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王爷牛得很,后代出了两个皇帝,留下一条家训,不服不行

我国历史悠久,在长达数千年的封建社会时期,有不少耳熟能详的帝王趣事。比如绰号六味帝黄丸的唐中宗李显,自己是皇帝,父亲、母亲、弟弟、儿子、侄子也都做过皇帝,于是得了这么一个绰号。

单就家族来说,李显无疑是前无古人了,然而在清朝时候,有这么一个人。虽然他自己没做过皇帝,儿子孙子却先后成为帝王。家族之传奇,颇让人津津乐道,此人是谁呢?那就是醇亲王奕譞。

这个王爷牛得很,后代出了两个皇帝,留下一条家训,不服不行

历史上,奕譞是咸丰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慈禧的妹夫。虽然其才能不及恭亲王奕訢,可是在风云动荡的晚清时期,他却风光一时。

10岁获得郡王衔,24岁加封亲王,32岁又成了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44岁接掌军机处。慈禧太后甚至赏赐他食亲王双份俸禄。

纵观一生,奕譞后半生的日子可比恭亲王舒服多了。他靠的是什么呢?仅仅是因为慈禧妹夫的身份吗?事情可不是这么简单。

在哥哥咸丰那会儿,奕譞不温不火,仕途上并不出色。可是他和六哥恭亲王都押对了宝,辛酉政变中站在慈禧一边,此后仕途开始平步青云。

这个王爷牛得很,后代出了两个皇帝,留下一条家训,不服不行

相比哥哥恭亲王的精明能干,奕譞很有自知之明,对于慈禧一直是小心侍奉,如履薄冰。

同治时代,奕譞就深受恩宠,可是慈禧偏偏选中了奕譞的儿子载湉做皇帝,名义上自己俨然就是太上皇无疑,换做别人,早就高兴的手舞足蹈了,可是奕譞很清醒。

光绪一登基,奕譞就上奏慈禧,请求告老还乡。两三年下来的谦恭有礼,慈禧很是放心,也就让奕譞父子有了一段时间的相处机会。

恭亲王失宠之后,奕譞接掌了军机处,并且在海军衙门节制沿海水师,如此地位与权势,奕譞还是谨小慎微。为了讨慈禧的欢心,甚至挪用经费修建颐和园。

这个王爷牛得很,后代出了两个皇帝,留下一条家训,不服不行

晚清时期,像奕譞一样深受慈禧赏识的还有庆亲王奕劻,此人是最后一位被封为铁帽子王的。虽然两人都才能有限,因为慈禧才得以风光一时,可是对于功名利禄,两人却截然相反。后者贪,前者却不爱财。

光绪大婚的时候,奕譞获得很多封赏,几个儿子也都风光一时:载沣为镇国公,载洵为辅国公,载涛赐头品顶带、孔雀翎。可是再多荣华,奕譞却看得很淡。两年后临终之前,奕譞给子孙留下了这样一条遗训:

财也大,产也大,后来子孙祸也大,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多胆也大,天样大事都不怕,不丧身家不肯罢;

财也小,产也小,后来子孙祸也小,若问此理是若何,子孙钱少胆也小,此微产业知自保,俭使俭用也过了。

这个王爷牛得很,后代出了两个皇帝,留下一条家训,不服不行

身为皇亲国戚,能有如此见识,奕譞可谓难能可贵了。在儿子之后,奕譞的孙子溥仪又成为末代皇帝,可是奕譞的几个儿子都牢记家训。

抗战期间,载洵闲居京津,不为名利所动,坚持气节,拒绝到伪满州国任职;解放后,载沣将醇王府贡献给人民政府以作公用;因为穷困,载涛虽然卖掉了贝勒府,可是拒绝做汉奸。1970年去世后,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新旧时代交替之际,作为没落满洲贵族,奕譞一家三兄弟可称得上难能可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