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原始儒家殺身成仁的修煉過程,成人之道

子日:“仁者 ,人也 。”這就意味著孔子將“仁”作為了人的類本質,同時也確定了原始儒家的思想方 向。 站在理想主義的角度 ,孔子認為要將一個自然之人培育成為完滿道德之人,必經之路就是後天的努力修行 。 個體首先要具有追求道德完滿的意願 ,經過刻苦修行達到了較高的道德水平, 即為“成人”。 當“成人”繼續修行達到極致的程度後,原始儒家倡導的理想人格就 實現 了,這就是 “成仁”。

中國原始儒家殺身成仁的修煉過程,成人之道

而成人達仁的具體過程 ,孔子認為主要有如下四個方面 :

第一,仁者愛人

孔子所謂的“仁”特指人與人之間的情感 ,是同類之愛,是發源於人心的道德取向。只有 “泛愛眾而親仁 ”,才能實現理想人格。所謂的“泛愛”,由“忠”與“恕 ”兩個方面組成。 盡心竭力去愛人就是 “忠”,推 己及人去愛人就是 “恕”,二者的完美結合就是孔子的“仁 ”。

一個有德性的人,其 “泛愛”的表現就在於對他人要盡心竭力地履行個人應盡的倫理道德責任,即“主忠信”。而“恕”的最高準則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做到了“忠”與 “恕”就是實現 了“泛愛”的責任與義務。

中國原始儒家殺身成仁的修煉過程,成人之道

第二 ,克己復禮為仁

這裡存在著一個個體行為與普遍社會倫理原則的關係問題。 孔子對此的基本態度是個體需要服從社會整體原則。“克己”是手段,“復禮 ”是結果,“歸仁”才是最終目的。

“克己”就是剋制進而超越自己的不合理慾望 ;“復禮”就是以社會普遍認同的倫理原則和典章制度為標準,使行為在所有方面都符合“禮”的要求。

這樣原始儒家的“禮 ”所包含的倫理價值就會通過個體的行為體現出來,並逐漸自然內化為個體的自覺道德意識,“仁”的實現就是自然而然的了。通過這個過程 ,孔子圓滿化解了個體的自由意志行為與社會普遍 的倫理規範之間的矛盾 。

中國原始儒家殺身成仁的修煉過程,成人之道

第三,孝悌為本

孔子把“仁”的實現作為人的最高境界,也是人最本質的內容。這本質源於血緣親情,是人類最原始最樸素的情感紐帶和出發點。因此,社會普遍認同的倫理原則和典章制度在個體上的實現必須依靠血緣親情的培養和發揮作用。

“孝”是子女對父母的親情,“悌”是弟對兄的親情。

孔子把血緣親情即孝悌作為所有社會倫理道德實現的基礎。他強調,孝的義務不僅僅是“能養”,更在於有敬愛之心,是發自內心的真情,是實現人道之仁的心裡情感基礎。

中國原始儒家殺身成仁的修煉過程,成人之道

第四,殺身成仁

孔子認為,人的價值就是道德理想的實現,也就是做到“成仁 ”。

而“成仁”的關鍵在於個人能否達到道德理性之自覺,進而把由道德理性迸發的情感轉化成社會倫理實踐活動,正是“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為了達仁 ,不僅僅要具有堅強的意志和進行刻苦的修煉,更重要的從心中立志求仁。為了這個目標甚至捨得付出生命,“朝聞道,夕死可矣”。

在這裡,原始儒家強調的是作為一個知識分子的尊嚴與價值。對於知識分子來說,仁比生命還要重要,它是一種崇高的理想境界與莊嚴的倫理義務。

孔子的弟子曾參說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中國原始儒家殺身成仁的修煉過程,成人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