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最終要發生在課堂上,教師成長是關鍵

教育改革最終要發生在課堂上,教師成長是關鍵

中小學課堂改革經過多年的探索和創新,取得諸多成果,也為教育改革帶來很多新思路。然而,在著名教育家陶西平眼中,在探索教學的研究上,仍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本文選自陶西平在2018(第五屆)全國中小學校長論壇上所做題為《改革最終發生在課堂上》的演講。那麼在他看來,未來課堂改革需要關注哪些問題?教育該如何迴歸本真?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5年發表了教育的報告叫《反思教——向全球共同利益的轉變》。這個報告主要是對於我們原來歷次教育的改革做一個反思,他們其中有一個判斷,教師職業註定會逐步消亡。這些人稱新的數字技術將逐步取代教師,實現更廣泛的知識傳播,提高可獲得性。

然而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國家必須仍要將有效的教學職業,視為本國教育政策的優先事項。也就是說,新技術使用當然重要,但是第一位優先還是要把有效的教育職業放在第一位。

教育改革應迴歸到主戰場上來

我們現在講課堂,但是課堂的外延在不斷擴展,不單純是幾十平方米的一個空間。時間的外延在擴展,空間的外延在擴展。不管怎麼樣,學校裡面課堂還是現代學校教學的重要場所。

我們經過多年持續性教學改革,建國以後到現在已經進行八次課改,第八次課改是最長的。中小學課堂改革創新取得很多成果,我們整體面貌已經有很大改觀。

而且應該說,為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充實新內容、開拓新路徑,現在很多學校還在進行許多課堂教學前沿的探索。有一些前沿探索,確實令我們耳目一新。

比如說模糊課堂教學空間和時間的界限,現在課堂已經不簡單的就是一個打鈴上課進教室,也不是40分鐘了,我們這兒所講的模糊實際上是模糊學科教學空間和時間進行。

比如說自主學習;還有利用AI進行個性化學習。就是把各個學科知識點,用每個知識點利用幾萬個學生學習的時候的大數據,再利用幾萬個老師教這個知識點的大數據綜合一起,找到學習這個、掌握這個知識點的路徑。

還有成長評估。因為我們剛才已經講到了,我們要評估學生綜合素質、評估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些方面是我們進行的很多前沿的突破。所以教學改革現在應該說取得一定成就,而且還在進行很多前沿的研究。

但是應該說,我們目前關於探索教學的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課堂教學改革還沒有真正成為學校教育改革的重要領域。現在有一些校長,打藍海戰略,專門打一個特色,這個特色跟教學沒有關係,也可以搞得很火,也可以搞得很出名,但是歸根到底主戰場的問題沒有解決。所以我們的教育改革還是要集中在我們的紅海里面,因為這是我們主要任務。

第二,學校領導難以用主要的精力研究教學,更難以堅持走進課堂,關注課堂教學改革。當然有很多校長是很關注的,現在特別由於我們集團掛學區制,一個校長管很多學校,連老師的名字認不出來了,很難走進課堂研究教學問題了。

第三,傳統的質量觀和由傳統質量觀形成的教學質量模式,應該說在課堂教學當中還是占主導地位。我們研究課很好,但是我們常態課跟研究課有的時候反差還是挺大的。我做了一節研究課,用多少常態課彌補這個課的損失。

第四,課堂教學改革形式主義存在,針對性、時效性比較差。所以我們基礎教育的創新,不能夠偏離基礎教育的本位價值,不能脫離基礎教育的基礎性,不能脫離課堂學習。這個是當前落實教育目標的基本形式。

迴歸本真

改革最終要發生在課堂上

教育改革最終要發生在課堂上,教師成長是關鍵

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立足適應我們時代的發展,要回歸本真,要打好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在這兒我想著重談進一步深化改革關注四個問題:

