偉、禹得彥為領導的四大營,決定留崔偉和馬正和率領一萬多回軍在董志原斷後,並派出回亂騎兵幾百人由太昌、政平等鎮襲擾涇河兩岸,以牽制清軍,分散清軍主力。

針對董志原回亂武裝的意圖及動向和預謀,左宗棠早有察覺判斷,左宗棠因時制宜制定了各路“銳進追攻”的戰術,具體就是要求各路平亂部隊備足糧草,等到回亂武裝撤退時就追擊,相互配合交替追擊,使回亂軍疲於戰鬥,以此蠶食消滅回亂武裝,並留下四成的部隊負責殿後防止被回民軍襲擾。黃鼎率軍從邠州到固原和提督雷正綰在長武會師,記名提督馬得順和陝西補用道臺李耀南率軍屯駐在距離靈臺百里的西屯鎮,清軍所有部隊都準備了十天的乾糧,以逸待勞,等著追擊潰敗的回亂武裝。

二十二日,探馬報告董志原的回亂武裝老弱人員和輜重都已經出發,分別向驛馬關、三叉河北逃竄,左宗棠立即命令雷正綰、黃鼎率軍從長武度過涇河,午後,馬得武和李耀南也率各營清軍從靈臺跟進,與雷正綰、黃鼎部會師於太昌。

此時,留守的回亂武裝精銳全部在董志原伺機而動,回亂軍首領崔偉帶領上千騎兵扼守三不同,借地勢憑溝抗拒阻擊清軍。傍晚,左宗棠部各帶軍的統領開會商議,留守回軍精銳全在三不同據險抗拒,荔家堡西路必定守衛空虛,防備薄弱,派遣雷正綰部總兵陳義率六營步兵和馬得順部提督楊世俊率四營騎兵,由太昌進荔家堡,從肖金西路到達鎮原,迎頭截擊,剩餘部隊分成四路,以李耀南統帥的恪靖馬隊騎兵為前鋒,馬得順馬隊隨後,雷正綰、黃鼎的馬隊為左右翼,各軍的步兵緊隨其後排列而進,各軍都由三不同直搗回亂軍的大本營。二十三日中午各軍到達邱家寨,回民軍數百騎兵看見清軍遠遠就逃遁了,不敢與清軍交戰,清軍各部風馳電擎,直接撲向三不同,清軍很快到達三不同,此時回亂武裝一千多騎兵列隊排列在卡口外,清軍騎兵向回亂武裝騎兵發起衝鋒。由於有溝壑阻擋,衝鋒未能湊效,清軍和回民軍隔溝相對峙,只能遠距離開槍。正在清軍一籌莫展的時候,清軍步兵各路由回民軍兩側跨過溝壑繞到回軍關卡背後發起突然攻擊,關前回軍沒有想到背後被襲擊,驚慌失措,隊形也大亂,紛紛敗退,清軍馬隊趁勢攻擊,回軍大亂,潰敗逃跑,本來埋伏在原上的上萬回軍打算伏擊清軍,看見清軍攻擊回軍馬隊,傾巢而出準備支援回軍馬隊抵抗清軍,潰敗的回軍馬隊反倒把自家隊伍衝亂,回軍看著上萬清軍馬步協同向自己衝鋒放槍,頓時嚇破了膽,跟著自己人的騎兵開始逃跑,清軍一路緊緊追擊,擊斃了上千回軍,回軍分散成幾股狂奔,一刻不敢停留才擺脫清軍追擊,清軍分軍沿著馬蓮河向上一路摧毀了回軍五六個據點,沿途百餘里,回軍拋棄了很多騾馬軍械,剩餘的回軍聚集後不敢停留,向西峰鎮北邊逃竄。

清朝同治年間西北迴亂那些事—甘肅第一戰(17)

當天夜裡,清軍各部駐紮在董志原,二十四日早晨清軍拔寨,清軍從早上到傍晚一路追蹤到西豐鎮,與回軍相隔不到一日路程,回軍因為人數眾多,攜帶眾多輜重,行軍速度很慢,清軍全部輕裝上陣,僅攜帶十日干糧,回軍怕清軍尾隨追上,在西豐鎮沒有敢停留太久,就繼續向金積堡移動,驛馬關和下馬關是回軍通往金積堡的必由之路,晨雲前面講到左宗棠已經派提督楊世俊、總兵陳義從荔家堡出發,已經收復了鎮原城,直接堵死了通往金積堡的大道。馬得順、黃鼎率馬步軍緊追逃往驛馬關、環縣方向的回軍,在午後清軍馳抵驛馬關,追上了回亂軍的尾部,清軍各部爭先馳擊,狂追二十里,到了黨家崾峴,這個地方兩側是幾十上百米的深溝,地勢險要,中間很窄,回軍的大隊人馬擁堵到這裡。回軍匪首崔偉、馬正和親率數百士兵阻隘死據掩護大隊後撤,左宗棠的湘軍楚軍戰鬥力可不是回亂所能相比的,交戰了一會,回軍就因為傷亡慘重被迫後撤,清軍又是一路追擊,到了二十五日清軍佔領了慶陽,這次戰役清軍擊斃了回軍三萬左右,陝西回亂武裝的精銳基本被消滅,失掉了董志原這個大本營後,殘餘陝西回亂武裝只能依附甘肅的回亂四大據點,至此陝西回亂武裝已經再掀不起大的風浪。這年五月左宗棠移駐涇川,清軍步步為營向西推進,依次展開了對甘肅回亂武裝四大據點的進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