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治国无方、扰民有术”的皇帝?

用户108066051936


历史长河中“治国无方、扰民有术”的皇帝很多,下面列举几个比较出名的。

一、秦二世胡亥。



胡亥是秦始皇最小的儿子,秦始皇游南方病死后,在赵高和李斯的帮助下,杀死兄弟姐妹二十余人,逼死公子扶苏,当上秦朝的二世皇帝。

秦二世即位后,赵高掌握实权,胡亥听信赵高谗言,丞相李斯遭到陷害,朝中忠于之士接连被害,秦二世胡亥还不知深浅,整日沉迷于享乐。

不仅如此,胡亥还苛政虐民,大量征发全国农夫修建阿房宫等各种大型建筑,农夫还得自带食物,除了常年的无偿的傜役外,农民的赋税负担也日益加重,最终导致了以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为导火线的农民大起义,秦朝也随之走向毁灭。

二、隋炀帝杨广



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杨广和秦二世胡亥及其相似,都将自己的兄弟姐妹迫害致死,都喜欢任用奸臣。杨广本想有番作为,三次远征高句丽无功而返,三下扬州游历,大肆征发农夫修建京杭大运河,增加百姓的赋税和兵役负担。

杨广年年出巡,曾三游扬州,两巡塞北,一游河右,三至涿郡,还在长安、洛阳间频繁往还。每次出游都大造离宫。仁寿四年(604年)十一月,他为了开掘长堑拱卫洛阳,调发今山西、河南几十万农民;次年营建东都洛阳,每月役使丁男多达两百万人;自大业元年(604年)至大业六年(610年),开发各段运河,先后调发河南、淮北、淮南、河北、江南诸郡的农民和士兵三百多万人;大业三年和四年在榆林(今内蒙古托克托西南)以东修长城,两次调发丁男一百二十万,役死者过半。总计十余年间被征发扰动的农民不下一千万人次,造成“天下死于役”的惨象。

百姓苦不堪言,隋末民变终于爆发。刘霸道、孙祖安、张金称、窦建德等纷纷率领农民百姓起义,农民起义军力量迅速发展而日益壮大起来。

隋朝最终走向了毁灭。


仇复者联盟


这么“技术全面”的皇帝还真不多,顺着历史盘点一下吧!

一、与民争利的周厉王

周厉王是西周的第十代国君,是个十分残暴的君主,他即位后对人民的压迫更加严酷。周厉王非常宠幸一个名叫荣夷公的大臣,荣夷公唆使他改变了原有制度,把原来的山林、江河、湖泊和贵族占有的山林土地收为国有,不准国人使用。荣夷公派兵在道路上设关立卡,盘查来往行人,不准人们上山打猎、下水捕鱼,把人们采集来的果实、山珍统统没收。他们还勒索财物,虐待人民。这样一来,上至贵族、大臣,下至平民百姓,都毫无例外地蒙受了经常损失。周厉王的暴政措施,激起了国人的强烈不满。



二、神志不清的胡亥

秦始皇死后,赵高杀死了秦始皇钦定的皇子扶苏,拥立了胡亥。然后,在赵高的蛊惑下蒙恬、蒙毅兄弟,秦始皇的二十几个儿子,十几个女儿都难逃厄运。甚至和赵高沙丘合谋的李斯都不能幸免于难。最后,胡亥听信赵高的鬼话,自己躲在深宫纵情声色,对国家事务不闻不问,对老百姓横征暴敛。终于,山东大泽乡的农民不堪沉重的赋税徭役揭竿而起,起义军席卷全国,胡亥全然不知。当赵高在朝堂上自导了一场指鹿为马的千古闹剧后,胡亥开始神志不清,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最后,权欲熏心的赵高唆使自己的女婿将只坐了两年皇帝的胡亥杀死,胡亥死的时候只有二十三岁。



三、穷奢极欲的隋炀帝

隋炀帝逼父夺权,年号大业,本人志大才疏,凡事都玩的是大手笔。隋朝老百姓的苦难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隋炀帝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享乐,挖大运河,乘龙舟三下扬州,繁重的劳役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最后,隋炀帝倾全国之力,三征高句丽,每次都是挥师百万、劳师动众,每次都是民怨沸腾、一败涂地。最终,天下苍生无以为继,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盛极一时的大隋王朝,三十七年走向灭亡。



四、豹房皇帝明武宗

明武宗是明孝宗的宝贝儿子,明孝宗是历史上一位贤明的君主,而他这个娇生惯养的儿子只会玩,而且玩的别出心裁。武宗即位后,重用八个宦官,号称“八虎”。武宗不上朝,耽于声色犬马,八虎之首的刘瑾则把持朝政,欺压百姓,大发淫威。后来,在大太监刘瑾的蛊惑下,明武宗修建了豹房,专供自己淫乐嘻戏。刘瑾生性凶残,在武宗的庇佑下,为所欲为杀死官员、百姓无数,京城之中人人自危,无安宁之日。