第一,落實規範要求與推進教學創新相結合。

課堂教學的規範性主要是表現在第一個有相對穩定的空間就是教室。第二是相對穩定的人群老師和學生。第三是相對固定的時間,一節課。第四是有相對明確的任務。

但是他也有不確定性,第一個是教育對象的差異跟主體性。第二個是我們教學設計沒有嚴格的規範性,不是說一節課必須怎麼教,沒有嚴格的規範性。第三是教學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教學過程當中可能出現很多生成問題,很難按照你的常規進程走。

深化教育改革當中,增強基礎教育的規範性。首先目標規範了,我們根本任務是什麼,教育方針是什麼規範了。然後我們的課程規範了,再有一個教材規範了。我們現在有三科教材全國統一,其他教材經過嚴格審定。我們的考評規範了,新高考、新中考也規範了。最後還有很多教學要求也規範了,比如說我們小學一年級應該是0—7教學,教學過程當中留作業不要超綱等等,我們的中學和小學不得分快慢班,不得分重點班等等。

所以應該說我們現在教學的規範性比以前加強了。

我們現在加強規範性,是為了更好明確教育方向,更好落實教育目標。但是這並不妨礙我們創造。而且應該說,現在我們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鮮活的經驗。

所以落實教學規範性的過程當中,應當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改革的創造性,獲得更好的教育實效,推動教育整體水平的提高。

第二,增長知識見識與增強綜合素質結合起來。

教育改革最終要發生在課堂上,教師成長是關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2015年9月19日網站公佈了一個報告,這個報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教育局,他報告題目是處於爭論和教育改革中的課程問題,為21世紀課程議題做準備。在這個報告裡面主要概括了一下根據各國討論的將來各國課程改革大致方向是什麼。

大概這幾個方式:一是要培養能力,二個是以學習為中心,三個是整體綜合,四個是多樣包容,五個是數字化,六個是科學評估。總體課程改革發展趨勢是這樣。

我們國家基礎教育教學相對優勢就是雙基優勢,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水平比較高。但是我們國家基礎教育相對弱勢,一個是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一個是學生綜合素養提升,這兩個相對來說薄弱一些。我想我們是要堅持發揚我們的優勢,同時來提高我們不足的部分。

所以我想在這兒,通俗一點說,綜合素質就是既要通過增長知識和見識,又要內化於心外化於形,通過實踐轉化為基礎綜合素質最重要的體現就是習慣。

素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就是培養好習慣。到底什麼是習慣?我們所說的習慣包括三方面:一是反映傾向。二是思維習慣。三是行為習慣,是三方面。

首先一個習慣就是反映傾向。就是遇見一件事情的時候,你很自然反映出來的價值判斷,是好是錯是對是,贊成還是不贊成,是應該還是不應該。這是把你的價值判斷變成了習慣。青少年價值觀念的變化,是教育事業面臨最巨大的挑戰。

二是思維習慣。當然這是我們各位在教學改革過程當中最關注的。大多數的時候,我們都受制於強大的慣性思維。慣性思維不一定不好,因為幫助我們迅速、快捷認知和適應周圍世界。

但是如果成為一種刻板思維定式,就難以突破常規,進行新的創造。我們要引導、鼓勵學生,審問、深思敢於獨立思考,發表自己的建議。並且我們引導學生通過反差、體驗、對比、溝通、自我和合作教育的過程,獲得全面的理性認識、情感認同,這是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一個過程。

三是行為習慣。行為習慣是一種定性的行為,是人在一定情景之下自動進行的動作,行為習慣是自動化的方式,但是這種習慣是在一定時間內逐漸養成的,跟人的後天條件反射的形成建立有很大的關係。

愛因斯坦講過一句話,如果人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所學的東西,剩下就是教育。一個人最後能剩下的是什麼很重要的是習慣。

