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魏东亭到底是怎么死的?

视角工程


向敬之

魏东亭是《康熙王朝》《雍正王朝》中虚构的人物。但是,他有原型。

在帮助康熙智擒鳌拜一事上,他分割了索额图的历史作用。索额图初任正三品一等侍卫,后为正二品吏部左侍郎。康熙为了扳倒鳌拜,索额图回任一等侍卫,为康熙训练亲贵子弟联系布苦,终于在康熙八年五月拿下鳌拜。鳌拜倒台,索额图初任大学士,成为康熙朝第二位权臣。位高权重,索额图日益骄纵贪黩,参与皇储矛盾,作为太子集团的谋主,甚至想利用自己在朝的影响力迫使康熙让位。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以索额图结党妄议国政罪拘禁,几个月后恶毙于幽所。

而在出任两江总督的事情上,魏东亭有曹寅的影子。曹寅为康熙乳母之子,深得康熙倚信和重任,他十六岁入宫任职銮仪卫,于康熙二十九年起,先后出任苏州织造、江宁织造和管理两淮盐务,为康熙敛财,于康熙五十一因患风寒,转为疟疾,病逝于扬州。曹寅在任,出现大量亏空,遭到两江总督噶礼弹劾,康熙只私下告诫曹寅,却不惩处,不了了之。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皇四子胤禛对魏东亭追讨欠银,其实是将雍正六年对曹寅嗣子曹頫以经济亏空、骚扰驿站、转移财产等罪革职抄家杂糅提前了。

至于《康熙王朝》中魏东亭被封了毅亲王,最后死在康熙的龙榻上,算是颠覆清制的搞法,不足为据。但也可以看出康熙对他的宠爱。史上康熙对曹寅之情,不逊于手足,曹寅临终前,康熙还派人送去了难得的奎宁。


以礼观书


首先历史上并没有魏东亭这个人物

大家看的电视剧《康熙王朝》里的魏东亭最后是老死的;而在《雍正王朝》里,却是被逼死的。这是怎么回事情呢?其实,魏东亭本来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在不同的环境中为主线服务,所以在两部电视剧中死法不同,也就不足为奇了。

魏东亭,是二月河小说《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中虚构的人物,历史上查无此人。据小说中扮演的角色作用,大家推测魏东亭的原型为清初名臣曹寅。推理的方式也可以说的过去,小说中的“魏东亭”与曹寅有关是这样推断的:自三国后,常常把曹魏作为一体去提,而曹寅的号又恰恰是“楝亭”,那么曹寅取做魏东亭似乎也很合理了。

小说中的死法,只是小说的需要,没有深究的必要

二月河在创作《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的时候,里面的人物都是为小说主线服务的,而虚构的这个魏东亭在《康熙大帝》中是老死的,而在《雍正皇帝》中却是被逼死的。并且死的时间并不同,这个也许是二月河的一个笔误吧!我们看小说,也就没必要深究了。

小说中的原型曹寅是康熙时代的名臣,文学家、藏书家,字子清,号楝亭,满洲正白旗内务府包衣,官至通政使司通政使、管理江宁织造、巡视两淮盐漕监察御史。后于康熙五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病故。

飞翼君言:小说中人物,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魏东亭之死,只是一个小说人物的需要,而真实的历史人物是有迹可寻的。



 


拓跋飞翼


我是西村翁,我来答题。

魏东亭其人在历史上是不存在的,是二月河小说中的虚构人物,自幼即作为康熙的伴读,与康熙关系密切。早年作为康熙侍卫,忠心耿耿,在除鳌拜、灭三藩等事件中立下大功,后外放海关总督,筹饷有功,护驾得罪,贬为澎湖知县,最终受封亲王,一生起伏,历经沧桑。



魏东亭在电视剧《康熙王朝》里是病死的,而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是被逼自杀的,但在原创的两部小说中魏东亭都是病死的。电视剧结局的不同,应该是为了更好地符合剧情发展的需要,更好地突出矛盾冲突,推动剧情的发展。两部电视剧都可以作为完整的整体来看待,没必要相互联系,相互印证。



从小说和电视剧中,可以大致推测,魏东亭的原型应为曹雪芹之祖父江宁织造曹寅。魏东亭这个名字,历来曹魏连称,以魏代曹,而曹寅号楝亭,作者以形近字代替为“东亭”,所以历史上的曹楝亭,就变成了小说里的魏东亭。若原型为曹寅,则病死更符合实际。


西村翁


历史上没有魏东亭这个人物,魏东亭是小说家二月河在《康熙大帝》和《雍正皇帝》里虚构的人物。据知情人说,他的原型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之所以取魏东亭这个名字,是作者从曹寅的名字发端,因为曹魏连称,曹寅字楝亭,故取名魏东亭。

其实这恰恰是二月河小说的败笔。不止是魏东亭,二月河小说里还有许多虚构角色都很失败,比如乌思道、乔引娣等。历史小说里的重要人物最好不要虚构,否则会破坏读者的阅读体验。二月河小说是以正剧的方式叙事的,不是戏说和穿越。魏东亭这个人物如果有原型,完全可以实写,曹寅生活在清早期,史料记载不多,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

