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以前学的历史本讲得一些事件、人物现在反转了毁三观?

天河之水225214262


这些年关于历史课本的讨论非常多,因为绝大多数人在中学之后不会再接触历史,所以历史课本起着普及一般历史知识的意义。而不管什么历史著作,只要是人编的就有立场,而历史课本代表的就是官方立场。

但是我们接触多了一些历史资料,就会发现历史并不是那么简单,很多东西根本就没有定论,不过只是一家之言而已。比如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五段论,就是照搬苏联理论学说,近些年学界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很可能不适合我国历史情况的;再比如,夏朝是否存在,虽然官方认为存在,但目前还没有考古印证,存疑是比较谨慎的说法;还比如,民族英雄郑成功,虽然收复了台湾,但更多是为自己而不是大明,私心是很重的。但是官方为了表现对台湾的态度,只会歌颂郑成功好的一面;还比如,卫温、诸葛直到达夷洲,在哪里其实也没定论,但是为了同样的理由,就说他们到达台湾了。

当然,还有所谓的“反转”其实是自媒体在搞大新闻,并不是那么准确。网上的资料浩如烟海,还是必须要有文献出处才可信。不能偏听偏信。


林屋公子


历史和真实的世界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有的人完全别神化,有的人则被历史唾弃。

我们都知道魏忠贤是一个祸国殃民的死太监,是遭人唾弃的卑鄙小人,他把好好的朝政搅和的乌烟瘴气,他迫害忠良,欺压百姓,无恶不作。但现实真是这样吗?

从阶级的角度讲,太监的权利来源于皇权,如果没有皇权的支持,太监就是一个空架子,从初出茅庐的崇祯帝就能拿下经营了几十年的魏忠贤就可看出。太监只不过是皇帝为了制约文官集团,而特意培养的另一股势力。某些方面上,可以说太监是代表皇权在与文官集团争夺话语权。因此,太监维护自身利益也是间接对皇权的维护。皇权与文官所代表的封建士大夫阶级本来就是一对相互对立的阶级,历朝历代讲的外戚、宦官误国,殊不知,文官误国的程度更甚,只不话语权落在文官集团手中!

从政治角度讲,魏忠贤发起于明朝中后期,当时的皇权完全被以内阁为代表的文官集团所制约,实际治理国家的权利基本落在文官集团中,皇帝并不满当时现状。以魏忠贤为首阉党诞生了,文官集团的势力被大大制约,出现了皇帝、阉党、文官的三权制衡,朝政趋于稳定。而崇祯将阉党覆灭了以后,朝政上失去了制约文官集团的势力,此后崇祯被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文官集团胁迫,在朝政上处处受制于人,东林党也拼命打压异己,这也是导致明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权利平衡被打破就需要有新的平衡,如果没有建立,这将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从经济角度讲,魏忠贤代表的是皇权,维护的是皇权的统治。因此,阉党在经济上主要采取的是打压官僚、地主及士绅阶级,而农民阶级的税赋并不重,这样做带来三个结果。一是,官僚、地主及士绅阶级被打压,皇权得到维护,朝政更加平稳。二是,通过对工商税、矿税、海税等的征收,国家财政紧张情况得到极大缓解,辽东兵饷、粮饷得以解决,终魏忠贤一生辽东局势并未严重恶化。三是,农民税赋并不重,即使饥荒之年,也未发生严重民变,终魏忠贤一生,只有苏州一地民变,还是小规模的,反观魏忠贤被除后,工商税、矿税、海税等均被免除,而这些负担均被转嫁到农民身上,农民的负担大大增加,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愈演愈烈,最终,明朝也是覆灭于农民起义之中。

从人才角度讲,阉党因其阶级局限性,其当权时用人方式是“实用主义”,人只要好用并不考虑出身地位等,熊廷弼、赵南星、孙承宗、袁崇焕等一批能臣就是在魏忠贤掌权时得到重用。因此,阉党确实起用了大批有才华、有军事能力的人,在维护明朝内政外交上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在后世的不断抹黑下,这些人的历史形象被严重贬低)。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文官集团夸夸其谈尚可,真正有治国理政之才的人乏善可陈,在后来的党争中大批有才能的人才因与阉党有关被杀害,导致国无可用之才。像史可法这样的人物虽气节有余,但指挥才能确实不可恭维。

所以,可以这样说魏忠贤不死,明朝不亡。但是历史是文人写的,这样历史被完全颠倒了,真正做过贡献的遗臭万年,而真正祸国殃民的缺彪炳史册,唉,只能,一声叹息!