感谢朋友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国史春秋


1.汉灵帝虽贵为帝王,却贪财如命,他专门命人在西园建了一个“万金堂”,四处搜刮钱财,积储在里面。

2.周厉王是西周的第十代国君,是个十分残暴的君主,他即位后对人民的压迫更加严酷。周厉王非常宠幸一个名叫荣夷公的大臣,荣夷公唆使他改变了原有制度,把原来的山林、江河、湖泊和贵族占有的山林土地收为国有,不准国人使用。荣夷公派兵在道路上设关立卡,盘查来往行人,不准人们上山打猎、下水捕鱼,把人们采集来的果实、山珍统统没收。

3.胡亥 秦始皇死后,赵高杀死了秦始皇钦定的皇子扶苏,拥立了胡亥。然后,在赵高的蛊惑下蒙恬、蒙毅兄弟,秦始皇的二十几个儿子,十几个女儿都难逃厄运。甚至和赵高沙丘合谋的李斯都不能幸免于难。最后,胡亥听信赵高的鬼话,自己躲在深宫纵情声色,对国家事务不闻不问,对老百姓横征暴敛。

4、穷奢极欲的隋炀帝 隋炀帝逼父夺权,年号大业,本人志大才疏,凡事都玩的是大手笔。隋朝老百姓的苦难远超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隋炀帝为了满足自己穷奢极欲的享乐,挖大运河,乘龙舟三下扬州,繁重的劳役让天下百姓苦不堪言。

5.皇帝明武宗 明武宗是明孝宗的宝贝儿子,明孝宗是历史上一位贤明的君主,而他这个娇生惯养的儿子只会玩,而且玩的别出心裁。武宗即位后,重用八个宦官,号称“八虎”。武宗不上朝,耽于声色犬马,八虎之首的刘瑾则把持朝政,欺压百姓,大发淫威。后来,在大太监刘瑾的蛊惑下,明武宗修建了豹房,专供自己淫乐嘻戏。刘瑾生性凶残,在武宗的庇佑下,为所欲为杀死官员、百姓无数。

任何一个朝代盛极必衰,要么就是忠实宦官,或者是皇后一族。


韦德310


东汉末年,汉灵帝虽贵为帝王,却贪财如命,他专门命人在西园建了一个“万金堂”,四处搜刮钱财,积储在里面。为了能搞到更多的钱财,汉灵帝竟然把各种官职明码标价,公开售卖。

比如俸禄是两千石的官职,汉灵帝规定卖价是两千万钱,“公”一级的中央高官却只卖一千万钱,“卿”一级的只卖五百万钱。京官的卖价低于地方官,因为汉灵帝也知道地方官接近百姓,更方便搜刮钱财。另外,汉灵帝还会根据买官者的身份,灵活定价。比如名士崔烈就只以五百万钱的半价买得司徒,而曹操的父亲曹嵩却要以原价十倍的一亿钱才买得太尉的职位。

加上汉灵帝又是一个十分沉迷于女色的皇帝,这个从他让一切的后宫女子都穿戴开裆裤这一点就能够看出来了。汉灵帝天天都是过着酒醉金迷的日子,常常不睬朝政,国家大事基本上都是由宦官决定了。并且汉灵帝还大兴土木,让老百姓都快过不下去日子了,整个国家也逐渐的没落。


Sylar弈


在我国的五千年历史中,有众多有为之君,为后世所敬仰铭记,也有很多昏庸无能之辈,为后世唾弃借鉴。但要说治国无方,扰民有术的莫过于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公元1100年继位后,任用保守派官员把持朝政,使朝廷言路闭塞,上下不通,而他自己却喜欢收集奇珍异宝,善于诗画创作,以及娱乐项目。上有所好,下必甚之。导致朝廷上下腐败横行,民怨沸腾,以至于发生多处民间起义,如宋江,方腊的起义。后起义虽被扑灭,但他仍然不休修明政治,去亡羊补牢,乃至后面在整个国家体制仍然运行正常,仍然拥有大量有战斗力的军队的情况下,被敌人人占领了首都。堂堂皇帝和整个皇族基本都被敌人俘虏去了他国,最后自己也悲惨的客死他乡,更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遭受涂炭,酿成了中华历史上少有的耻辱,害人害己呀。他根本没有治国的本事,就不适合当皇帝,而更应该去当个书画家。


贝佳致远


宋徽宗赵佶,爱好奇石,动员全国力量收集运往京城,引起江南百姓不满,方腊起义。乾隆多次上江南游玩,引得沿途百姓官员苦不堪言,劳民伤财。


归家的绵羊


夏桀、商纣、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胡亥、杨广。

基本上每一朝开国皇帝都是明君,要不也不会有新的朝代了。

末代皇帝差不多都是昏君,天下大乱,各地揭竿而起,明君诞生。

这就是一个循环,盛极必衰,衰极,必荣!


读卦


我只想说,很多罪恶不仅仅是昏君一个人造成,还有一些大臣就是十分毒辣奸诈的奸臣。


促进民族发展


这种皇帝基本上每朝都有,我就挑几个代表人来吧周厉王,秦二世,汉元帝,隋炀帝,唐嘻宗,宋徽宗,元顺帝,明武宗,清乾隆等等


胡不归17


这样的皇帝不少,反正国家是他们家的,隋炀帝是最突出的一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