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为何宋朝始终没有能攻下它?

张树煜


燕云十六州到底有多重要,这个重要性可能要大于诸位的想象。

首先在地理上,燕云十六州之南便是中原腹地,在元明以前,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一直在黄河下游到淮河一带的平原上,这一地既是平原,对于发展农业商业经济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这也有着先天的缺陷,便是遇到外敌进攻,这里本身就没有险要可守,况且北方军队多是以骑兵为主,所以在这片平原之上,骑兵有了用武之地,而且步兵很难跟骑兵野战,这也直接导致中原腹地各个城市之间没法取得有效的联系,如同孤岛一般。


第二,在文化方面,燕云一地是一汉族人口为主,但是在落入契丹之手后,当地的汉文化虽然一直影响契丹文化,而且契丹文化也是被汉文化同化的比较多的,但同时燕云一地的汉人对于中原王朝的归属感也会慢慢下降,虽然北宋赵广义在雍熙北伐之时从燕云迁移了数十万人口到中原地区,但其实迁移的过程中还是遭遇了不小的阻力的。


第三,在战略方面,无论是草原民族还是南方的中原,谁取得燕云之地便能取得很大的战略优势,对于北方民族而言取得燕云的好处在第一条已经说了,有了燕云,北方随时可以对南方进行进攻和劫掠。但为何南方中原取得了燕云之后也能对北方得到战略优势?很简单的两个字:盐铁。盐铁对于草原民族是重要的必需品,但草原并不产盐,对于铁器也没有打造制作的能力,如果中原王朝将燕云之地一锁,不让北方取得盐铁,要不了几十年北方大部分民族都会奔溃。而后面的明朝也是这么干的,还很恶心地修了长城来进一步封锁,差点把蒙古逼疯了,但是明后期因为战乱和走私猖獗,导致封锁没有得到有效进行,所以北方民族一直没被完全锁死。


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知道燕云对于中原王朝就是命脉所在。但为何宋朝始终没有攻下?若是看了上面我们也大概能知道一些端倪。

首先燕云本身就掌握在辽国手里,宋朝要取得燕云,所花费的人力物力是 数倍于辽国的,而辽国本身也是比较强盛的,所以宋无论是初期还是中期也一直没有拿下。

第二,燕云之地延绵千里,若要完全拿下燕云之地,根本不是一军就能取得的,还要分军数路,需要各部队能良好协作配合才有可能拿下,无论是周世宗柴荣北伐还是宋太宗的雍熙北伐,基本都是分军进攻的。但因为两宋的军制问题,朝廷和文官不可能放心地将一支军队交给熟悉战阵的武将去统领,这也让两宋北伐成为了奢望。


金道人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蓟十六州”,“燕云”一名最早见于《宋史•地理志》,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燕云十六州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其险峻地形自古就是以步兵为主的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天然屏障,长城要隘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都在这一带。



其战略意义直接关系到中原王朝的生死存亡,是兵家必争之地,丢掉燕云,中原就门户尽失,无险可守,整个华北平原都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铁蹄之下。 燕云十六州还是一块天然的良马产地,冀北之野、甘凉河套的高寒山谷旷地,能成群的养出为骑兵之用的良马。要知道冷兵器时代,骑兵是非常重要的。

宋太宗不是没有意识到燕云十六州的重要性,他也努力过两次;宋真宗也有过一次绝佳机会, 但燕云十六州始终没有到宋朝手中。

什么原因呢?有很多人认为是宋朝重文轻武,军队孱弱,但实际上当时宋军并不弱,在宋太宗978年6月13日从镇州出征时,十天时间就杀到了幽州,还未休整就杀的以逸待劳的辽军尸横满地,俘虏抓了五百多,不可谓之不强,但战斗力再强倘若瞎指挥打,最后也得输。

宋太宗战前没有详细的计划,起初随着参知政事赵昌言随口一句 “自此取幽州,犹热敖翻饼耳”,宋太宗一激动一拍脑袋就下令出征,而呼延赞那句悲愤怒斥:此饼难翻,他根本就没听进去。

在宋军将辽军围在幽州城后,御驾亲征的宋太宗,攻城战术三两天换一套,而且就盯着幽州别的什么也不管,这样一顿神操作被辽国战将耶律休哥在高粱河一个突袭,使得被折腾的人困马乏的三十万大军全线溃败。

