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視網膜剝離,若未及時治療,通常會導致失明!老人更要注意

網膜剝離是嚴重的眼科疾病,若未及時治療,通常會導致失明。所幸,視網膜剝離前,通常會出現警訊;及時注意徵兆,早期診斷治療,通常可保住視力。

視網膜是服貼於眼球后壁內面的感光組織,下方是脈絡膜,負責供應視網膜氧氣和營養。當視網膜和脈絡膜分離時,就是視網膜剝離。除非經手術重新復位,否則可能永遠失明。

視網膜剝離是因為充滿眼球玻璃體腔內的膠狀玻璃體出現變化。隨著時間,玻璃體液化,若持續進展,會使玻璃體鬆垮、與視網膜表面分離,稱為後部玻璃體剝離、或玻璃體陷縮,使你閉起眼睛或在黑暗的房間內看到閃光。

玻璃體鬆垮和移位可能造成新的看起來像斑點、毛髮和纖維的飛蚊。

當玻璃體內的液體開始由裂孔滲進視網膜下,就會導致剝離。

如果突然出現飛蚊,而且形狀像一堆雲狀斑點或蜘蛛網,並伴有閃光,務必立刻就醫,因為這表示你的視網膜開始剝離,及時就醫就能挽救視力。

■徵兆和症狀

視網膜剝離並不會疼痛,但在發生之前,一定會有症狀。以下是視網膜剝離的警訊:

1.突然出現許多飛蚊。

2.看到閃光。通常只有一眼,不過也可能兩眼同時發生。

3.彷彿被影子遮蓋部份視野。

4.視力模糊。

■危險因子

一般而言,年齡愈大,罹患視網膜剝離的風險愈大,曾經有過視網膜剝離,或是有視網膜剝離的家族史,抑或近視、男性、曾接受過眼科手術、曾有過嚴重的眼部創傷、或周邊視網膜出現退化區域。

■篩檢與診斷

手術是治療視網膜剝離、裂孔、破洞,唯一有效的方法。

1.當視網膜裂孔或破洞,尚未進展到剝離前:

光凝固術:以雷射光視網膜裂孔周圍燒灼,造成的結疤可以讓視網膜附著在下方的組織上。不需手術切口,比冷凍治療對眼睛的刺激較小。

冷凍治療:以低溫冷凍視網膜裂孔周圍,引起發炎反應造成結疤封閉孔洞,使視網膜固定。

2.當視網膜剝離

視網膜復位術:適用於裂孔位在視網膜上半部的視網膜剝離。醫生會在視網膜裂孔周圍進行冷凍治療,再將擴張性氣體注入玻璃體腔內,形成氣泡,接下來幾天後氣泡擴大,藉由推擠視網膜裂孔和周圍剝離的區域封閉視網膜裂孔。因為不會再有新的液體穿過裂孔,而且原先積聚的液體被吸收,視網膜可自行貼回眼球后壁。

手術後頭部要保持固定姿勢,氣泡消失前避免躺著睡覺、也避免乘坐飛機及前往高海拔地區。

鞏膜扣壓術:利用矽膠讓患部上方的鞏膜向內凹陷,或是將釦環綁在鞏膜上;釦環會封閉裂孔,並藉由減少眼球的圓周,預防玻璃體進一步拉扯和分離。

手術約有八成以上的成功率,手術之後的清晰度取決於手術前的黃斑部是否剝離以及黃斑部剝離的時間。

可能有約5~10%的機率無法使視網膜和脈絡膜貼合。可能是視網膜表面形成疤痕組織,或是手術前就已經存在的疤痕組織拉扯到視網膜。這時,可以使用玻璃體切除術移除疤痕組織。

玻璃體切除術:有時出血或發炎會使玻璃體混濁,醫師無法看清剝離的視網膜,或疤痕組織使視網膜剝離,無法單獨以氣體視網膜復位術/鞏膜扣壓術處理時,就會用將許多精細的器械穿過鞏膜上的小開口,進入眼球,移除混濁的玻璃體疤痕組織。

玻璃體切除術也可用於玻璃體出血變濁,使光線無法到達視網膜、黃斑部皺縮、眼睛內部感染、眼球內有異物。

手術後會覺得有些不舒服,眼睛內也會有粗糙感,但不會有嚴重的疼痛。手術後一個月會眼睛紅腫、流淚以及輕微痠痛,蓋上紗布可舒緩疼痛,也可借抗生素或散瞳藥水幫助復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