乌思道历史上没有这个人,他的原型疑似两个人,一个是传说中田文静幕府中的乌姓师爷,另一个是雍正皇帝在潜邸时的谋士戴铎。乔引娣这个人物则一点影都没有。二月河对女人的经验接近白痴,他笔下的女子淳朴有余,曼妙全无,给引车贩浆者流做老婆可以,却完全不符合嫔妃的标准。

魏东亭在二月河小说里有两种死法,《康熙大帝》里是病死的,《雍正皇帝》里是被杀的。两种死法的设计说明了二月河对魏东亭这个人物并不是重要角色,作者对他不太重视,缺乏统一的构想。

二月河的价值观非常传统,他推崇帝王专制,也推崇奴仆忠主。为此他不惜歪曲史实。比如他写李卫是雍正皇帝的家生奴才,出去做官回来看雍正皇帝吃饭简朴,竟然哭着跪下说主子受苦了。其实真实的李卫是个富二代,家里很有钱。他做官也不是雍正皇帝栽培的,而是家里给他掏钱,捐班出身的。他见了雍正皇帝吃饭也不会那样哭,雍正皇帝是个严谨而苛求的人,臣下拍他马屁如此肉麻,他很可能当场就翻脸。

魏东亭这个人物在《康熙大帝》里主要是为了表现康熙皇帝对奴才的关心而存在的。魏东亭初出茅庐不懂事,不知道主辱奴死的道理,也不明白主要奴死奴就必须死的道理。康熙皇帝先是用雷霆之怒点醒他,再打一巴掌给个甜枣,苦口婆心地启发他,让他明白了奴才的存在就是随时准备为主子而献身的。后来魏东亭觉悟了,他努力给康熙皇帝当好奴才,最后竟然被封了亲王。魏东亭封亲王是非常荒谬的,清朝历史上只封了三个异姓王,还都在三藩之乱时被收拾了。二月河小说有时完全不顾常识。


不过历史上的曹寅倒真的是康熙皇帝的家奴,二月河如果实写曹寅其实更能表达他想要的主题。曹寅的先祖据曹家自己说是宋朝的名臣大将曹彬。曹寅的曾祖和祖父都是正白旗包衣,曾追随皇太极和多尔衮在战场上出身入死。后来多尔衮被清算籍没,正白旗被皇帝收回,曹家也就成了上三旗包衣奴才。

不过曹家在康熙朝可是非常风光的。这是因为曹寅的母亲曹顾氏是康熙皇帝的乳母,曹寅从小就与康熙皇帝相伴,是康熙皇帝的发小。他16岁就当了銮仪卫,32岁就任苏州织造,后又转任江宁织造,还兼两淮盐运史等。江宁织造这个职位可不光是负责给皇帝织绸缎的,那是给皇帝当耳目的,相当于今天的总参情报部,那可是连两江总督都忌惮的存在。他的两个女儿都嫁做王妃,在前清那可不是闹着玩的,曹寅的身份地位仅次于国丈。

曹寅这个织造当得不错,康熙皇帝基本满意。只不过曹寅太风雅了,他花在风花雪月上的时间过多,以至于亏空过大。他给家人的示范也不好,他的儿子和侄子有样学样,虽然皇帝给了他们家很多搂钱的机会,无奈挥霍无度,亏空始终堵不上,最后雍正皇帝忍无可忍了,把他们家当贪官办了。

曹寅与《康熙大帝》里的魏东亭一样,是病死的。他得的是疟疾,当时中医拿这种病没辙,康熙皇帝闻讯,派人带着南怀仁从西洋捎来的金鸡纳霜一路狂奔到江宁,却没有赶上。


国史馆


魏东亭是历史虚构人物。

出自二月河小说。

其原型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

而至于这个虚构的人物,

他的死因在不同的影视作品中都不同。

在康熙大帝这部电视剧中。

魏东亭是病死的。

而在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中。

魏东亭是被逼自杀而亡。

而在许多电影作品中。

魏东亭的死因都不相同。

所以说,魏东亭作为一个虚拟人物。

不过是为了服务于小说情节。

他具体是怎么死的?

得由作者说了算!不必太当真。


浮生史记


魏东亭是康熙近卫,随后被康熙放了外任,到外地做官,这是在影视剧及小说的故事。在《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得电视剧中,康熙里是病死的,雍正里是被追债而后自杀死的。历史上本没有魏东亭这个人,魏东亭只是作者二月河将其编写出来的。魏东亭的原型应该是江宁织造曹寅,而曹寅在史书中是病死的。


想有一个霸气的名字


魏东亭是二月河虚构的人物!历史人物原型是曹寅,满洲正白旗人,其母也是康熙的奶妈,曹雪芹的爷爷,康熙名臣,文学家,字子清,号荔轩,又号楝亭!所以叫魏东亭!


秋日斯语


历史上没有魏东亭这个人。有一个康熙的发小叫做曹寅。大家都知道曹寅显赫一时,但曹家后来败落了。


涵江66261669


历史上并没有魏东亭这个人,属于文学作品塑造的虚构人物。


胡子煮酒


一个有原型被虚构的人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