独孤滔滔


以前学的历史课本,编写不客观,有隐瞒、颠倒、不实之嫌,尤其是近现代史。如1979年以前的中学历史课本,只字不提南京大屠杀;义和团和太平天国本是邪教组织,杀害那么多百姓,却被说成是爱国组织;民国时期袁世凯本是日本军国主义死敌,21条只签11条,偏要说成是日本的汉奸,卖国贼。等等事例很多。历史课本无细节,缺乏真实性。应该重编,恢复历史真相。


没问题36


因为现在很多文人为了吸引眼球,不负责任的胡说乱写。特别是一些有知名度的所谓公知,怀揣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拿着五元钱,就敢昧着良心的诋毁那些书本上的知识,来表达自己很了得!譬如说那个爱迪生说的经典名言,99%的汗水加1%的灵感。有人就跳出来说,爱迪生说过最重要的还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甚至还被人民日报的编辑采用过,然而负责任的人重新查阅了资料以后,回看了爱迪生原话,可以百分之百的肯定爱迪生并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这样一来,可谓是一个笑话。

当然,其中也可能存在一些由于当时候知识落后,信息传播不通畅的情况。还有一些是国外的报纸杂志误报道,随着知识面的逐渐增多,人们视野的广阔,得到的信息也就更接近于真实,教材当中出现错误也会有,这也是存在的。比如说以前说的西点军校挂着雷锋的照片,后来证明是误传,但是总体来说这样的误会还是比较少的。

总体来说吧,现在知识比较泛滥。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性,很多人就会套用名人名言。然后把自己的话说上去,说某某名人曾经这样说过。流传的广了,说的人多了。大家也就会误认为是真的说过这么一句话。


比如说网络上动不动就是李白的诗,预言了多少千年以后什么什么样的结果!

总的来说,自己要明辨是非吧。太多的快餐文化让我们目不暇接,甚至辨不清真假。总的来说就是鲁迅说——要想一想,他真的会说这样的话吗?

鲁迅说——这话我说过。🐭🐭🐭


山寨总裁马老板


历史课本篇幅

其实你都说了是历史课本啦,历史课本就是给价值观还没有完善的学生学习的,历史课本更多不是让我们学习历史事件,而是向我们传递正能量的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必定需要一定的论据来论证,于是就断章取义的把一些历史人物写到了书上,


历史课本不可能把每一个历史人物的一生,写的那么详细(因为历史课本毕竟不是人物传记),所以只能选取历史人物的一段经历或者是一生的简述,这样就会使历史人物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很可能成为一个符号,代表好的或者坏的,英雄或者汉奸,可是我们要知道那是一个活生生存在的人,怎么可能就只用一个符号或者词语来形容呢?

当我们接触到更全面,更多的知识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所谓的英雄很可能不在是英雄,而汉奸也不在是汉奸


比如,历史教材不会告诉你,汪精卫年轻时因为革命,去刺杀袁世凯(很有曹操刺杀董卓的味道),后来被捕入狱差点被斩首,还写下了千古流传的名诗

慷慨歌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负少年头。

比起夏明翰那个简直了(我只是从文学方面说啊)

慷慨激昂,豪气冲天,至于为什么后来和日本合作,我这里不在赘述,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国家不同

出于某些政治方面的需要,可能会“因地制宜”的叙述某些历史事件,也可能省略(ying man)某些历史事件

比如中国和日本关于同一个历史事件在历史教材上的叙述,很可能不一样,毕竟两个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有所差别,

我们的三观在变

我们每个人的三观其实是在不断变化,完善的,所以但我们在很年轻,价值观不完善的时候看的历史人物,可能等我们到了中年回过头来再看,就会感觉颠覆三观,人到了四十岁基本上价值观就会稳定下来,很难再有大的改变,正所谓四十不惑,对于世界上很多东西也都有了自己的看法。

说了这么多怎么办才能够更全面客观的去看待历史人物,不至于出现忽然某天三观颠覆的事呢?