除了他自己御驾亲征以外,生怕武将有二心的宋太宗,把军队监控做到极致,打仗要发阵图,主帅身边配备监军。宋最精锐的东路军主帅是宋太宗无比信任的曹彬。他关键时刻私心作祟,为抢攻擅自更改作战计划,一头扎进了辽国名将耶律休哥的埋伏圈,结果被辽国骑兵一顿追打,数万精锐浴血殉国,大好战局瞬间反转,只得全线撤军。



而宋太宗信任的监军王侁,又瞎指挥害死了老英雄杨业,让人强马壮的宋军,在这场瞎指挥中伤亡惨重,从此对辽战争由攻转守,曾经近在咫尺的燕云十六州,从此可望不可及。如此这一番折腾把几乎胜利在眼前的燕云战役,就被宋太宗亲手折腾到崩盘。

再来看宋真宗,景德元年秋,萧太后和辽圣宗率20万铁骑挥军南下,前锋直抵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河对岸的宋都汴京,还未战,宋真宗就想跑路,但是在寇准的坚持下,宋真宗虽走走停停还是坚持到了澶州城,在皇帝亲临的鼓舞下,宋军从深秋坚守到了隆冬,而此时辽军南下打了两个多月的仗,后续粮草供应不上,已是人困马乏,死伤惨重,战斗力锐减,主将萧挞凛也被床弩射杀。

萧太后与随她南下攻宋的丞相耶律隆运商量,决定谋求议和。辽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宋廷暗通关节,要挟宋朝割关南之地作为退兵条件,以寻求体面撤军。正巧休战言和也是宋真宗的心愿,再加上天象占卜的预言,畏难厌战的他希望见好就收,早日卸下重负。

寇准向真宗苦谏,这正是趁势收复燕云十六州故土的大好时机。边防大将杨延昭也上呈奏章,建议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数州可袭而取,这么好的建议但未被采纳。宋真宗最终还是在1005年1月签订了 “以白沟河为界,各守旧疆”澶渊之盟,而且宋每年向辽纳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以资养虎,愚蠢之至。

没有燕云十六州的宋朝,使战马不足的宋军不得已采取重装步兵和远程弩射的防御战术,并且在往后余生面对的是长驱直入的大规模野战骑兵团,先是辽、西夏的侵扰,后是金国、蒙古的灭顶重创。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这样的例子正是领导者决策失败而非无可用人才的典型案例,可惜类似的事例在中国历史上不断的轮回着,就像我常在问答中写到:历史给人的唯一教训,就是人们从未在历史中吸取过任何教训。 但读史使人明智, 望这样的失误不再上演。


许多谦


燕云十六州包括燕(幽)、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太行山的西北,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地缘战略价值巨大。自古是中原王朝与草原游牧民族的一道屏障,燕云十六州一失,中原土地可以说的大门尽敞,而且在辽国割取燕云十六州后,耶律德光采取“因俗而治”的统治方式,实行南北两面官制度,分治汉人和契丹。又改幽州为南京、云州为西京,辽国从此把燕云十六州作为南征的根据地,毕竟从这里派兵比从北方腹地调兵遣将方便的多。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在征战辽国的路上,陈桥驿黄袍加身建立北宋,由于南方还有九个割据政权,宋太祖确定了先南后北的方针,而面对辽朝(契丹)铁骑由燕云十六州疾驰而至的威胁,不得不先在汴京附近广植树木,以此减缓骑兵威胁。宋太祖赵匡胤在统一南方的同时不忘收复燕云,曾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打算用金钱赎回失地,如果无法赎回,便用作收复燕云的军费。宋朝还在河北南部兴建“北京”大名府和辽国对峙。可是就是太祖消灭了南方的割据政权,准备收复燕云之时,“斧声烛影”之后,便离奇去世。宋太宗继位。

979年(太平兴国四年)宋太宗赵光义北伐攻辽,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中箭,仅乘一辆驴车逃走。自此北宋对辽战役一直处于守势。直到1004年(景德元年)辽国南征宋朝,北宋真宗抵澶州北城,后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史称“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是虽然双方处在和平状态,燕云十六州作为北宋君臣的一块心病依然存在。

最终导致了在女真人起兵反叛辽国,辽国处于即将灭亡之时,北宋徽总君臣认为有机可乘,与金人签订了“海上之盟”,夹击辽国,北宋的条件仍然仅仅是要回燕云十六国,对大辽国土并未觊觎,为此不惜而撕毁了“澶渊之盟”,出卖了兄弟之国。也正是在收复燕云的过程中北宋的孱弱被金人看在了眼里,国有强邻,岂能安息?燕云十六州就像一只鱼饵,调出了北宋君臣的欲望,而葬送的徽、钦二帝的锦绣江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