第三,應用教學技術和優化教學課程的結合

傳統的教學技術被信息技術取代的趨勢比較明顯,但是我們傳統的常規教學技術,要不要來進一步優化,還是需要的。

所以我覺得關鍵是這些傳統教育技術的融合。我們現在講課堂,是一個學生、教師跟文本互動過程當中,實際上是一個相互的互動。

MIT人類動力學院研究一個團隊成功最重要手段是什麼?他們覺得是溝通。而且他們把這個溝通認為有三個要素是溝通最重要的:溝通的活力度、參與度、探索度。我們課堂教學如果評價這個教學活躍程度、溝通程度也可以用三個緯度。

我們信息技術應用進入教育已經很多方面了。比如說在線教學,MOOC和反轉課堂的應用。比如說移動應用,教育大數據,用於學習分析、管理比較多,現在也開始用於量化自我跟管理系統了。另外就是智能技術。用虛擬助手、用情感計算、用人工智能,工程創新,特別是3D、4D、5D的應用。最後是交互技術,就是AR和VR,最近還有MR,就是虛擬技術的應用。這些信息技術的應用,對我們教學內容,對我們學校功能、對我們教育的評價都發生很大改變,產生很大影響,當然也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困惑。

經合組織在2015年發佈《學生計算機與學習:促進彼此聯繫》的報告,他這個報告認為實際上沒有充分發揮技術在課堂上的潛力,應用對數字化的鴻溝。所以他提出一個觀點,教育者需要時間和精力,學會如何在教育中使用技術。同時始終專注於教學促進學生的學習。

第一要學會使用技術,第二要會用技術促進學生的學習,而不只是擺一個樣子表明我這兒有很多的先進的技術手段。

在我去瑞士的時候,我問他們,關於信息技術的投入你們怎麼分配?他說只有這樣分配才行,就是四分之一用於硬件建設,四分之一用於軟件和資源開發,二分之一用於教師培訓。而且他們補充了一句話,如果不把二分之一錢來培訓教師,前面錢白花。我想這是給我們啟示。

歸根到底,我們是在優化教學過程當中,把傳統的常規技術跟我們信息技術整合起來應用,這樣就是說技術不單純是技術,必須得要和藝術結合。老師才可以真正用技術來優化你的教學過程。

第四,面向全體學生和關注每個孩子相結合

十九大報告提出,努力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大家比較關注這裡面的詞,一個是公平,一個是質量,這兩個關注很多了。但是我感覺最難的是“每個”。

最近網絡上炒作一件事情,就是陳鶴琴先生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網上搞教育最大謊言的徵集,最後很多人包括一部分專家,都說最大謊言就是陳鶴琴先生這句話,沒有教不好學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師。

老師之所以有這樣心情,就是社會上對老師指責太多了,把學生一切問題歸結於老師,所以我也不贊成用這句話作為指責老師的依據。但是我覺得,我們應該正確理解陳先生這句話,因為陳先生這句話是告訴我們,面對不同的學生,我們都應該來研究他們,對待他們。

十九大報告提出讓每個孩子有公平和有質量的教育,這裡有一個“每”,接受這樣的教育之後,我們不管是終結性評價、形成性評價,進行客觀描述的同時,應該把每個孩子成長作為評價目標,實際上我們教育應該使每一個孩子比過去變得更好一點。

教師成長是課堂改革的關鍵

教育改革最終要發生在課堂上,教師成長是關鍵

我們評價老師怎麼評價?評價老師也是要用達標跟成長。因為我們對於年輕老師來說,也可能很多項達標不一定達到,但是要看是不是成長了。所以我們希望我們關注教師的達標,更關注教師的成長,也用達標加成長來評價。

因此,加強迴歸基礎引領,激發教師熱情,發揮教師積極性和創造性,最大限度減少對教師自主性束縛,是校長智慧集中體現,也是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

促進課堂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是當前教育創新、迴歸基礎的重要課題。所以我覺得改革最終還是要發生在課堂上。

“原標題:教育專家陶西平:教育改革最終要發生在課堂上,教師成長是關鍵

(作者:陶西平,系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世界聯合會榮譽主席、北京聖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本文略有刪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