我一直相信这样一句话:如果一个人给你灌输他的价值观,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那不会让你变得更聪明 而只会让你变的更蠢,就好像我现在做的这样。

所以我绝大多数时候是不会轻易接受别人的价值观的

首先我们要通过多渠道,全面的获得信息,而不是仅仅依靠所谓的历史课本,

其次我们要学会自己去独立思考,而不是直接拿别人的思想,那怕别人的思想有多么的好,所以我能可以更多看一些史料,比如(史记,后汉书),而不是别人写的评论文章,

我这是第二次审核了,第一次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没过,大家有什么想了解的可以关注我后,一起讨论


我们是钠梨子


这个事情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是客观方面。历史书上对人物的介绍一般是人物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不可能全面介绍。而人都是有缺点的,所以历史课本上介绍的人物都是主要方面。比如霍去病这个人物。历史课本上只会说他是抗击匈奴的民族英雄,讲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英雄主义。这本身也是没错的。但霍去病也有缺点,比如他是私生子,他曾为了个人恩怨射杀名将李敢等。学习历史的时候,因为不了解这些,对他产生了一个完美的印象。以后慢慢的了解了更多情况之后,心中完美的形象被打破,便产生了三观被毁的印象。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教育中体现出的以升学率和高考为中心的功利主义分不开的。假如在学了霍去病的相关内容之外,去读读史记的《卫将军骠骑列传》和《后妃传卫子夫》就可以对霍去病产生更全面的印象,而这些印象多课本中的内容一般不会冲突。在功利性的教育理念之下,大多数人不会去做这无用功。

除此之外,现在还有些人专门搜积历史文化名人的负面财料,以揭秘的名义曝料。以彰显自己的个性和学识,这些所曝之料有的是事实,也有无中生有的捏造和以訛传讹。这些材料会对人原有的价值判断产生强烈的冲击。比如前两年《炎黄春秋》,侮辱狼牙山五壮士的事件。如果不是一些有正义有良心的人出面抗争,五壮士的形象真的会被抹黑掉。

以上所说是客观方面。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还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随着人的成长,价值观也会成长和调整,这样就会产生对一些人和事物价值到断的改变与调整。

我们以父子关系的情感变化为例,可以说明这一问题。我们小的时候,一般都会觉得父亲很伟大,是无所不能的神一样的存在。等到上学之后,特别是青春期之后,就会发现原来父亲没有那么伟大。当有一天你发现父亲在社会上也会遇到为难的事,也会无能为力时,你就会觉得原来父亲是个平凡的有些窝囊的人,等到你自己也有了孩子之后,你才会真正的理的父亲,你才会明白那个厉害的、神圣的、平凡的、窝囊的父亲本身就是一个人。

你的父亲,就是你历史书上的人物,上面虽然写的是一个英雄。但每个英雄都是凡人,不能因为有了凡人的一面,英雄就不是英雄了。

孔子说:四十不惑,人到四十岁的时候,三观基本上就比较稳定,不会轻易出现大的改变了。对事物的评价也就不会轻易出现反转了。


七月流火140400643


其实并不叫反转,也不是全然都毁三观。小编一直以来在从事历史教育科研,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或者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逐渐开放,人们的思想也不断在开明,尤其以这个社会是多元化的,看待历史就更加要多元化去看待。

建国后,我国史书编写和评价多以革命史观去看待,多以阶级斗争和强调战争,各个历史人物在推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评价方式也过于单一。往往会让人一棍子就打死,比如说历史上著名的很多人物,尤其是以近代史中的很多人。

而现在的历史教学和历史评价中,更多的是采用多种史观评价,例如采用近代史观,看待推动近代社会转型中的作用,或者采用文明史观看待各个国家和民族横向和纵向中的作用。抑或是采用整体史观,从全球和整体的视觉上来看待文明之间在整个世界中的作用,这样就使得评价方式会产生细微的不同。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评价鸦片战争和李鸿章的时候,如果采用阶级史观和革命史观,肯定大多数采取否定的态度,因为鸦片战争是侵略战争,造成中国近百年来的屈辱和落后挨打的先河,李鸿章则是地主阶级,手上沾满了人民的鲜血。但是从近代史观上来看,鸦片战争和李鸿章领导的洋务运动则是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政治也向着民主化和法治化发展,但是要分清主次。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对洪秀全的评价,近代史观则是否定居多,还有义和团运动等。

如果要研究这方面的知识,建议可以读一读几大国学史学大师的作品,比如吕思勉、陈寅恪、钱穆、陈垣的作品。或者西方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嘿兜风么


曾国藩有两句诗:左列钟铭右谤书,人生处处有乘除。

对于一些历史事件,一些历史人物,很难有一个绝对客观的看法,只要有观点,就会有立场,就可能有偏见。

同一个人,同一件事,记录者或讲述者的看法可能完全相反。

就拿汉高祖刘邦来说吧,在司马迁笔下和在班固的笔下就有很大的区别,虽然两位史学大家都能严格遵守史家“不需美、不隐恶”的实录原则。

司马迁在刘邦未称帝时,是直接称呼“刘季”的,而班固则以沛公、高祖称呼刘邦。司马迁记录了刘邦一些带有流氓习气的荒唐事,班固则“为尊者讳”,刻意舍弃了。

再比如熙宁改制(也称王安石变法),过去的史论里多把其视作靖康之耻的根源。但今天却在历史教科书中大放异彩。

再比如明末农民起义,李自成和张献忠被史书称作贼,如今也翻转了。

另外还有一些重要人物的个人需求甚至喜好,也能改变历史记录的面貌。

过去还有个很好的传统,皇帝不能看当朝史,这样史官记录相对客观。但唐太宗在位期间一再违例要求亲看国史和起居注,并为自己辩白道:“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事实上,唐太宗并没有像他声称的那样对照文字改正错误,而是修改了文字。在他的授意下,史官们把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动因写成“安社稷,利万民”的大义行为。

孟子也曾在明代经历了评价风波。朱元璋曾咬牙切齿,恨不能杀“此老儿”,还曾一度删去很多孟子言论,推行“洁本”《孟子》。

梁启超说,官修史书,精于记事,长于矫文,词文华丽以媚上,行文严苛以用典,见微知著,实为帝王治家之家谱,汪洋恣肆,全是粉饰太平之勋章。

所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反转,不足为奇,不足为怪。


文娱百晓生


任何一个写历史的人都会带有自己的主观是非判断,写出的东西都有片面性,如果有多人站在不同角度同时去记录,读者把这些不同角度的东西都看一遍,基本上可以有一个较贴近真实的结论!但事实上,任何一个专制时代,专制统治者是不会允许民众聪明起来的,愚民洗脑是他们的第一要务,出于这个原因,他们就会指使写历史的人编造、歪曲历史,以达到固化专制统治的目的,当一个人了解了历史真相时,自然会感觉曾经所读历史毁人三观!


zchfds96843


试着回答下。历史课本带有一定的道德导向作用,学生还在处于一个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的形成时期,历史教材除了教予学生一定的史实之外,还会引导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心理。比如讲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更多的是宣杨一种反抗精神;讲康有为,是让学生看到他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如果非要深究,就会发现农民起义弊远大于利,李自成之流也是草菅人命的人渣,面对外族入侵却如土鸡瓦狗。康有为更是骗吃骗喝,风流成性,至于是换睾丸而死还是被毒死便不得而知了。但农民起义是历朝历代不可避免的,学生当看到其必然性。康有为维新变法亦要看到进步性。若将他们的反面甚至每一个历史人物都过于全方位的展示出来,看到霍去病的裙带关系,看到胡适的风流成性,看到抗日战争中的国共对峙,看到历史人物的另一面,对学生的成长是不利的,可能会扭曲他们的价值观。只有当人们对历史也好,现实也好,有了一定的认识以后,在去深入的了解这些历史,固然感叹人无完人,但也不易于轻易动摇自己的认知,从而对整个历史感到迷茫,失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